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什考虑偏心距、高厚比和纵向弯曲系数的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根据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提出了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的设计表达式,并就上述公式和中国现行规范公式作了承载力和材料用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和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新的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强度的计算公式.按该公式的计算值不仅与试验结果很接近,其重要的特点是使得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纵向弯曲系数和构件的强度四者之间从理论上形成一个整体,改进并完善了中国现行砖石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刚度B_d及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计算方法。文中所建议的公式物理概念清楚,形式较为简捷,计算也较方便。它使刚度计算与强度设计相联系,受弯、偏心受力构件的刚度计算得到统一。国内145根偏心受力试件的数据验证表明,挠度、偏心距增大系数、强度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文末还给出了强度设计与刚度计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片1/2模型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过程、协同工作性能、破坏形态及承载力,得出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该公式可用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随着偏心距的加大,试件由小偏心受压逐渐变为大偏心受压,其破坏荷载逐渐减小,而延性逐渐加大,符合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规律.密框和砌块间可以很好地协同工作;试件的偏心受压破坏属于材料破坏范畴,不会发生试件平面外纵向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计算中三个理论问题,即:(1)关于混凝土受压区边缘平均应变综合系数ζ;(2)钢筋计算应变ε_g和量测平均应变ε_g曲线的平行性关系;(3)根据这一关系对偏心受压构件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φ计算公式的修正。对在使用荷载下系数ζ可取为常数及其在现行规范TJ10-74中的取值,根据混凝土弯曲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予以证明。文中还指出现行规范刚度公式所据以建立的几项前提和系数取值是协调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偏心受压性能,验证现行规范计算方法的适用性。采用对试件上端施加偏心荷载的方法对36个蒸压粉煤灰实心标准砖和圆形孔KP1型多孔砖砌体偏心受压短柱进行了静力试验,同时利用平截面假定和理想应力应变曲线对偏压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试件在受力破坏全过程中的特征和形态,并经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偏心受压影响系数公式。试验研究表明:随偏心距增大,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逐渐减小,破坏特征逐步由类似轴压破坏转变为大偏压破坏;大部分试件的偏压承载力试验值高于规范计算值;截面的平均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采用的理论分析方法可行,现行规范公式可用于计算该砌体的偏心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采用围套加固法和双侧加固法对不同截面尺寸的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承载力试验.应用ABAQUS软件对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的加载过程进行模拟.将实测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加固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测值、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计算值吻合良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对于加固后大偏心受压构件新增纵向钢筋强度折减系数的选取较为准确,而对于小偏心受压构件的折减系数的选取偏于不安全,建议该折减系数的合理取值为0.8.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钢管轻集料混凝土构件偏心受压状态下的受力性能特征,对长细比为12,28,56等共54根不同偏心率的钢管轻集料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构件的荷载、挠度、应力和应变等特征曲线,研究了构件破坏的过程特征,分析了偏心率对受压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偏心率越大,钢管轻集料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应变发展越快;在破坏时,截面受压区高度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中和轴逐渐向偏心一侧移动;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的承载力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延性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增大;偏心与稳定对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的承载力影响相互独立,其承载力折减系数可以由偏心折减系数乘以稳定系数得到.基于以上分析,给出了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的偏心折减系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徐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徐变对偏心受压构件挠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构造了一个计算在徐变过程中,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挠度的计算公式.应用这个方法计算受徐变影响的构件挠度,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进行了不同偏心率、不同长细比的钢管煤矸石砼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研究,指出了均匀设计的优越性:推导出了计算钢管煤矸石砼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分析了长细比与偏心距对偏心受压构件承裁力的交互影响;推导出了极限状态时偏心受压构件中截面的中性轴、挠度与偏心距和长细比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董震 《河南科学》2019,37(4):581-587
