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固体DZ-1的合成方法,初步研究了季铵盐作为单组分缓蚀剂对碳钢在盐酸酸洗液中的缓蚀性能,讨论了缓蚀剂浓度、酸液浓度、温度和Fe3+浓度等因素对缓蚀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季铵盐固体DZ-1具有合成方法简单、不燃不爆、用量低、缓蚀性能好的优点,可直接用作温度低于70℃、浓度小于10%的盐酸酸洗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丙烯磺酸钠(SAS)/异丙烯膦酸(IPPA)/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共聚物对碳酸钙垢、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分散氧化铁性能与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此共聚物不仅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阻垢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增强酸化缓蚀剂在高温深井中的缓蚀效果,本实验以氯甲基萘为季铵化中间体,与双曼尼希碱反应,合成得到一种双曼尼希碱季铵盐,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优选复配分散剂和增效剂得到高温酸化缓蚀剂SJ-1,使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评价其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酸化缓蚀剂SJ-1在180℃下,加量仅为3%时,就能使N80钢片在20%盐酸和土酸中的腐蚀速率分别达到70.15 g/(m2·h)和65.32 g/(m2·h),均小于SY/T 5405—2019中的一级指标;高温酸化缓蚀剂SJ-1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控制型缓蚀剂;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以氯甲基萘为中间体合成的双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性能优于以氯化苄为中间体合成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可适用于多种酸、多种金属材料的化学清洗缓蚀剂 ,研究了缓蚀剂添加量、酸浸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田酸化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导致注水过程中注水压力上升较快、欠注严重的问题,开展了酸化降压增注的应用研究,并优选出了一种水井降压增注的酸液体系.首先根据地层特征对酸液的要求和岩心溶蚀实验选出有机缓速酸和盐酸作为主体液,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优选了防水锁剂、黏土稳定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等酸液添加剂及其体积分数,从而确定该酸液配方为"8%HCl+8%有机缓速酸+1%H3BF4+2%聚合醇+(1%~2%)缓蚀剂HSJ-1+(0.5%~1%)黏土稳定剂QJ-Ⅱ+2%EDTA".通过酸化流动模拟实验对该酸液体系进行了评价并与土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酸液体系具有很好的缓速性能,能够达到深部酸化的目的.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注水压力从16 MPa降到6.0~9.8 MPa,日注水量从2~8 m3达到40 m3.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胺类和卤代烷反应 ,合成出在盐水及泥浆介质中具有较好缓蚀效果的缓蚀剂 HZ- 1 .分别从溶剂、反应物配比、浓度、p H值等影响因素对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 .在这些影响因素中 ,反应物配比的影响最大 ,通过实验确定了 HZ- 1的最佳合成条件和合理的基团结构 .该缓蚀剂对泥浆的流变性影响小 ,克服了目前胺类缓蚀剂在泥浆体系使用中使泥浆粘度增稠及流变性变差、失水增大的缺点 .实验仅对缓蚀剂单独存在时的缓蚀效果进行研究 ,并未考查其它添加剂 (如除氧剂 )存在时的影响 .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在泥浆中当其质量分数为 0 .0 4 %时 ,缓蚀速度为 0 .0 6mm/ a  相似文献   

7.
泥浆缓蚀剂HZ—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胺类和卤代烷反应,合成出在盐水及泥浆介质中具有较好缓蚀效果的缓蚀剂HZ-1。分别从溶剂、反应物配比、浓度、pH值等影响因素对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反应物配比的影响最大,通过实验确定了HZ-1的最佳合成条件和合理的基团结构。该缓蚀剂对泥浆的流变性影响小,克服了目前胺类缓蚀剂在泥浆体系使用中使泥浆粘度增稠及流变性变差、失水增大的缺点。实验仅对缓蚀剂单独存在时的缓蚀效果进行研究,并未考查其它添加剂(如除氧剂)存在时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在泥浆中当其质量分数为0.01%时,缓蚀速度为0.06mm/a。  相似文献   

8.
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3种喹诺酮类药品对不同浓度、温度的盐酸、土酸溶液中N80钢的缓蚀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喹诺酮类药品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在盐酸(土酸)介质中对N80钢的缓蚀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5.93%(84.41%)、85.21%(83.53%)、83.73%(81.70%),其中环丙沙星缓蚀效果最好,三者均为阳极抑制及物理吸附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在添加了喹诺酮类药物缓蚀剂的酸化介质中,3种钢的耐蚀性依次为J55>L80>N80;3种喹诺酮类药物缓蚀剂在酸化介质中缓蚀效率依次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9.
