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大胆地寻找替代能源.美国科学家希望利用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美国"人造太阳"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太阳黑子(日斑)周期可能是更长的太阳活动周期的一部分。”一位美国空军部队的科学家瑞恰德·阿特洛克如是说。他曾在美国沙克莱曼托山顶的国家太阳天文台进行过观察研究,并说“连续的太阳循环周期会有部分交迭”。阿特洛克(Altrock)在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收集了19年的数据资料得出了他的结论。这项研究表明,一次完全的太阳循环周期可能延长到接近20年。而  相似文献   

3.
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大胆地寻找替代能源。美国科学家希望利用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美国“人造太阳”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为研究太阳贡献出毕生精力,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被人们称为"太阳的开拓者",誉为"现代太阳观测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小的、最轻量级的黑洞。这个新的轻量级纪录保持者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8倍,直径仅仅24km。  相似文献   

6.
你认为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美国东北部麻萨诸塞州波士顿科学展览馆拟定了一个名单,看你是否同意展览馆指名的最重要的7名科学家。波士顿科学展览馆名单上第一名最伟大的科学家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名德国物理学家,他后来成为美国公民。1905年他公布了关于物体质量与能量关系的三项研究成果,最著名的是他提出的使科学家改变了对空间和时间思维方式的相对论;名列第二位的是伽利略,他于1564年生于意大利,常被人们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发现了落体定律,他写了关于支持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转这一理论的论著,在当时来说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小的、最轻量级的黑洞.这个新的轻量级纪录保持者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8倍,直径仅仅24 km.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末,随着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理论上提出了黑洞概念。黑洞立刻显示出巨大魅力,历经大约两个世纪,人们对它的兴趣始终不减。这里,我们主要对黑洞"黑"与"不黑"方面的物理内涵及存在黑洞的有关证据做进一步的探讨。一、黑洞的概念1783年,英国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迈克尔给卡文迪许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根据牛顿引力推测:一个直径比太阳大500倍,密度和太阳一样的球体,其逃逸速度可能超过光速,这可能  相似文献   

9.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2009年9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罗威尔天文台发现了迄今为止宇宙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直径足足有地球的20倍,但密度却低得惊人,表面温度高达1327 ℃,是一颗主要由氢气组成的巨大球体.科学家乔治·曼德舍夫领导了这颗行星的观测研究,他说:"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令科学家十分费解."  相似文献   

10.
动态点击     
正地球的"新卫星"2016年4月27日,位于夏威夷海勒卡拉山的泛星1号小行星巡天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奇怪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在40~100米之间,美国天文学家将其编号为2016HO3。科学家发现,2016HO3在环绕太阳公转的时候,似乎也在绕着地球转圈,这是迄今找到的最佳和最稳定的近地伴侣。不过,由于它距离地球太远,无法算作是地球的一颗真正的卫星,因此天文学家将其定义为地球的"准卫星"(Quasisatellite)。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越来越感到,月亮是个宝。据统计,到目前已发现月球上有89种矿物,它们所含大量元素正是地球上的"紧俏产品"。月球上有大量的能源,如太阳的光和热可用来分离和精制各种矿物。月球两极存在着价值极高的冰。土壤中含有地球上没有的氦气,其储量用来发电可供整个地球用300年。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科学家谢鲁·皮尔逊研究认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窗     
太阳曾经也有“伴侣”日前,美国多所大学的科学家宣称,太阳可能也曾是某个双恒星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太阳可能拥有过一颗伴星。之后,不知是何原因,这颗伴星逐渐远去,只留下太阳“独守空房”。有关成果的论文发表在5月份出版的《发现》杂志上。科学家们是利用不久前发现的“赛德纳”小行星所拥有的独特运行轨道推算出这一结果的。据介绍“,赛德纳”的椭圆形轨道似乎被某种外力拉长,公转周期长达1.2万年。科学家认为“,赛德纳”和柯伊伯带中那些运行轨道怪异的小行星可能受到了某颗未知恒星的吸引。科学家们认为,这颗未知恒星并非仅仅是从…  相似文献   

13.
白木 《科学之友》2003,(5):14-15
小贴士太阳活动以11年为一循环。在活动高峰期,太阳的一些区域能量增加,太阳表层在某一时期突然向空阀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形成高速离子流,科学家称之为太阳风暴。它是由美国“水手2号”探测器于1962年发现的。  相似文献   

14.
前沿     
《科学之友》2020,(3):4-5
正迄今分辨率最高太阳表面图像出炉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兴建的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DKIST)发布了其所拍摄的第一张太阳表面影像,这是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太阳表面图像。在图像中,人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米粒状结构,每个"米粒"的大小都跟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面积差不多。研究人员称,这些图像提供的前所未有的细节,能帮助科学家研究太阳磁场,从而进一步揭示太阳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在与德国科学家们关于阴极射线本性的论战中确认它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而不是"波",颠覆了长期以来被公认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论。但是,30年后他儿子和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戴维逊却又证明电子是"波"。那么你从这电子"波粒二象性"发现的曲折过程中能获得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11,(2):36-36
美国1966年,美国科学家莱伊·戴维斯为验证暗物质的存在,绞尽脑汁寻找屏蔽宇宙射线的实验场所,最终他选中了南达科他州布莱克矿区深处的霍姆斯特克金矿,在1500米深的废弃矿井里开辟出一个实验室。实验持续了30年,最终探测到太阳中微子的存在。为了纪念这一成就,这一洞穴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凭借在物理学取得的突出成绩,戴维斯及其同事约翰·巴赫恰勒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7.
太阳,素有"神奇大夫"之称.看看它在医学上的许多奇迹,你会为之感叹不已. 丹麦科学家芬森无意中看到一只猫躺在地上晒太阳,当时天气不算寒冷,经细心观察,发现猫身上有个流脓的伤口,猫在利用阳光治疗.这一发现,使他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科技的崛起、古怪而特殊的科学家群体等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新科学统计报告中的突出亮点。科学家每天都在发现新事物,但是科学政策的趋势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对于关注这些趋势的人来说,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最新科学统计报告中的一些内容——中国继续缩小与美国竞争全球科技领先地位的差距——听起来那么熟悉的原因。"许多指标美国仍然领先,但随着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崛起,美国在科技活动中所占全球份额正在下降。在一些对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为什么有那么强的趋光性?它们是怎样知道太阳何时升起又何时落下?向日葵为什么会追随着太阳转动?它靠什么来确定太阳的位置?科学家明确地告诉我们:植物也是靠"眼睛"来"看"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亚利桑那州"凯特·彼克"天文台的天体物理学家们早于1995年宣布:太阳上有水,但它至少是以过热态的形式存在的。这一重大发现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借助"马克麦——彼斯"太阳望远镜,在近红外光谱区内对太阳上的两个黑子进行观测时作出的。尽管天文学家们确知,太阳黑子的温度较其周围光球层的温度低几千度,但无人指望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