试验通过7根BFRP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力学性能试验,分析破坏形态,测量柱中截面的应变分布、柱中侧向挠度、BFRP纵筋及混凝土的应变.试验结果表明:BFRP筋混凝土偏压柱的破坏特征均为混凝土压碎破坏;正截面应变满足平截面假定;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单侧配筋率的增大而有所增大;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提出了BFRP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相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对圆形截面的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做了理论计算,建立了荷载偏心对承载力影响的折减系数计算方法,为简化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总结了我们近20年来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和裂缝的试验研究成果和相应的计算建议,这里包括了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力构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前者,除短期荷载外,还研究了长期荷载的影响。文中除提供使用荷载作用下的研究和计算资料外,也提出曲率全过程和极限变形的计算。全部试件计约350根。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试件经历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得到的荷载-挠度曲线,研究遭受冻融作用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跨中挠度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参考规范法,将试验得到的开裂弯矩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受冻融影响后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及开裂荷载仍然可以使用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只不过在计算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及混凝土弹性模量应采用冻融循环后对应的实际值,研究内容能为我国寒区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中未列出偏心受压构件刚度和裂缝的计算方法。本文提供24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短柱钢筋应变和部分试件受压混凝土应变全过程以及挠度和曲率的全过程量测资料,此外还提供大偏心受压试件裂缝宽度的量测资料。应变量测表明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少数试件且量测至破坏阶段。验算表明,原先为完成规范中刚度和裂缝计算体系所建议的偏心受压刚度和裂缝计算公式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矩形箍筋约束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试验结果,对箍筋约束效应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考虑这一效应计算偏心受压柱强度和变形的方法。47根试验柱的结果表明,利用该法能较准确地估计约束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最大承载力、极限强度与相应的挠度,能较好地描述试验柱荷载—挠度关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压弯力学性能以及进一步提高设计阶段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在先前的压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发现构件的抗弯刚度随截面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偏心率和长细比是影响构件承载力以及挠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通过对于同一构件改变偏心距的方式,得到构件的荷载—弯矩曲线的有限元结果,将其与试验结果以及规范EC4、CECS159:2004、LRFD99中简化计算公式得到的荷载—弯矩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有限元和规范EC4、规范CECS159:2004的计算结果较为安全准确,而规范LRFD过于保守。再提取大量现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与上述规范中的轴压、纯弯、压弯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提出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较为适用的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得到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纵筋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对梁式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及纤维与钢筋的混杂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使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0%~42%.考虑钢纤维跨越裂缝的传力机理及分布情况提出了钢筋-纤维混凝土梁式构件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ACI 544和CECS 38:2004的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文中建议公式计算的受弯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可用于钢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受弯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蜂窝式偏心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性能,得到蜂窝式偏心受压构件腹板高厚比限值.方法对具有相同开孔率的正六边形孔、圆形孔的两个蜂窝构件进行试验研究,以试验为基础,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将试验结果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利用该模型讨论孔型、翼缘与腹板厚度比、腹板高厚比以及竖向开孔率对于弹性屈曲荷载、临界应力以及极限荷载的影响,提出蜂窝偏心受压构件腹板弹性屈曲临界应力公式以及高厚比限值公式.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偏心受压时,具有相同开孔率的蜂窝构件,六边形孔腹板的局部稳定性好于圆形孔,蜂窝式偏心受压构件腹板弹性屈曲荷载随腹板高厚比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翼缘与腹板厚度比和竖向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结论拟合出蜂窝偏心受压构件腹板的弹性屈曲临界应力公式,以保证腹板在发生强度破坏之前不发生屈曲为设计准则;建立腹板高厚比限值公式,该式反映了腹板高厚比、翼缘与腹板厚度比及竖向开孔率对腹板局部稳定的影响,能准确地反映蜂窝构件的实际工作状况,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中未列出偏心受压构件刚度和裂缝的计算方法。本文提供24根矩形故面钠筋混凝土短柱钢筋应变和部分试件受压混凝土应变全过程以及挠度和曲率的全过程量测资料,此外还提供大偏心受压试件裂缝宽度的量测资料。应变量测表明平均座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少数试件且量测至破坏阶段。验算表明,原先为完成规范中刚度和裂缝计算体系所建议的偏心受压刚度和裂缝计算公式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