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为提升传统的冷水机组传感器偏差故障诊断方法的特征提取效果及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Inception模块和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Inception-LSTM-Attention)的冷水机组传感器偏差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Inception模块从冷水机组传感器时序数据中提取多尺度的实时特征,并利用LSTM学习传感器时序数据中存在的时间相关关系;通过在LSTM中融合注意力机制来保证其最终的输出综合了各个时间节点的输出,提升重要信息的影响程度,最大化保留时序数据的全局信息。同时,设计跳跃连接支路缓解网络中存在的梯度消失问题。最后,使用冷水机组实验平台的传感器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压力类、温度类各传感器的偏差故障诊断平均准确率均在94%以上;对于各传感器中较小偏差故障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均在87.6%以上;与主成分分析、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以及Inception-LSTM这4种方法相比,Inception-LSTM-Attention模型的传感器偏差故障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冷水机组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软阈值时序卷积网络的编码-解码器重构模型(ST-TCN),并建立基于该模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时序卷积网络(TCN)充分挖掘冷水机组传感器的时间相关性、热力学物理量间的数据相关性以及动态响应差异性特征。在TCN的残差块中引入软阈值自适应模块剔除冗余信息,降低噪声干扰。依托ST-TCN模型“端到端”的网络结构优势,将绝对重构残差向量与故障阈值向量进行比较,直接定位故障传感器。在实际压缩式冷水机组平台上采集传感器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软阈值自适应模块能有效地增强网络模型的重构能力,从而提高故障传感器的诊断性能。以压缩机吸气温度传感器T1为例,ST-TCN的平均偏差故障识别率比改进前提升了45.9%;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所提的最新框架获得了较高的偏差故障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取丰富的图像特征,提出了一种并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核心支路采用改进级联编解码器模块,在传统编码器路径中引入通道注意机制和塔式空洞卷积模块提取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在模块间引入跳跃连接,以保留图像细节.并行支路采用基于塔式空洞卷积模块的改进递归残差组,在提取充足空间细节信息的同时能够将特征传递到网络深处,保存图像的精细纹理.最后在GoPro数据集和Kohler数据集上评估模型的性能.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在主客观评价上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磁共振的数据采集效率,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该网络模型由二扩张卷积和三扩张卷积特征融合块组成,采用扩张卷积以较少的参数扩大网络的感受野。在特征融合块中将几个扩张卷积残差模块组合在一起,并通过跳跃连接直接传输每个局部残差分支模块上的特征。使用特征融合块融合局部残差特征来产生更丰富的特征表示,同时引入局部残差学习来提取更多的图片细节。通过多组不同加速倍率下的重建实验并与其他文献中提到的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重建出的磁共振图像具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可以有效减轻对病人的辐射剂量。但是成像后的低剂量CT图像中含有明显的噪声和条形 伪影,影响医师的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CNN的去噪网络,该网络是一种改进的编 解码网络架构,其编码端的每一层由卷积模块与Transformer模块融合而成,用来提取每一层的局 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同时引入融合模块用来有效地融合提取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并把融合后 的特征通过跳跃连接融入解码端对应的层,解码端的每一层通过卷积模块提取有效特征进而重建 去噪后的图像。在真实数据集Mayo上的实验结果说明所提出的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噪声,还能 够保持图像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针对冷水机组传感器偏差故障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递归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融合网络模型(CNN-GRU)的冷水机组传感器偏差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GRU记忆冷水机组因每个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不同造成的其每个传感器不同的时间相关性,克服了CNN在冷水机组传感器偏差故障诊断中仅能提取时间序列实时特征的缺点.首先采用CNN自动提取传感器时间序列的实时特征,然后利用具有长短期记忆能力的GRU实现对冷水机组传感器不同时间相关性的记忆,从而充分利用时间序列中的特征信息对数据进行表征建模,进而有效提升了冷水机组传感器偏差故障识别率.将该方法与CNN、主成分分析和自动编码器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类和压力类传感器的偏差故障识别率分别在85%以上和90%以上;验证样本得到了83%以上的偏差故障识别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泛化能力良好;该方法对于同一传感器、故障大小互为相反数的偏差故障的故障识别率均具有良好的对称性;该方法的偏差故障识别率高于其他方法,尤其对于很小的偏差故障的识别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操作只能捕获局部信息,而Transformer能保留更多的空间信息且能建立图像的长距离连接.在视觉领域的应用中,Transformer缺乏灵活的图像尺寸及特征尺度适应能力,通过利用层级式网络增强不同尺度建模的灵活性,且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丰富特征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win Transformer人脸模型——Swin Face模型.Swin Face以Swin Transformer为骨干网络,引入多层次特征融合模块,增强了模型对人脸的特征表达能力,并使用联合损失函数优化策略设计人脸识别分类器,实现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人脸识别方法相比,Swin Face模型通过使用分级特征融合网络,在LFW、CALFW、AgeDB-30、CFP数据集上均取得最优的效果,验证了此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视杯和视盘的垂直直径比是青光眼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杯盘比,针对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视盘和视杯分割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后的端到端的U型卷积神经网络框架,采用Resnet 34作为新的编码部分,并在每一个编码层的末端引入金字塔切分注意力PSA模块以提取更多的有效特征信息。同时使用1×1卷积代替3×3卷积来简化解码结构,并且使用一个3×3卷积与一个通过跳跃连接的1×1卷积结构取代跳跃连接。该网络模型在内部数据集上完成训练后,在DRISHTI-GS数据集进行测试,对视盘和视杯的分割结果在Dice和IOU上分别表现为97.61%和95.32%,92.91%和86.75%,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诊断滚动轴承故障时,不同工况下的数据特征分布差异会导致模型诊断性能严重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域适应与分类器差异的滚动轴承跨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带标记的源域样本和无标记的目标域样本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通过2个全连接分类器进行故障分类;最后通过分步优化分类损失、域最大平均差异损失和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染色体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U-Net网络的染色体图像分割方法.