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臭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氧化剂和杀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在化学合成工业中替代沿用的氧化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臭氧的生产,大多采用无声放电法,它是目前唯一能较经济地大规模生产低浓度臭氧的方法。Sy—78、Sy—78—19型臭氧发生器是运用无声放电原理制成的卧管式发生器,它具有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压无声放电原理研制成功了新型的高效臭氧发生器,并使用该仪器产生的O3对去除污水中的COD、S2-和CN-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电晕放电离子风的特性,本文采用针-板放电装置,实验测量了不同放电条件下的电晕离子风速和风压,研究了电压极性、放电电压、电极间距、针尖曲率等因素对电晕离子风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风的速度随工作电压线性增大.在相同电极结构下,正电晕的起晕电压高于负电晕;正电晕离子风的风速大于负电晕离子风.此极性效应来源于正、负电晕风发展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臭氧发生器中放电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分析不同放电形式对臭氧形成的影响,阐述了电晕放电产生臭氧的机理。详细分析了3 种典型的放电形式(金属电极间的直接放电、无声放电、沿面放电)的产生以及发展的物理机制。结合臭氧形成机理研究,比较了 3 种放电形式在产生臭氧方面的特点。研制成功了产品化臭氧发生器,经检测,在使用未经处理的室内空气作为气源时,该发生器的臭氧生成效率为68.44 g/(k W ·h)。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电源水平下, 3 种放电形式中沿面放电在产生臭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给非热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提供理想的反应器,分析了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它与电晕放电结构的静电场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电晕放电结构和无声放电结构产生的非热等离子体特点,发现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是一种理想的大气压非热等离子体产生结构,同时分析了电晕耦合无声放电结构及其优点。通过耦合放电结构和电晕放电结构的静电场数值模拟,发现阻挡介质板的加入提高了放电区域的电场强度,放电区域内电场强度的增大有利于流光放电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折合电场强度,进而提高了放电产生的电子能量,有助于生成更多的活性自由基。  相似文献   

6.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结构原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巍  张洛花 《科技资讯》2011,(32):103-103
静电放电发生器是模拟静电放电过程、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平台。本文在IEC61000-4-2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静电放电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测试模型。并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两种基本类型的静电放电发生器产品的原理及特点,提出存在的问题,为静电放电发生器今后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设计了高压放电电源和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发生器.该反应器电压为10 kV,直流电流在10 mA内可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放电产生简单、放电均匀强烈的特点.在4135 G型柴油机上对其运行工况、反应器的放电电流、排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有害排放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大部分运行工况下,反应器对微粒的去除效率为50%~80%.  相似文献   

