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糯玉米单交种临糯4号;无公害新农药应用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定西市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冬春麦混播区陇西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防措施研究与示范;袋栽双孢蘑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播期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能力的调控效应,本试验以华成3366为材料,设置正常播期和晚播两个播期处理,各播期下分别设置225万株/hm2、375万株/hm2、52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株高及基部节间形态学指标、力学特征、化学成分、解剖结构的影响,以明确播期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抗...  相似文献   

3.
两年来通过对夏播向日葵的密度、品种、药剂拌种、施肥水平、播期等五个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上蔡县种植夏播向日葵以三道眉产量较高 ,密度 3 - 3 .75万株 ,施肥水平 1hm2 底施N 187.5kg ,P2 O515 0kg ,K2 O 2 2 5kg ,播期在 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4.
张雪梅  严明强  秋旭 《汉中科技》2013,(6):23-23,22
直播油菜播期及留苗密度是实现油菜高产、抗倒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4个播期3个密度水平试验,总结出秦优10号直播时间以9月20日-25日播种,密度以2.5—3.0万株每666.7m^2产量最高,抗倒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播娘蒿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在成都地区引种栽培播娘蒿,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栽培密度对播娘蒿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选育出了3个新品系。试验结果表明:播娘蒿在成都地区适宜的播期是10月上、中旬,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80000株/hm^2左右。选育出的A-1和B-1品系的产量均较原始群体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人工草地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在各生长发育阶段,随密度水平变化植物间正、负相互作用的转化,采用复合De Wit取代试验设计,研究了高羊茅与黑麦草生长前期、中期、后期,不同种植密度(低(32株/钵)、中(64株/钵)、高(128株/钵))水平上的叶片长和宽、根长、生物量及根冠比变化。结果表明:单播时,两种草叶片宽度在各个时期都受到密度制约; 叶片长度、根长、干质量及根冠比在生长前、中期没有严格受密度效应制约,而后期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混播的植株形态与生物量在后期显著高于单播方式,并且种植密度越大该现象出现越早,此外生物量随密度增加下降的程度也小于单播; 中、后期混播根冠比显著小于单播。混播时正、负相互作用的表现依赖于生长时期和密度梯度,特别在生长后期,混播有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同一时期内高密度使正作用削弱,但有利于正作用在较早时期产生。混播可能引起两个草种对潜在生态位的利用,出现生态位分化。因此,在生长后期,同一密度下混播草种间表现出正相互作用,而不同密度又表现出负相互作用,说明混播草坪生态系统比单播的草坪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晚播冬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分析种植密度与籽粒灌浆参数的关系,于2018~2019年度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实验站进行大田试验.选用京花11号作为试验材料,设525万株/hm2,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等3个密度水平,对冬小麦的籽粒灌浆过程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研究小麦籽粒...  相似文献   

8.
黄姜是重要的医药化工植物.郧西县1986年在全国率先进行野转家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通过18年的人工栽培、试验、示范,探索出选种、施肥、密度及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的高产高含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姜是重要的医药化工植物.郧西县1986年在全国率先进行野转家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通过18年的人工栽培、试验、示范,探索出选种、施肥、密度及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的高产高含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理科技》2004,(2):16-26
项目采取试验、示范、生产调研相结合,室外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所有试验按“十同一比”原则设计实施。品比、密度、肥料三个主体试验采取定位跟踪设计的方法.以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所获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年际间趋势的重演性。  相似文献   

