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图景“现代化”一词流行的历史大约还不过几十年,但现代化运动的事实却存在好几个世纪了。诚然,关于“现代化”和“现代”,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者,往往有不同的定义,学术界几十年来为此问题一直缠讼不休。我自己倾向于把“现代化”看成是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而至今尚未完成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文明史上发生了两次巨变。第一次巨变是从“文明前期社会”(或称“原始社会”)变为“文明社会”,第二次巨变是从“文明社会”变为“文明后期社会”(或称“现代社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女神克利欧在希腊神话中是作为记忆神的长女,居于灵感与艺术之神缪斯等九大女神之首,表明了古代欧洲文化传统中对历史的重视。在东亚文化传统中,历史的意义则首先在于对现实乃至未来的借鉴意义,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构成历史的客观要素,首先是一系列的历史事件。2014年恰好是作为近代中日第一场战争的甲午战争120周年、20世纪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日俄战争110周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规模战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11,(6):37-39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全体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人类在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时代,具有爆炸性效应的新成果不断出现。据《上海译报》报道,英国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人类可以从精子和卵子中去除有缺陷的基因。这条信息意味着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景;人类遗传疾病有可能被一个个消灭!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几百万年来人类的家园。但是生命的演化有时就是这么奇妙,人类在这个家园里繁衍生息,为衣食住行忙碌,却不忘向星空瞥上一眼,并产生了离开这个家园的冲动。正是有了这种冲动,航天事业的大幕才能开启,人类也因此有了第一枚火箭和第一颗卫星,也第一次踏上地外的星球。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0,(2):1-1
<正>几万年前,当"燧人氏"在木头上钻出第一个火星时,人类就为了生产和生活向地球排放出了第一缕二氧化碳。千百年来,人们燃柴做饭、烧炭取暖,未曾有什么不妥——直到18世纪,蒸汽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煤炭开始用于发电、石油开始提炼成汽油和沥青,温室气体的比例开始越来越大。人人害怕"2012"噩梦成真,但欧洲寒流、极端高温、南北同旱、最强沙  相似文献   

7.
国际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提出:21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变革的时代,将出现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浪潮农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21世纪第六次产业革命——现代生物科技革命。主战场在大农业”的科学论述。显然,农业产业革命已经努在必发。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绝不可放过这次历史性的大好机遇。农业发展的“思维误区”人类从以采集、渔猎为生演变到以放牧种地的农业为生,大约是发生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一万多年以来,尤其是进入现代化农业时代以来,人们在议论谋求农业发展时,始终禁锢在利用科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环境变迁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事件往往带有全球性质,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未来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几个侧面对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问题作一简述;其次将国际社会形成的国际科学合作研究行动——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核心、行动以及我国在过去全球变化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16世纪的羊皮地图上如何会出现19世纪才被人类发现的南极洲? 16世纪的达·芬奇如何设计出20世纪末才出现的"现代派"自行车?16世纪著名超现实画家波希的作品中如何竟然出现了20世纪才风靡全球的冲浪滑板?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最近在其专著中指出:21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变革的时代,将出现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浪潮农业”。 按照托夫勒的解释,第一次浪潮农业是手工作业的小农经济;第二次浪潮农业是在蒸汽机和电气化时代后,人类大规模地采用机械化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第三次浪潮农业是在人类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居住环境经历过几次革命性的变迁。原始人用自己的双手,以泥土、石块、树木为材料,建造用以遮雨避风的土屋;第一次革命,是以应用烧制砖、瓦为标志(埋藏至今的秦砖汉瓦就是中国建筑典型标志),且至今仍在延用;第二次革命,是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的构成主体,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之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二十世纪后期,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居住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又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产物。1984年1月,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CITYPLACE在美国康乃狄格洲建造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12.
王方辰 《科技潮》2002,(6):37-39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不是毒蛇,也不是老虎,而是我们人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惟一的家园已是遍体鳞伤:工地荒漠化不断加重,污水横流,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使我们看不到篮天,呼吸不到新鲜、洁净的空气,地球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地球家园已经一次次拉响了环境危机的警报! 国际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此次大会共有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约5000~8000名代表出席,102位国家元首亲自与会;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聚会,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联合国秘书长首先建议,全体代表肃立,为地球静默两分钟。大会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这是一个值得载入人类史册的两分钟。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现在,我们正亲历如托夫勒所言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  相似文献   

14.
汪涛 《安徽科技》2001,(1):32-34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统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国际竞争的手段。迄今,全球共发生了5次企业并购风潮,第一次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第四次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第五次即当代全球企业并购风潮始于90年代中期,至今已7年之久,其与前四次企业并购风潮相比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集中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主题,从20世纪20年代信息概念基本形成起,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和信息理论的创立,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随后,信息技术和信息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工作开始全面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到90年代初,信息概念与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社会信息网络正在世界许多国家加速兴建,信息革命已向人类展示了光明灿烂的前景。信息革命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第一次形成了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并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信息革命作为一次深远的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它给整个社会的生产、管理、服务和生活系统乃至现有的社会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地球”时代,并正在大踏步地向“智慧地球”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16.
洋人的膝盖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丧失了主动变革、主动“现代化”的机遇,甚至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主动权的自我丢失不仅使大清王朝最终覆灭,更重要的是使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被大大延误,屡受重挫。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是人类物质生产的重要部门,农业现代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  相似文献   

18.
人类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探索着自己生活的这个家园,并希望了解包括自身在内的万千生命的起源。20世纪初,一位美国学者来到了东方,在中国的一片辽阔地域上,他记录下了这里的大山与岩石。也正是从他手里的一块化石开始,地球历史中最富色彩的一页,在中国北部的这片大地上被揭示了出来。中国东北辽宁省的西部,是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爱好旅游的人们也许不会对这里产生多少兴趣,可是在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眼里,这里却是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地方。为了揭开1亿多年前生物起源与演化的奥秘,这里曾经留下了几代地质工作者艰辛的足迹。葛利普,美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  相似文献   

19.
略谈汉藏翻译中的直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的翻译事业同现行的藏文几乎同步诞生 ,而且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开始翻译大量佛经 ,走过了几百年的翻译实践道路。到了赤德松赞时期进行了第二次文字改革 ,将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到后来几百年间进行翻译佛经的经验教训作为依据 ,并在赤松德赞进行第一次文字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规则性的翻译理论 ,据《声明学要领二卷》记载 :当时主要是针对佛经翻译制定了下列几条原则要求 :第一 ,翻译三大原则。一、要合乎《声明集分论》之语言规律 ,二、不违背佛经思想内容 ,三、译文要使藏民族自己听得懂。第二 ,翻译…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全球环境与我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已跨入了21世纪,人们不禁要问:20世纪给人类文明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遗产?如果说,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人的价值,并由此迎来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次辉煌的日出;那么,20世纪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又使我们重新认识了自然环境的价值,这为21世纪绿色文明的到来开启了新的曙光。迅速恶化的全球环境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人口膨胀的世纪。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人口的巨大压力。公元元年,地球上的人口只有2.5亿,经过大约1800年之后,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自此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速。只经过了130年,到了1930年,人口就达到了第二个10亿。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