新型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取代基咪唑啉化合物IM ,经复配后得到新型咪唑啉缓蚀剂IMC。用电化学和失重法测试了缓蚀剂IMC在强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在多种腐蚀介质中的缓蚀效果测试结果表明 ,该缓蚀剂可适用于酸性腐蚀介质 ,并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 ,其缓蚀率在 92 %~ 98%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合成温度低、污染小的醛酮胺缓蚀剂的合成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醛酮胺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5%,在质量分数20%以下的HCl中,当使用温度低于90℃时,对P110钢材的缓蚀率可高达99%以上。电化学分析表明,该缓蚀剂为抑制阴极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通过在P110碳钢表面产生吸附膜而起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加量的增大,吸附膜越厚,极化电阻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咪唑类及咪唑啉类缓蚀剂具有低毒性,用量少,缓蚀效率高的特性。文章合成的缓蚀剂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产率高,在所施用的腐蚀体系中用量少缓蚀效率高,达到所需缓蚀效率时,铜电极在含有该缓蚀剂的溶液中缓蚀剂的用量远少于其他缓蚀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以椰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制备了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研究了该缓蚀剂的制备工艺、分子结构与在锅炉水系统的缓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比例是合成产率的关键因素,烷基咪唑啉衍生物在锅炉水中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80%以上,缓蚀剂强烈地抑制了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对阴极去极化过程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认为是碳钢的以阳极为主的混合性缓蚀剂。该缓蚀剂抑制腐蚀的原因是在碳钢表面缓蚀剂吸附成膜,有效阻挡了钢表面与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溴化1,6-二(α-十四烷基吡啶)己烷(代号:BTP),其化学结构通过1HNMR,13C NMR和MS证实.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Tafel),交流阻抗法(EIS)测试了BTP在30℃,5M盐酸中对A3钢的缓2蚀性能.结果表明BTP对A3钢是一种良好的酸缓蚀剂;当浓度达到75mg/L时,缓蚀率达到98%;Tafel极化结果表明BTP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Ga0ds=-21.26 kJ mol-1表明BTP在A3钢上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符合Langmuir吸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两种类型的阴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这种活性剂配制了P—NPC型酸/油微乳体系.基于降低构成微乳所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原则,优选了酸/油微乳的配方.将该微乳、盐酸、Heofner酸/油微乳以及Phillips稠化酸在常压下与大理石的反应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NPC体系的酸化速率最小,缓速效果也最好.实验证明,Ca ~(2+)的存在降低了微乳的缓速效果.硫酸铜和丁炔二醇复配作酸缓蚀添加剂能有效地抑制酸对金属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借助静态腐蚀失重法确定了硫氰酸钾/硫脲缓蚀剂的最佳配方,并分别研究了该配方在5%硫酸、5%硝酸及5%盐酸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5%硫酸溶液中,使用硫氰酸钾:硫脲为7:3的质量比配方,缓蚀剂为0.2%时对45碳钢的缓蚀达到最大,缓蚀率为82.3%;在5%硝酸溶液中,使用硫氰酸钾:硫脲为4:6的质量比配方,缓蚀剂的加入量为0.1%时对45碳钢的缓蚀率可达到99%以上;在5%盐酸中,只需加入0.2%的复合缓蚀剂(硫氰酸钾:硫脲=4:6),对45碳钢的缓蚀率可以达到76%。Tafel极化曲线表明硫氰酸钾/硫脲复合物的加入可以明显地降低45碳钢在3种酸溶液中的腐蚀电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L9(34)的正交试验方案,研究单体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低分子量丙烯酸聚合物的影响,用端基滴定法计算出样品分子相对质量.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30%、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为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5 h时,可合成分子相对质量为1 020.41的丙烯酸聚合物.用该样品配制出的缓蚀剂在50 g/L NaCl溶液中对A3碳钢有一定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耐高温酸化缓蚀剂GC-203L的开发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喹啉季铵盐和曼尼希碱季铵盐复配物作为缓蚀剂母体,通过复配增效剂,制备出了耐高温酸化缓性剂GC-203L。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不同加量以及不同酸液类型及酸液浓度下GC-203L的动态腐蚀速率,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GC-203L在20%盐酸、土酸中,150℃下钢片的动态腐蚀速率分别为3.2g/(m2·h)、45.3 g/(m2·h),耐温可达180℃,具有良好的缓性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设备腐蚀现象严重,直接威胁到化工设备的安全问题,开发新型缓蚀剂Anti-C。通过动态失重实验对比传统缓蚀剂与Anti-C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发现Anti-C缓蚀剂能够使腐蚀速率降低66%。实验对比发现,Anti-C缓蚀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mg/L,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上升,Anti-C缓蚀剂的效果逐渐变差,但是变差的趋势变缓。实际应用中,Anti-C缓蚀化工设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保护化工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9.
模拟延长气田现场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动态挂片法对3种市售常用缓蚀剂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其不足,室内自主合成并筛选得到适用延长气田的一种水溶性缓蚀剂和一种油溶性缓蚀剂,研究其缓蚀性能和作用机理,并采用2种不同的缓蚀剂加注工艺进行缓蚀剂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性缓蚀剂MZL-1402和油溶性缓蚀剂MZY-C性能最佳,加量为100 mg/L时缓蚀率均超过90%;在现场试验过程中,2种缓蚀剂都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有机磷缓蚀剂1,1-双(二苯膦基)甲烷(DPPM),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DP-PM在1.0 mol·L-1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并考察了DPPM浓度、HCl浓度、试验温度和缓蚀液放置时间对DPPM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PPM为混合型缓蚀剂,在30℃时,DPPM浓度为80 mg·L-1的1 mol·L-1HCl溶液中,缓蚀剂DPPM对Q235钢的缓蚀率达到了97.43%。DPPM的缓蚀率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而降低,同样随体系酸度增大而降低,但随时间的延长,其缓蚀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