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数学多如牛毛,大有越学越多之势,学习负担总减不下来,公认数学“难”,这其中有很大程度是指“繁”与“多”,本便从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读”,多被人视为语文学习的“专利”,很少听到上了一节“数学阅读课”或通过数学阅读使学生学会新知等这样的话题。然而,数学课中的“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也是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读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在阅读中领悟数学内涵,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面向21世纪的“大众数学”与民族数学的关系,探讨“大众数学”所应具有的民族数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陆巍伟 《科技信息》2011,(18):I0278-I027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作为一项数学学科重要的任务提了出来,要用“数学素养”来代替“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990数学是科学的工具,数学更是一种文化,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因此要重视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数学教学”及“数学课堂”等这些概念开始,论及数学课堂是“人”成长的地方。从理论角度来说,数学课堂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数学教学目的而展开的。作者结合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从其“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论述了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具有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在数学中的应用出现两个新名词:“数学实验”和“实验数学”.前反映计算机应用的方法论意义,表示一种新的数学研究方法;后反映实验进入数学,表示数学具有实验性质,在这个意义上把数学称为实验数学,它并非指称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因此,实验数学的出现标志着人们数学观的变革,使得人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全面了.同时通过辩证地认识实验与证明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本质中的经验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的逻辑价值是指逻辑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正确理解和分析逻辑、数学及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关系认识和把握数学逻辑价值的基础,数学与逻辑均为“形式科学”和“工具科学”,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数学教学要“重视逻辑”,但“数学不等同逻辑”。逻辑影响和制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众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语言是国际语言,而数学语言的核心是数学符号,数学概念符号化.是数学得以发展和传播的关键。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符号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整个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七大类,即数的符号,如阿拉伯数字“1、2、……”等;代数符号,如函数符号“f(x)”等;几何符号,如角的符号“∠”等;运算符号,如连加符号“∑”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形结合的若干基本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中两大研究对象“形”与“数”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数”“形”结合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形结合不应仅仅作为一种解题方法,而应作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来学习研究和掌握运用。数形结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从形与数的结合上深刻认识数学问题的实质,有利于扎实打好数学的基础,有利于数学素质的提高,同进必然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本文数学发展的历史,论述数形结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中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其书,以及秦九韶其人.论述了秦九韶的数学观既重视数学作为操作“工具”的“外在应用”,又重视数学作为逻辑“思维”的“内在完备”,既重视数学“通神明,顺性命”的“文化性”,又重视数学“经世务,类万物”的“应用性”.他是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他的数学观是“广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12.
就集大财院“经济数学”课现状,提出了数学现实性的问题,并从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何佩微 《科技知识动漫》2007,(5X):82-82,100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听”“说”这两项看似基本的素养往往被忽略.而有效的听取数学、合理地说出数学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其书,以及秦九韶其人.论述了秦九韶的数学观既重视数学作为操作“工具”的“外在应用”。又重视数学作为逻辑“思维”的“内在完备”,既重视数学“通神明.顺性命”的“文化性”,又重视数学“经世务.类万物”的“应用性”.他是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研究各类数学问题的.他的数学观是“广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15.
徐红明 《科技资讯》2008,(30):201-201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曾流行的“精讲多练”“少讲多练”等做法,误以为“熟能生巧”定能促进能力的发展。其结果是“题海战术”淹没了数学思想,具体的技巧性解法淹没了分析思考的过程,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做才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高考中的数学应用题被国内数学界形象地称为“信息迁移题”,属于当今数学教改的热门课题“问题解决”的范畴,其旨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把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言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义数学言语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学言语的社会过程和思维过程,剖析了数学言语的教育功能,给出了数学言语的两种重要形式:“出声地思维”及“悟”。  相似文献   

19.
在"做数学"中学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数学”是当今数学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结合“做数学”的理念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的特点,探讨新课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在不同数学板块进行“做数学”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以“数学地谈论”作为探讨重点,针对目前开展“数学地谈论”的课堂现状,具体提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意识、因异施教,重视个体差异等有效开展“数学地谈论”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