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的细胞,有"万能细胞"之称。但一直以来,如何将普通体细胞高效逆转为干细胞始终是一个科学难题。在实验室里,裴端卿和他的团队向世界证明,他们发现了普通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的"开关"……中国人自古就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石猴渡海求艺的唯一目的就是求"能得长生否"。从大秦帝国派出300名童男童女东渡大海寻求长生不老之方开始,到之后的历代王朝大兴炼丹房修炼长生不老神丹,都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但似乎距离"能得长生否"却越来越远了。2013年,一支法国纪录片拍摄团队专程来到广州。他们希望在那里证实一个传言,即中国人是否真的在尿液里找到了"长生不老"的奥秘。在广州  相似文献   

2.
将来,人类要寻找第二个、第三个"地球"……需要成倍地延长人的寿命,需要让宇航员长生不老(并非永生不死)才够到达(较差的方法是在飞船上冬眠、生育)太阳系外较远的行星.可是都知道:"世界上从未有过长生不老的生物个体--绝对不可能有,因为长生不老违背自然规律,所以它和永动机一样,两者都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相似文献   

3.
正"太岁"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和丰富的药用价值.传说太岁运行到哪,相应的方位下会出现一块肉状物,即太岁星的化身.在此处动土,会惊动太岁,因而有"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禁忌传言.同时,《宣室志》[1]中记载了服用"太岁"后人体能够焕发生机,发挥神奇的疗效,使得后世之人争相追寻长生不老之药——"太岁".自1992年.陕西周至县农民在渭河边上发现了出土的"太岁"疑似物后,近年来"太岁"出土报道较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各家之言也纷纷涌现,但有关"太岁  相似文献   

4.
<正>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如果我们没有病痛、衰老的折磨,那么或许就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如果我们能够像传说中的彭祖那般不老,那么就能陪伴子孙后代一同成长。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人类终究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面对这一残酷的真相,普通人往往更愿意相信长生不老只是个传说。而科学家似乎更倾向于对所谓"不老之泉"的追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都有人在不断探索。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大约有7000多个功能健全的细胞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的裴端卿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细胞中,有一些可  相似文献   

5.
人类早就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短暂,因此对长生不老之术的追求也由来已久.秦始皇遣徐福等人东渡扶桑寻找长生不老药,促使炼丹道士横空出世,并导致炼丹文化兴起,我国古代化学也因此得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位81岁的百万富翁,怀着长生不老的梦想,投巨资创立了一项革命性的抗衰老研究工程,该工程的研究成果——揭示人体衰老的奥秘,进而控制其衰老进程——被誉为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长生不老可谓是人类的千古梦想,不要说古代曾有无数方士为此终身炼丹制药,甚至连近代科学大师牛顿也曾为求得不老之药而一度迷恋过炼金术。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已逐渐使人明白,每个生  相似文献   

7.
<正>"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这首温情的歌曲道出了人们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青春无限的追忆。衰老死亡是自然规律,人类都无法逃避最终死亡的命运。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面对这一现实,他们更愿意相信神话故事中长生不老的说法。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能找寻到一种长生不老药,秦始皇甚至专门派人寻遍天下。而普通人似乎更倾向于对所谓"青春之泉"的追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都有人在不断探索。历经数千年,科学家们终于窥得其中的一些奥秘。原来,衰老是  相似文献   

8.
超级寿星     
正动物界的超级寿星,或许能提供有助人类长生不老的线索灯塔水母寿命长得未知灯塔水母可能是海洋中真正的寿星。它们不仅不会濒死,而且越来越年轻,直到重新开始生命周期。它们的诀窍也许是能把一种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细胞的能力。有时候,人类干细胞也有这样的能力。海洋圆蛤寿命500年这种巴掌大的圆蛤竟然能活500年,甚至更久。一些科学家相信,这种圆蛤的长寿之谜在于它能保护自己的蛋白质不受损害。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种机制,  相似文献   

9.
延缓衰老、增长寿命,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愿望.人们幻想可以像神仙那样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可谁也不能逃脱严酷的死亡规律.任何一种生物的寿命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宇航博物馆的宇宙飞船展览厅有一幅宣传画.上面有32个方格,每个方格有4个宇宙飞船,你能看出其中哪两个格子里的4个宇宙飞船是一样的吗?  相似文献   

11.
指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大约是中国或是世界抗衰老“第一人”,或者说是“先驱”吧,可惜他最终还是带着他的理想去了阎罗殿,那时马克恩还没诞生,上帝离咸阳也太远。不过他寻求长生不老的思想却代代相传了下来,贵为“天子”者都想万岁,芸芸众生也都想多活几年;老人想返老还童,青年希望青春永驻。抗衰老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据说,这种小水母是不会死的,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可以循环往复的生命。或者说,这种水母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在理论上就会长生不老的生物。到目前为止,这个过程已经重复无数次了。它们能从性成熟后重新回复到水螅型(幼虫阶段)状态。结肠芽苞杆菌由于拥有环状的DNA,所以也可以永生。  相似文献   

13.
活到1000岁     
长生不老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古希腊大立法家梭伦曾经说:人被指定的寿命是70岁.<圣经>中记录的最长寿者是玛士撒拉,据说他活了969年.有科学家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活到1000岁并非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滑水     
水上乐园最刺激的项目——滑水.少年攀上平台,有3条滑道供选择.只有l条能成功抵达右下方的终点,你选择哪一条?  相似文献   

15.
谁都知道,船舶是平浮在水面的,即使潜艇也是平浮在水下的.哪能有直立于水中的船呢?可世界上确确实实有这么一艘奇特的船只,当它工作时是直立于水中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一年,周遭时有同事好友的健康亮起红灯,且正值青壮年,思之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最后都归结到饮食与运动上。记得曾经在2010年第10期《大自然探索》上看到一篇文章章——《少吃、吃素,我们就能长生不老?》,不由得拾起这个话题,谈点个人感受。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写本文时,适逢佳节。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在四川绵阳出了件新鲜事,家住游仙区六里村的101岁的秦洪老人,一天三顿不离酒,旱烟袋随身带,人走到哪就抽到哪.至今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记忆力也不错,不仅能清晰回忆如烟往事,还能背诵出大段古诗词,成为当地闻名的百岁奇人. 此事引起健康研究机构的重视,他们决定对老人的基因、家族史和生活习惯进行检测追踪,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揭开老人长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图中的5张硬纸板.哪一张能折成左上方A图的立体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9.
蚂蚁的故事     
茫茫书海中哪本更适合你?哪本更有价值?这样的好书寻来不易。 专家的感受如能让你借鉴;为你导航,我们将非常欣慰。 刘兵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傅士生导师。由于他对科学大众传播的夫注,近年来常在诸媒体上听到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龟有耳朵。无论是空气中的声音还是水中传过来的声音它都能清楚地听到。不过,龟没有那种像人和兔子那样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耳朵”的耳朵。那么,龟的耳朵在哪里呢? 用耳朵听声音时,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耳朵的哪一部分器官呢?兔子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那个长的部分叫做耳介。但是龟没有耳介。不过,好在尽管耳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