以残差网络和U-Net网络为基础简化深层网络的训练,利用丰富的跳跃连接促进信息传播;通过将U-Net网络底层的卷积层替换成不同尺度的空洞卷积,保持特征空间分辨率不变的同时扩大特征感受野,实现多尺度感受野提取图像特征的同时减少特性信息的丢失;压缩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离心鼓风机故障识别过程中单一传感器信号故障信息有限,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处理多源高维数据时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和自适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DCNN)的离心鼓风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相关性方差贡献率法实现离心鼓风机多源同类信息的数据层融合,建立多源信息融合框架;然后,利用ADCNN自适应地提取各异类信息的特征并完成特征融合,建立融合多源信息的ADCNN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离心鼓风机转子故障诊断上,并与传统的融合模式以及C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诊断精度与鲁棒性上均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化学化工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安全监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现场检测数据和经压缩后的图片,实现了实验室安全远程无线监测与监视的功能. 由于监测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模块能耗较高,长期运行容易发生故障,其故障检测方式也较为复杂. 为了在线检测无线通信模块的故障和识别其类型,以确保无线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了无线通信模块的电流特性,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可实现对无线通信模块在不同状态下的故障进行诊断. 实验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相比,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模块故障诊断方法训练耗时短、收敛快、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小、诊断正确率高,能够在线检测无线通信模块的多种类型故障,明显提高了无线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源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多源信息融合与故障诊断的关系,指出多源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从融合结构和融合算法的角度对多源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分别说明其诊断原理与研究现状;指出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按融合结构可分为层次结构信息、多级信息和组合神经网络的融合故障诊断,按融合算法分为基于贝叶斯理论、DS证据理论、模糊集理论、粗糙集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融合故障诊断。最后展望了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复杂网络同步态的概念,以传感器量测数据为节点,定义了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传感器网络,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传感器网络的动力学机制,给出了传感器网络同步态的数学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实际的物理含义。理论推导表明,同步态从全局角度评价传感器网络的健康程度,以量测数据距离关联性定义复杂网络的耦合矩阵A=(aij)N×N,并以该耦合矩阵零特征值对应的左特征向量(ξ1,ξ2,...,ξN)来刻画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局部细节信息,进而衍生出基于传感器网络同步态的节点故障诊断算法,实现传感器网络的故障诊断。实验仿真了由100个传感器组成的复杂网络,采集了在稳定运动60s期间的的量测数据,每个量测数据长度为5 000,其中有3个传感器处于间歇增益故障状态,以此来验证基于传感器网络同步态的节点故障诊断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跟踪整个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测每个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故障,而且可以利用传感器网络节点故障之间的相关性有效地识别出传感器量测数据的异常是由外界量测对象的改变还是由传感器本身故障引起的。该算法为全局评估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状态和监测网络节点的局部故障提供了一个新颖可行的研究思路,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节点通常被随机布撒于环境恶劣甚至无人能及的区域,容易发生各类故障.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了基于K-Means算法和粗糙集神经网络的节点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K-Means算法离散化数据连续属性值;然后,通过粗糙集互信息法对数据属性进行约简,以提高诊断效率;最后,建立三层的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通过蛙跳算法对权值优化得到最终的故障诊断模型.仿真实验证明文中方法能实现传感器节点故障诊断,且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故障诊断精度和较少的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16.
基于融合理论的网络在线智能故障诊断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杂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问题,依据认知科学和信息融合理论,基于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在线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它采用定性与定量、局部与综合诊断相结合的诊断策略,即首先进行快速定性诊断,一旦系统异常,立即启动集成神经网络组对来自设备多侧面的故障特征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分类,并由专家系统模块对神经网络组的推理过程进行定性解释,最后以D S证据推理模块在全局融合中心实现对各子网络的会诊,提高了诊断的精度和可靠性·作者所开发的丰满水电数字仿真系统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把传感器硬件冗余技术,BP网络以及串闻联Elman递归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一 各新方法用于构造具有传感器故障检测,分离且具有冗余能力的智能传感器系统,这可以减少硬件冗余技术中使用传感器的个数,消除硬件冗余技术中对冗余传感器应具有相同参数特性的要求,同时可以提高系统预报的准确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对非平稳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先验故障信息利用不充分和故障样本不完备,导致诊断精度不高甚至无法诊断的问题,充分发掘轴承故障位置和损伤程度与振动数据特征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一种考虑滚动轴承故障位置与损伤程度的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振动信号矩阵化,构建二维灰度图像数据集,然后...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故障电弧的物理特性复杂, 且电路中存在与故障电弧波形相似的负载, 因此传统 检测故障电弧的方法误判率较高. 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用于提高故障电弧的检测精度. 该算法包括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和神经网络融合算法, 实现了对温度传感器、声音传 感器和弧光强度传感器所获取的传感信号的数据融合. 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克服了单个传感 器的不确定性, 实现了同质传感器中故障电弧特征的提取, 为神经网络融合算法提供了精确的测试样本数据; 神经网络融合算法可自行调整各类异质传感器的权重, 使故障电弧的辨识率更高.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有效提取故障电弧的特征, 辨识精度超过98%, 实现了高精度的故障电弧检测.  相似文献   

20.
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故障诊断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模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卡尔曼滤波法、多重假设检验等方法;也介绍了不基于数学模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表决法、神经网络法等,并对模型法和神经网络两类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还分析了现有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