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9月25日,中国百名院士沈阳行暨沈阳大学院士活动日在我校隆重举行,异彩纷呈。上午,我校院士特邀工作站的三位院士胡壮麒、王文兴、柴天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院士郑守仪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杨圣明,分别与我校领导、校科技中心、经济学院的师生们,就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学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4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孙昌璞院士一行来我校访问讲学。方光华校长与孙院士一行进行了亲切交谈,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孙院士在太白校区为我校师生作了《量子测量理论的发展及其实验证实》的学术报告,物理学系12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相似文献   

3.
6月19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教授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合作备忘录"和"学生交流协议"两份协议,正式确立合作关系。杨永斌院士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之趋势"的讲座。  相似文献   

4.
《曲靖师专学报》2010,(6):F0003-F0003
2010年10月27日,周本贞校长代表曲靖师范学院聘请中国科学院潘际銮院士担任我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并颁发了聘书。潘际銮院士出席了我校“百年师范·十年本科”庆典活动,向我校赠送了他在南昌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出版的两本著作:《一所地方大学的崛起——潘际銮教育文集》、《潘际銮:一个院士的足立垂》,并应邀为师生作了题为“我心中的西南联大”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院士与苏州     
苏州出院士: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乡”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自1955年新中国诞生首批院士(学部委员)以来,我国已拥有1773名两院院士,其中苏州籍的院士占了100多席.这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一,苏州由此赢得了“院士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4):32-32
9月18日。应区党委书记杨传堂邀请,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为西藏大学师生作了题为《西藏的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一部近百万字的《山西科技发展史》出版了。笔者有幸参加了该书的编写工作。我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山西院士(包括山西籍的两院院士和在山西工作的两院院士)的有关情况。截止1999年底,山西籍的两院院士有19位,在山西工作的两院院士有3位,共22位。这22位两院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各有11位。以下分别加以介绍:1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泽慧(1914年—),山西省灵石县人,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  相似文献   

8.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4):62-62
9月19日,为贯彻落实区党委书记杨传堂关于“请名校名师为新生上第一堂课”的重要指示精神,营造学校积极、活跃的学术气氛,西藏大学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雄里,为西藏大学师生作了题为《探索脑的奥秘》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经济》2004,17(3):3-6
今天,来参加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应新疆师范大学"昆仑名师讲坛"工作委员会邀请,2014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做客"昆仑名师讲坛",在文科楼音乐厅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大学生与大学精神》的学术讲座。校长卫利·巴拉提教授为李培根院士颁发了"昆仑名师讲坛"纪念牌。副校长薛徽教授出席讲座,宣传部部长孙秀玲教授主持讲座。全校师生及新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2005年增选名额限60名。经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科协等归口初选部门的推荐和院士推荐.共产生有效候选人295名。院士们经过充分讨论、全面评审.最终选举产生了51名新院士.28名高校学当选.占新增中科院院士的56%。  相似文献   

12.
“我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做了一件适当事,取得了一个适当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因为我是沈阳农业大学自己培养的土生土长的院士,这份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培养我成长的沈阳农业大学。我们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我的导师杨守仁教授、张龙步教授及其为我们所做的奠基工作,可能就没有我今天这个院士的产生,因此,这份荣誉也应该归功于我的导师。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17日,著名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成为我校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双聘院士,聘任仪式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校长钟秉林教授为戴汝为院士、陈传升教授等5位专家颁发了聘书.他祝贺以戴汝为院士为代表的5位教授加盟北京师范大学,这标志着北京师范大学在综合性、  相似文献   

14.
丁东  谢泳 《科技潮》2005,(1):23-23
中国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院士,如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为什么惟独没有人文学科院士?中国人文学科应不应该设院士制度?  相似文献   

15.
资深院士联谊会成立于2005年春天。 当年4月29日,85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资深院士,也是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泰山北斗”们参加了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的成立大会。年龄在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为资深院士。资深院士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很多资深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相关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长期以来,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7日至10日,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我校聘请陈木法院士为荣誉教授,校长武海顺教授为陈木法院士颁发了证书。 陈木法院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陈院士的主要学术研究集中在马尔科夫链和马氏跳过程,交互作用粒子系统和随机场、遍历的收敛速率和谱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四月姑苏,春意盎然,乌语花香,第二届院士苏州(专家)论坛召开之际,两院院士齐聚苏州。据悉,出席“第二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的科学家团队阵容强大,有90高龄的耄耋老人,也有两院的年轻精英,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近40人。在苏期间,院士们应邀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论坛,为苏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宽思路、出谋划策,对苏州发展的方方面面给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他们还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了大学生面对面,中小学学生“大手牵小手”科技传播等系列活动,苏州的名胜古迹也处处留下了院士们畅游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王学键 《创新科技》2006,(10):25-27
院士称号意味着新的责任和鞭策,当选院士不会改变我的生活和科研,下一步我要在茶产业化上多做工作。我希望年轻的科技人员求真务实,千万不要浮躁,要扎扎实实搞科研。——陈宗懋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6,(1):28
在备受瞩目的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中国科技大学张家铝教授和张裕恒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至此,驻肥院士已增至29名。  相似文献   

20.
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申泮文教授应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于1999年9月21日在西北师大化学楼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化学素质教育”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申泮文教授还介绍了自己近80高龄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并组织教师、博士、硕士及本科生开发出的我国第一套多媒体化学教学光盘———《化学元素周期系》.申泮文教授是我国无机化学课程的创始人及第一套《无机化学》教材的编写者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申泮文教授应邀来西北师范大学讲学$化学化工学院@侯经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