8.
庄京伟 《科技资讯》2012,(27):195-195
目的研究褪色笔字迹显现技术;方法利用静电放电发生器激发褪色笔书写处与其他处压感差,晶珠碳粉的吸引差异性显现出消退字迹;结果静电放电发生器,在待显客体表面字迹消褪部位粘附较多,形成反差,从而将字迹显现出来;结论静电放电发生器激发褪色笔书写处与其他处压感差,晶珠碳粉能够有效显现出消退字迹。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轴电极放电装置研究了水蒸气对介质阻挡放电(DBD)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以纯氩气和伴有水蒸气的氩气作为实验气体时其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区别.结果表明:当向反应发生器中通入少量水蒸气时,击穿电压明显升高,并且放电电流略有增加;比较2种情况光谱发现离子与原子谱线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无声放电和电晕放电转化温室气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声放电和电晕放电条件下 ,研究了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放电形式下反应得到不同的产物 .甲烷、二氧化碳电晕放电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合成气 ,无声放电反应的产物包括合成气、烃、含氧化物和高聚物等 ,类似于Fischer- Tropsch合成的产物 ,但分布不符合 Schulz- Flory方程 .在实验条件下 ,电晕放电反应体系的能量产率是 2 .2 6 mol/ (k W· h) ,无声放电反应体系的为 0 .34 mol/ (k W· h) .输入功率对等离子体反应影响较显著 ,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随体系输入功率的提高而很快增加 .将 13X分子筛催化剂引入无声放电反应 ,提高了烃类产物选择性 ,抑制了炭黑和高聚物的生成 ,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分别由 6 4.3%和 5 5 .4%降低至 5 1.6 %和 41.7% ,合成气的H2 / CO比由 1.7降至 1.4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以水为推进剂等离子体发生器内起弧放电过程、起弧放电条件和热量平衡关系, 提出了设计等离子体发生器时,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等离子体发生器内水电阻要尽量大, 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容抗要等于电源的感抗, 使电路发生谐振, 以使等离子体发生器两电极间获得最高电压, 保证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极间能起弧放电; 当电源提供的能量大于等于水变成等离子体的能量时, 发生器喷口处的喷出物为等离子体和气体混合物, 从而要求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极间的空腔尽量大且水在发生器内停留时间足够长以便从电源处获得足够多的能量, 但水电阻值变小, 不容易起弧放电. 通过4种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制作、试验以及试验结果的对比, 建立了等离子体发生器模型并制作了等离子体发生器.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发生器阴极电位浮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时阴极电位浮动的原因及其危害,采用光导纤维传输模块测量放电电压。等离子体发生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发生器阴极电位浮动可达800V。这种电位浮动主要是由连接阴极和高压地的通流回路的等效串联电感引起。等离子体发生器阴极浮动电位导致等离子体发生器阴阳两极间电压测量通道地电位与测量系统中其他测量通道的地电位不等,主放电回路的高电压对测量系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文中采用光导纤维传输模块隔离阴极电位,消除了阴极电位浮动对测量通道安全的威胁,使测量系统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射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等离子体产生技术,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射流对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结构设计入手,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射流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思想,分析了不同构型射流源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了目前实际应用中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射流源特性提升所面临的挑战,并简要讨论了产生较大体积均匀稳定的氦和氩等离子体射流的发生器设计原则和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自然环境压力条件下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脉冲放电特性.利用动态分压器和罗果夫斯基线圈型电流传感器测试了脉冲放电过程中消融毛细管等离子体的负载电压和放电电流.实验发现:在放电回路中使用钳位二极管可以有效地调整脉冲放电状态,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稳定性;调整放电回路的参数值也实现了回路的过阻尼放电,达到使用二极管整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高压静电分选效率,须对排针型电极放电特性进行探究。采用自制排针-辊式高压放电装置,通过改变电晕电压、排针与辊面间距、排针与辊面夹角及排针数,测试了各因素对放电电流的影响,分析了1/4辊面电流的分布特性。在MATLAB平台上,利用电磁场理论,实现了对排针型电极的空间电场分布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其他条件一定,单排针与辊面间距越小,放电电流越大。排针-辊间距为80、100、120 mm时,辊面分电流极大值分别为6.78、5.3、3.34μA。2采用双排针结构,有效放电区域增大,辊面分电流有两个极大值,电晕电压23 k V时,双排针和单排针总电流相等,24~33 k V时,双排针总电流大于单排针。3采用三排针结构,辊面分电流有三个极大值。两侧两排针对中间一排针有排斥作用,三排针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45°、60°和15°、45°、75°时,两侧电流极大值约为中间电流极大值的3倍和4倍。实验结果与仿真模拟一致,印证了辊面电流分布特性,为排针-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无声放电作用下碳烟氧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生成的碳烟污染物,通过对燃烧产物施加无声放电场作用而产生OH等含氧自由基,实验考察低温下碳烟的再燃烧去除效果,设计制作了环缝式无声放电反应器和高频电源。  相似文献   

17.
电爆炸过程导体放电电阻的一种计算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爆炸过程是电热炮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将电爆炸过程分为5个阶段加以讨论,同时应用了等离子体电导率的计算模型以及脉冲功率源放电回路模型,最终建立了可以应用于等离子体发生器数值模拟的电爆炸过程导体放电电阻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子发生器控制台在高压放电环境下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在控制台中移植容错能力和可靠性都很高的工业标准通信协议——MODBUS协议,实现了控制台在高压放电环境下数据的可靠传输,可稳定、快速地控制中子发生器.实验结果表明,嵌入MODBUS协议的中子发生器控制台在110kV高压强烈干扰下,能够连续准确收发数据,确保中子发生器更加精确、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了一种三电极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结构设计,通过引入浮动电极,降低了非热电弧放电的点火电压,获得了稳态的非热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三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气体温度在2.0×103~3.0×103 K之间;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等离子体工作气体流量的增加,存在非热电弧放电、非热电弧-介质阻挡混合放电和表面介质阻挡放电3种不同的放电模式;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电源的输入功率将有利于使放电保持在非热电弧放电模式下。三电极结构的非热电弧发生器有助于实际应用中在较低的外加电压下产生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并在较大的气体流量下维持非热电弧等离子体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0.
高压电晕电场放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于转基因的电晕电场在放电中针尖间距和针-板间距的变化对放电电流、放电输出功率和输出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多针-板与单针-板电晕放电的伏安特性.实验表明:针尖间距越大,电晕电流越大,当针尖间距大于20 mm时,电晕放电输出功率增长趋缓;当针尖间距为20 mm时,电晕放电可稳定输出较高的功率.针-板间距越小,电晕电流越大,当针-板间距为25 mm时,电晕放电输出功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