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太阳中心的核反应对太阳中微子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 ,也是当前太阳振动测量中最为困难的问题 .通过对p pI核反应链中密度的时间变化研究发现 ,在从 0 0 90 2R⊙ 到0 1 5 0 7R⊙ 的中心区域内 ,3 He的粒子数密度恰好以 5min左右的周期随时间振荡 .这类振荡可以引起太阳核能产生的周期变化 ,从而改变了太阳中微子的产生率 .  相似文献   

2.
太阳中心^8B中微子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8B中微子产生过程中存在时间振荡的动力学判据Homestake实验记录的太阳中微子流具有时间周期性,而Super-Kamiokande实验观测的太阳中微子流基本上是恒定的,这一矛盾的合理解释可能是太阳中心中微子的产生率具有长的时间振周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8 B中微子产生过程中存在时间振荡的动力学判据. Hom estake 实验记录的太阳中微子流具有时间周期性,而 Super Kam iokande 实验观测的太阳中微子流基本上是恒定的.这一矛盾的合理解释可能是太阳中心中微子的产生率具有长的时间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4.
对流、核反应和太阳内部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恒星内部对流与核反应耦合的一个动力学模型.借助标准太阳模型,证明了在太阳中心的核反应中,3He的粒子数密度产生和消灭过程均呈振荡状态.在能量产生的峰值区域内,3He的振荡周期大约为5min,代表着总能量产生的振荡特征.太阳内部的这一特性预期可以说明观察到的中微子流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5.
用非平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的重力场对其内部核反应扩散系统的影响,得到了从太阳中心到0.38太阳半径的核反应区域内,重力场的非均匀性将导致核反应扩散系统的非稳定性,失稳后所产生的新状态具有时间振荡特性,这种性质可以改变太阳中微子的产生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太阳重力场对核反应扩散系统稳定性及中微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的重力场通过与太阳内部的扩散和对流过程相耦合影响核反应扩散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在太阳中心0~0.38 R ⊙的核反应区内,重力场的非均匀性(△·g)将导致3He核反应扩散系统的非稳定性,失稳后的新状态具有振荡特性.3He的这种性质可以改变7Be和8B太阳中微子的产生率.  相似文献   

7.
给出恒星内部对流与核反应耦合的一个动力学模型,借助标准太阳模型,证明了在太阳中心的核反应中,^3He的粒子数密度产生和消灭过程均呈振荡状态,在能量产生的峰值区域内,^3He的振荡周期大约为5min,代表着总能量产生的振荡特征,太阳内部的这一特性预期可以说明观察到的中微子流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8.
用非平衡态动力学方法 ,研究了太阳的重力场对其内部核反应扩散系统的影响 ,得到了从太阳中心到 0 38太阳半径的核反应区域内 ,重力场的非均匀性将导致核反应扩散系统的非稳定性 ,失稳后所产生的新状态具有时间振荡特性 ,这种性质可以改变太阳中微子的产生率  相似文献   

9.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的,对大气中微子流和太阳中微子流的测量提供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证明中微子非简并的质量和混合.研究了Hung模型,并计算了muon衰变的振幅.  相似文献   

