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6年5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校教授舒德干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Conway Morris等人合作在早期动物起源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早寒武世的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的演化》。他们在地球动物界“仲春时代”发现的“春光虫”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原始的一类真后生动物;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作还提出了关于动物界起源及其早期演化的新谱系图,给地球动物界演化中一些最重大、最令人困惑的难题的破解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2.
几乎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繁衍着一种力气大得惊人,能举起超过自身重量上百倍物体的小动物。它们,就是被人们新近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的蚂蚁。蚂蚁,其身体小得让人难以瞧见。然而其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约有260属,15000多种。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大力开发的食品种类之一。其中一些品种将会成为人类未来新的食物来源。蚂蚁是一种难得的珍品,远在三千多年前,它就已经是皇宫帝王与后妃们的保健佳品。据载,早在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穿山甲诱食大量蚂蚁而健壮有力,在此启发下而开始食用蚂蚁。  相似文献   

3.
中生动物在动物界中的分类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根据中生动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生物发生律以及多细胞动物起源等有关理论和学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中生动物是动物界由原生动物向真后生动物进化的中间过渡类群,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相似文献   

4.
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根据自养与异养的方式,划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界,代表生物发展的两大分支,这是众所熟知的二界分类系统,这系统若自Linnae(1753)开始,迄今已有200多年了,一直被沿用着,儿乎没啥变动(图1)。但是,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因而对二界系统的分法提出了异议。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在动物学的原生动物门中,曾提到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Ehr.)这种单细胞生物,它是界乎动植物之间的特征,从它不具细胞壁这一特点来看是属于动物,而具有叶绿体这一特征又似乎应放在植物界内。因此在动物学中也讲  相似文献   

5.
正从蜜蜂的消失到人类的灭绝,爱因斯坦估计,前后不过四年并非耸人听闻!由于我们人类的贪欲和自私,如今,地球上每隔3分钟就有一个物种在灭绝,每隔1个小时就有一种动物在灭绝,其消失的速度快得史无前例。这些年,我们以发展高度文明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为借口,驱逐、虐待、猎杀了地球上大部分的动物并让一些植物物种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自然,仅仅是  相似文献   

6.
里特 《青年科学》2009,(6):20-20
地球上是否就只有我们人类一种智慧动物呢?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生命——海底人。海底人究竟有没有呢?现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在世界有些地方,确实曾有过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火的认识和利用使人类发展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人类文明史上,一些基本的发明和创造直到今天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作为早期信息技术基础的造纸术的发明;动物、植物的驯化和培育;传统医学、医药等等。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文明的进步超常地加速了。没有现代的科学与技术就无法想象地球上可以支撑如此众多的人口。  相似文献   

8.
1.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之一,它们早在四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了。从出世起,昆虫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地球灾难但至今仍生生不息,其生命力比霸王龙更为顽强。  相似文献   

9.
微小的原生动物我们已经知道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草原,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制造氧气。假如没有浮游植物,整个海洋将变成死海,整个地球也将变成死亡的世界,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地球的上帝。其实浮游植物只能算上帝的一半,上帝的另一半应该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一样数量大得惊人,它们也是四海为家的流浪者,一时一刻都离不开那欢腾咆哮的海流。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中诸多动物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龟的寿命     
动物的寿命,一般是指动物种群个体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指某些个体的最长寿命.生物学家为了便于探讨种群生命的历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把寿命的概念又分成自然寿命(或生理寿命)与生态寿命.前者指种群个体处于最适环境条件下,因生理上衰老而死亡的平均寿命;后者是指动物种群个体因被捕食、疾病、不良气候等因素引起死亡的平均寿命.观测记录动物的寿命,往往需要很长的时期,这是因为某些动物的寿命很长,甚至比研究者的寿命还长.这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只有经过几代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地球和地球上生物体的行为,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受到天王星运转的影响,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证据是非常有限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全球温度变化、地震的频率和强度、地球上生物体和人类的行为包括流感的流行、股市的趋势和崩盘,甚至战争,与天王星的公转有关.提出了导致这些改变的原因是由于天王星84年的公转周期伴随节律性的磁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这可能节律性地改变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结果影响地球本身和地球上生物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科学证据表明,38亿年前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就有了原始生命的存在。然而,自38亿年原始生命的开始到5.2亿年的寒武纪复杂生命动物大量出现,生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直到距今7.5亿到5.2亿年的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才完成了从没有可见生命的荒芜状态向生物繁茂的现代蓝色星球状态的转变。在地球历史上这一非常关键的转折发展时期内,动物在地球上首次出现,其复杂的多样性(相当门一级分类水平)在寒武纪早期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现代的水平,这一快速的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寒武纪大爆发与生命起源、智…  相似文献   

13.
张乃军 《科技潮》2000,(6):32-33
大熊猫是极稀有的大型动物,有些人把它划为浣熊的亲缘动物(浣熊科),也有人认为它是熊科的一个特化分支。大熊猫产于我国四川的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的西南部。它喜欢生活在高山有竹丛的树林里。以竹子为食,也吃一些草根、植物嫩叶、花、鸟卵和小动物。它的前脚上有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土壤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动物,一般是指在生命发育周期中有一段时间在土壤中渡过,并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土壤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除典型的海洋动物外,大多数的门、纲,均有其代表。一平方米土壤中可采到几千至上万个小型节肢动物,可发现上百万条土壤线虫。据欧美60年代资料估算,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大约是当时全球30亿人类的20倍。换句话说,陆地生态系统中按生物量来说,占首位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亿万年来,土壤动物默默地分解着生物残体,改变着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大自然的生产和物质循环。如果土壤中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花草、树木就不能生长,人类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动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粉碎或分解土壤与地表凋落物层中的生物残体地表面每年都落有以枯枝败叶为主的大量的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15.
马义 《小学科技》2010,(10):34-35
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飞行动物,如昆虫和鸟类。昆虫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飞行家",在3亿年前已升空飞行。鸟类要比昆虫晚出现1亿多年,但它们有坚硬、灵活的翅膀,是地球上最出色的"飞行家"。除了昆虫和鸟类之外,还有一些没有翅膀的动物,它们也能"飞行"。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算不上是飞行,只能说是滑翔。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保护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地球上,居住着许多的野生动物,它们和人类一起,构筑了多彩的世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就好像这种叫兔狲的动物,它是一种生存在中亚的猫科动物,是猫科兔狲属的唯一物种。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亚洲草原上。它在夜晚活动,捕捉的猎物有啮齿目、鼠兔和鸟类,这种动物目前是国家二级  相似文献   

17.
人是生物链中最特殊的一个。地球上没有人,动物不会受到任何损害,甚至会活得更加滋润,而没有了一些动物呢?……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看看这位同学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8.
人是生物链中最特殊的一个。地球上没有人,动物不会受到任何损害,甚至会活得更加滋润,而没有了一些动物呢?……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看看这位同学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界,关于地球人类的起源有地球派和外星派之说,地球派主张地球人类是地球上动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结果,外星派主张地球人类是地球外行星上的人类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动物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动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介于地理学和动物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在高等院校生物系的《动物学》教材及地理系的《中国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教材中,都编进了动物地理学的内容,而且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无论是生物系、地理系,还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都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尽管部颁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教学计划中已设有动物地理课程,但许多院校因缺乏师资,仍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