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互联网上线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建立地区间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和规范、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员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意义、责任和建设问题,用个案的形式讨论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性问题,是国内外学界运用博物馆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三个重要方面。尼洋阁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贯彻了国家非遗保护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是首次将博物馆成功用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取得圆满成功的范例,开拓出了一条文化援藏的新途径,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了全新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正在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晓红 《科技资讯》2010,(26):255-25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拓展,本文结合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图书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重要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能性,以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必要性。最后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这一思路。首先分析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必要性,然后着重研究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在产业化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思路,以使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严锐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5):111-113
借鉴前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涵义、起缘以及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中的职能进行了研究,就档案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文献的统计、整理,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特点与分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意义及特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措施,以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与对策,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评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与形成的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近几年,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分析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提出构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9.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搭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宣传展示平台,加大互联网传播力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研究本课题的宗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以VC++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具有收录数据、修改数据、数据资料可视化、数据转换、数据共享等功能的管理系统,以实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张红伟  郭莹  陈玲 《科技资讯》2023,(10):248-25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构建特色数据库是保存、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山东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切入点,结合山东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探讨了山东省传统音乐类数据库的建设意义、构建原则、功能需求,并提出山东省传统音乐类数据库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献信息枢纽的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阐述了现今文化传承的情况和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建设协同发展的观点,为探索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晋中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4.
对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个案分析,提出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避免两个认识误区,即文化遗产保护并不等同于文化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不是一项孤立的文化保护工作;认为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实现对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就需要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此营造一个多元文化平衡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同时也可为辽东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最后从文化整体保护视角提出了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晋中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6.
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保存文物价值高、游客数量多、社会影响大,安全事件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互联网传感器、移动设备、社交网络等方式涌现出海量数据,为实时的报警信息提供了异构、多源化的信息源头。目前,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建立了多种事件信息监测与分析系统,但受建设技术因素影响,缺乏统一规划,“数据孤岛”问题突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及数据价值升级和科学高效的应急决策,建立数据输入输出汇集“中枢”,实现信息增值、辅助应急决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文物保护单位内安全监测要素分析和现有监测信息类型分类,给出了信息集成共享的4种主要方式,并从子系统管理、平台控制、消息过滤、接口管理、日志管理等方面给出了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原型的设计,为安全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文化大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7):I0131-I0131,I041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