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正设计一系列不载人的地球使者进一步去探索太阳系。已提出的飞行计划将用来研究外层行星,尤其是冥王星;访问火星和木星之间太阳轨道上运行的岩石结构的小行星和收集火星的样品送回地球。使用不载人飞船对难以观察的太阳系的探险从  相似文献   

2.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14圈、21小时,远超前苏联首次载人飞行108分钟、美国首次载人飞行15分钟的纪录。据查证,美国发射第8次载人飞船时才飞了6圈、9小时,第9次飞行时达到22圈、34小时,且曾出现故障。“水星8号”仅飞6圈美国与中国首次载人发射水平达到同等高度时,已是第8次发射载人飞船“水星8号”。1962年10月3日,美国发射载有希拉中校的水星8号飞船上天,飞船绕地球飞  相似文献   

3.
《科学24小时》2013,(Z1):26
<正>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着手打造全新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高度达117米的重型火箭如同一个庞然大物,可将人类送往遥远的小行星和火星。按照SLS火箭研制的时间表,它将于2017年进行首次飞行,而与之配套的猎户座宇宙飞船也正在研发之中,预计在2021年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工程师为SLS火箭助推器使用了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并为太空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4.
一张像足球场那么大由反射材料制成的非常薄的薄片,用精良的金属线拉紧,然后在地球轨道上张开,这就是一艘阳光飞船(Solar sail)。阳光飞船只是由太阳光的压力来驱动,它的科学有效载荷与一辆八轮卡车相同,可以作行星旅行,也可以为载人去火星探险运送给养。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前,这种独一无二的航天推进动力装置即将在1992年作飞向月球和火星的不载人飞行比赛,这是它的首次登场。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包括火星载人飞行在内的新太空开发计划:而在1989年,美国也曾宣布过火星载人飞行计划,但时隔不久便夭折了.从这次预算增加等方面来看,似乎开局是顺利的:那么,人类真的能够登上火星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的川泰宣博士对此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第6次搭乘飞船前往浩瀚宇宙,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二次应用性飞行。在太空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在10月19日凌晨迎来"赴约"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了中国实施的第5次载人交会对接。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陈冬等,中国航  相似文献   

7.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神舟载人飞船执行的第七次载人飞行,历经制动飞行和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着陆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太空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9.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在2017年执行第一次商业太空飞行任务——意在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和人员——以此结束美国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依赖。波音公司称,他们已经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商业载人飞行的资格认证,其开发的CST-100载人飞船将在2017年4月进行无人驾驶试飞,7月进行有人驾驶试飞。根据NASA评估,CST-100既可以成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主力,也可以作为空间站的紧急救生艇,届时可携带4至7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轨  相似文献   

10.
继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后,人类对空间探测计划,尤其对地球临近的行星探测活动热情日益高涨.近年来,美欧科学家对火星的科学探测取得了巨大进展,这是前所未有的,但也存在不少未解之谜.本刊特选登一组有关火星的文章,使读者从中了解火星探测的新近动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将于2008年10月发射神舟7号载人飞船,进行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试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射返回成功.2004年初欧空局和美国的火星登陆热热闹闹开头,使航天事业重新聚焦到人们的视线里。这时,人们不应忘记航天先驱冯&#183;布劳恩。  相似文献   

13.
正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来满足本次的飞行任务要求。中国首次制造太阳翼结构细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在每次载人飞行任务宣布成功时,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飞船准确进入轨道,太阳帆板展开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这其中的"太阳帆板展开正常"至关重要。它意味着,飞船能够采用太阳能供给能量,此后才能逐步启动有效载荷。和此前神舟飞船所带的太阳能帆板不同,神舟十一号的太阳能帆板是第一次采用  相似文献   

14.
除了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的幻想以外,还没有听说哪个人能冬眠的。不过,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却相信,他们能够让幻想变成现实——发明一种方法,让宇航员能在“冬眠”状态下乘坐飞船穿越漫漫太空。宇航员可以在孤独的飞行中进入梦乡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载人火星任务为美国太空计划的新方向。根据计划,科学家将在2033年时进行一项载人火星太空任务。派人登陆火星是对世界航天业的一项巨大挑战,人类登陆火星从后勤学上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毕竟,火星离地球有5000万英里,太空船来回需要3年的时间。即使将来能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一趟前往火星的旅途…  相似文献   

15.
<正>1972年12月7日,土星五号搭载乘有三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7号飞船前往月球,成为迄今人类最后一次载人月球任务。40多年后,月球将再次迎来新的人类访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宣布,将在2018年底用一枚重型猎鹰火箭,完成将载有两名乘客的龙2号飞船往返月球轨道的任务。据悉,此次载人月球飞行任务的发射地点定于美国佛罗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射返回成功,2004年初欧空局和美国的火星登陆热热闹闹开头,使航天事业重新聚焦到人们的视线里。这时,人们不应忘记航天先驱冯·布劳恩。  相似文献   

17.
火星新探     
<正>2014年9月,火星探索掀起新高潮。9月21日和24日,美国"曼文"探测器和印度"曼加里安"飞行器分别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它们为什么会几乎同时到达火星?它们的探测任务又是什么?火星是一颗什么样的星球?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迄今已达到什么程度?未来人类可能以什么方式登陆火星?2014年9月,火星探索掀起新高潮。9月21日,美国"曼文"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24日,印度"曼加里安"(印度语,意为"火星飞船")飞行器也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人类已经到过月球,但还没有登上火星。即使是世界第一航天大国──美国,至今也还没有把人送上火星的计划。但一些火星迷迫不及待了,为了证明人类前往火星的计划确实是可行的,更为了劝说美国政府尽快实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他们在地球上最类似火星的地方──北极一隅建立了模拟火星生活营地。其实,与其说是模拟火星生活,不如说这更像一出闹剧和一次商业炒作。一位英国记者近日探访了此地,下面就是他撰写的探访记。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宇航局正致力于研发辨识、捕捉和转移小行星到月球附近一个稳定轨道,并且派遣宇航员把小行星样本送回地球任务。通过这一被称为"小行星转移"的任务、通过测试未来载人火星任务所需的技术,将大大推进该局载人前往火星的计划。40年来,宇航员在太空中一直需要依赖地球来获取物资和机动支持。而利用美国"阿波罗号"登月舱和航天飞机等飞行器完成的许多任务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只能持续数天或数星期。在处于  相似文献   

20.
关键词     
《科学之友》2010,(7):4-5
<正>火星-5006月3日,火星-500———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拉开帷幕。参加试验的中国志愿者王跃和其他6名来自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志愿者将进行长达520天的考验。宇航员若想顺利往返火星和地球,须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闯过7道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