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DPE固相接枝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界面剂,研究丙烯酸(AA)在粉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的固相接枝反应.红外光谱证实了该接枝反应。X光衍射发现接枝后的HDPE结晶度下降不多,表明接核反应发生在HDPE的无定区域和晶区表面或晶区缺陷上。实验还发现,随着引发剂用量、HDPE颗粒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单体/聚合物比增加,接枝率提高。本研究制得的HDPE—g—AA,其接枝率可高达15.92%。  相似文献   

2.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1,2-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10*十一烯酸接枝ABS树脂反应,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十一烯酸接枝ABS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在1717cm^-1和1273cm^-1处出现了明显的C=O和C-O基团吸收值,证实10-十一烯酸接枝到了ABS树脂上;接枝率随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初始时增加较快,至0.30mol/L后降低,接枝很可能是通过10-十一烯酸均聚合自由基对ABS中丁二烯部分的双键加成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其接枝物用红外光谱证实,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接枝物的接枝度与单体、溶剂、引发剂、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影响规律,找出最佳接枝条件,对接枝物与定量高岭土进行复合,初步探讨它们与抗张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NH4)2Ce(NO3)6/H2SO4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接枝共聚反应在尼龙-6(N6)微孔膜上接枝了丙烯酸(AAC),探讨单体AAC浓度、反应温度、交联剂BIS质量比对接枝率和膜过滤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反应温度、交联剂浓度均能影响聚丙烯酸(PAAC)接枝率和膜水通量.AAC的最佳浓度为6mg/mL,反应最佳温度为60℃,BIS的最佳质量比为单体量的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电子束预辐照维尼纶纤维接枝丙烯酸,考察了预辐照剂量、反应时间、单体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摩尔盐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以及接技后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电子束预辐照接枝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制备无规聚丙烯和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并着重讨论了接枝共聚合反应条件对丙烯酸接枝量的影响,即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对丙烯酸接枝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丙烯腈与苎麻落麻纤维在硝酸铈铵引发下的非均相接枝共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接枝率与接枝温度、铈离子浓度、单体浓度的关系;比较了苎麻落麻纤维接枝前后与树脂的接触角及吸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枝纤维的亲油性增强,亲水性减弱.  相似文献   

8.
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表征了在硫氰酸钠(NaSCN)浓水溶液中丙烯腈(AN)、酪素(Casein)均相接枝共聚制得的接枝共聚主产物为AN—g—Casein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前酪素的溶解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重  余涛 《天津科技》2014,(6):48-52
研究接枝单体对E-20型环氧树脂分子中环氧基开环率的影响。采用自由基接枝共聚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水溶性。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接枝单体拟选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通过自由基反应接枝到E-20环氧树脂分子上,制备自乳化的环氧乳液。这种改性的环氧树脂乳液具有很低的有机挥发物,满足了当前提倡的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接枝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改善聚(D,L-乳酸)(PDLLA)的亲水性,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溶剂,进行了PDLLA接枝乙烯基吡咯烷酮(VP)的试验。IR和^1H NMR测试结果表明:PDLLA可与VP实现接枝反应,摩尔接枝率为1.0%-1.6%。与PDLLA相比,接枝产物的[η]值下降,但吸水率增加、接触角变小,亲水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EA/BA/AN/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 EA/ BA/ AN/ 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中 ,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以 KPS/ SHS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反应温度 6 0~ 70℃ ,引发剂用量1 .3% ,反应时间 2 .5 h为适宜的合成条件。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氨基改性有机硅阴离子乳液共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单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氨基改性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酸催化荆及阴离子乳化剂,进行氨基改性有机硅阴离子乳液共聚,用红外光谱(IR)表征合成聚合物结构。研究发现,该乳液共聚转化速率符合典型的D4本体可逆平衡聚合特征,并探讨了分子量及聚合物链浓度随反应的变化规律。此外,还研究了非离子乳化剂、搅拌强度对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 BPO)为引发剂 ,在 1 ,2 -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丙烯酸接枝 ABS树脂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丙烯酸接枝 ABS产物在 1 71 7cm- 1处出现了明显的 C=O基吸收峰 ,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了 ABS树脂上 .研究表明 ,接枝率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的增加 ,开始时迅速升高 ,以后只略有增大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接枝率增加较快 .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终止反应主要为接枝链间的偶合终止 .给出了接枝反应的初始反应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14.
铈盐引发丙烯酰胺在棉纤维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铈(Ⅳ)盐-棉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在天然纤维素纤维上接枝共聚,探讨了酸预处理和接枝反应条件对产物平衡接枝率的影响及接枝共聚机理.IR表征产物具有预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Ⅲ)钾(简称Cu(Ⅲ))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 化还原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测 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6.
氯化聚乙烯接枝水溶性单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胀悬浮接枝共聚法,将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接枝到疏水性氯化聚乙烯(CPE)大分子链上,合成双亲性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膨胀剂、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分散介质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醋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第。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AA、AM且接枝(效)率较高。最佳反应条件分别为:CPE-g-AA接枝体系:CPE/AA/BPO/EA/H2O=2/2/0.65/5/50(g/g/g/mL/mL),反应温度80℃;CPE-g-AM接枝体系:CPE/AM/BPO/EA/H2O=2/2/0.07/8/50(g/g/g/mL/mL),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均为3h。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黏胶纤维的吸水性,以硝酸铈铵(CAN)硝酸溶液为引发剂、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进行黏胶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接枝黏胶纤维的结构进行研究,同时探讨了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对改性黏胶纤维接枝率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黏胶纤维表面成功接枝上聚丙烯酸,且当硝酸铈铵、硝酸、丙烯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0%、2.0%,反应温度为60℃时,改性黏胶纤维的接枝率和吸水倍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以硝酸铈铵 (CAN) 酸为引发体系 ,研究了淀粉与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铵丙磺酸内盐 (DMAPS)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酸度、淀粉加入量、单体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并用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K2S2O8/NaHSO3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上接枝聚合,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琼脂糖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对转化率,接技效率等的影响.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接枝共聚物.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接枝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接枝共聚物可溶解于部分有机溶剂剂,并具有良好的热压成型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