11.
农牧交错地带紫花苜蓿生产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交错带是由种植业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和以草食家畜为主的草原生态系统耦合而成的.是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为典型景观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提出,农牧交错地带苜蓿的种植面积增加迅速,大面积种植后带来以下的问题,一是苜蓿品种选择不当,苜蓿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差,突出表现为抗逆性差、抗病性差,产量低,品质达不到要求;其次,播种时间选择不当,出苗管理技术落后,苜蓿出苗率低,幼苗同杂草的竞争力差,成苗率低,保苗株数很难达到相应指标;第三,栽培管理落后,在病虫害和杂草防除上用药不当,防效不佳甚至产生药害,肥料使用盲目,导致杂草、病虫害频繁发生,苜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第四,刈割技术原始,收获时问不当,制约了刈割茬次,直接降低了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在苜蓿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甜糯玉米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精四适宜"即铺膜精细播种、精细管理;适宜播种期、适宜密度、适宜采收期、适宜绿色病虫害防治的综合集成栽培技术,种植迪糯278、京科糯2000、迪甜6号、迪甜10号、鲜糯1号5个甜糯玉米品种,两年来种植推广面积达1966.667hm2,平均增产2550kg/hm2,平均增收4500元/hm2以上,新增经济效益1068万元。  相似文献   

13.
范芳 《江西科学》2013,(6):768-771
针对长期以来红壤旱地黑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生产现状,从黑芝麻生产的品种、地块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时期、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提出红壤旱地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油用亚麻在安宁河流域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当地农民主要用收获的亚麻籽和菜籽混合榨油,以改善菜籽油的风味。但耕作栽培措施粗放落后,尚未有人进行系统研究。为促进该流域亚麻的生产发展,我们设计通过不同的播期、肥料和密度试验,初步探索研究了本地区油用亚麻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盛继群 《孝感学院学报》2000,20(4):76-77,88
水稻撒直播栽培方式与普通移栽及现在极力推广的软盘抛秧栽培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时,投入少,收益高,生育期缩短的优点,可以广泛地在劳动力及季节紧张的三熟二季稻地区推广,还可以作为填闲补荒的重要农业生产补救措施,撒直播要求在栽培上采取一播全苗,密植,施足底肥,后期防倒伏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同一地块,同一播栽期,分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评价了不同栽培方式对4个不同产地夏枯草品种即安徽亳州产夏枯草品种(AHX)、湖北蕲春产夏枯草品种(HQX)、江西樟树产夏枯草品种(JZX)、河南确山产夏枯草品种(HNX)在蕲春地区栽培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蕲春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夏枯草品种。结果表明JZX及HNX,无论是品质含量(迷迭香酸含量分别为0.42%和0.40%)还是产量(干果穗平均亩产(667 m2)分别为168.0 kg和159.3 kg)综合表现均佳。对AHX和HQX两个品种的研究表明直播产量高于移栽。建议JZX及HNX在蕲春地区开展大面积的引种示范和推广,HQX可适度发展,同时应重点推广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主要栽培因子与小麦根腐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 :冀东冬麦区 9月 30日左右播种 ,播量为 1 5 0kg/hm2 ,稻麦轮作 ,氮磷肥配合施用 ,根腐病发生较轻。不同小麦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感反应不同。供试品种中 ,未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杨梅种子发芽出苗率代,是培育杨梅嫁接砧木材料的一大难题。本试验采用了不同采种期、不同品种以及打破种子休眠等措施进行了提高其出苗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实成熟时采种,采用层积或秋播,种子出苗率较高。种子层积后播种前硒裂,并用5000倍翠竹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可使种子出苗率提高到91.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黄条跳甲类害虫在油菜不同播期与密度条件下的发生为害情况,从四个播种日期与五个播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黄条跳甲随播期推迟发生为害加重,播种量大,为害较严重,并且,在西宁地区为害小油菜的主要种类是黄宽条跳甲,其次为黄曲条跳甲,二者比例为3.3:1,适时早播,严格控制播种量是减轻黄条跳甲发生为害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如魁 《山西科技》2012,(4):134-135
根据大同市玉米栽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5点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改进地膜覆盖技术;选用抗旱品种,进行抗旱锻炼;适期播种,中耕保墒;培肥土壤,以肥调水;化学制剂,保墒增温等方法来克服因当地水资源不足而造成玉米低产低收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