10.
采用Ploton改良的AgNOR技术,对98例急性白血病和20例正常人AgNOR迸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AgNOR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为4.68±0.98/核,正常人1.36±0.24/核),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升(p<0.01).从急性白血病各亚型AgNOR检测结果排列顺序看,M7最高(AgNOR7.82±0.28/核),M3最低(AgNOR3.52±1.07/核).AgNOR的检测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分型、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系统x+RF'(x)x+1LF(x)=Ae(t)F(x)=∑ni=0a2i+1x2i+1出现的概周期振荡现象,结合运用Liapunav函数,获得了系统产生概周期振荡的先兆性条件,为避免系统产生概周期振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检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46例,其红细胞MCV79.03±7.09fl,RDW-cv0.174±0.013,MCV下降,RDW变宽,且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5.71和4.91,p均<0.001).而非缺铁性贫血118例,就不具有这一变化.缺铁性贫血MCV和RDW变化与小儿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84及0.32,p均>0.05).这一变化特征,在鉴别缺铁与非缺铁性贫血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讨论Duffing方程d^2x/dt^2+g(x)=p(t),此处g(0)=0,g∈C(R),p∈C(R),p(t)=p(t+2π),存在常数K>0,|g'(x)|<K对x∈R,及存在A0>0,M0>0,x^-1g(x)>A0当|x|>M0下,给出了此类方程2π周期解存在的某些充分条件,扩展了已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BrO3--Mn2+-H2SO4-丙酮体系的振荡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与-BrO3--Mn2+-H2SO4-丙酮组成振荡反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振荡反应。结果表明:反应有诱导期,体系电导(L)不随时间(t)变化;振荡周期,L随t发生周期变化,溶液颜色在粉红色与无色之间交替变化,有典型的振荡波型。诱导期及振荡周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4.275kJ/mol和98.153kJ/mol。体系振荡反应物浓度范围[葡萄糖]0.01~0.02mol/L,[BrO3-]0.03~0.045mol/L,[Mn2+]0.06~0.08mol/L,[丙酮]0.27~0.30mol/L,[H2SO4]0.8~1.2mol/L。振荡反应有Br2产生,Br2准一级消耗速率常数kBr2=1.6×10-5S-。对温度、反应物浓度、丙酮、Mn2+、Cl-、底物对振荡反应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令0〈p≤1〈q〈∞,α=n(1/p-1/q)证明了振荡奇异积分算子是从HK^αq(R^n)到K^α,pq(R^n)的有界算子,只要p,q满足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戴维斯成功搜索到太阳中微子,但所得的数量只有标准太阳模型理论所预言的一半左右,由于弱电统一理论一直认为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这构成太阳中微子佯谬.然而,超级神冈探测器的实验显示:中微子的确发生了振荡,中微子拥有不为零质量,后续的Sudbury实验终于解决了中微子佯谬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弱电理论的质疑,思考其粒子物理学以及天体物理学意义,从而客观上支持了逻辑自洽的实证论.  相似文献   

17.
太阳中心^3He的密度增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太阳中心3He 反应扩散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结果表明,太阳中心3He的密度通过反应扩散对流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被增强,从而可抑制7Be 和8B太阳中微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对回归模型y=β0+βlxl+...+βlxt,把Cp统计量推广到q≥1的情况,得到Cp=(2p-t-1)q+(n-t-q-2)tr〔(RSS)^-1(RSSx-RSS)〕,并讨论了Cp的若干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重力 温度梯度效应影响下的恒星核反应扩散系统中的涨落,分析了在核反应进行过程中与粒子数密度相关的振荡现象.分析得出:恒星内部存在粒子数密度的振荡现象和一系列涨落波在空间传播,重力 温度梯度效应是驱动振荡的主要原因,这类振荡可以引起恒星核能的产生出现周期性的时间变化.对p—p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具体分析表明,由于3He的振荡性质,8B和7Be中微子流的产生将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微子振荡现象是当前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确认了中微子具有微小的质量,这也成为探索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重要途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研究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的地下实验,其利用远近点全同探测器对反应堆中微子事例率及能谱进行相对测量,以降低探测器关联误差及反应堆中微子流强预期误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2018年使用1958天的数据公布了中微子振荡参数sin~22θ_(13)与|?m_(32)~2|的最新结果,其中sin~22θ_(13)参数为目前最高的测量精度,达到了3.4%,|?m_(32)~2|的精度为2.8%,其与MINOS, NoνA及T2K等基于加速器中微子的实验测量精度相当.θ_(13)的精确测量将有利于下一代中微子实验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以及测量CP破坏相角等未知的中微子振荡参数,其中包括了我国正在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它的主要科学目标是通过在中等基线下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来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探测器可以实现3%的超高能量分辨率和小于1%的能标误差,从而在6年的取数时间内以3–4σ的置信度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此外江门中微子实验也将精确测量中微子振荡参数,同时将在超新星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地球中微子、核子衰变等物理研究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