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但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投资的边际产出已经很低,造成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由于先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其资本增长率决定,因此,西部开发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省市的资本生产率,即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但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投资的边际产出已经很低,造成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由于先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其资本增长率决定,因此,西部开发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省市的资本生产率,即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克服通常数据的不准确性,运用科学的数据推断技术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资本驱动型的结论。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长期稳定的增长,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本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5.
一、科技经费发展状况 近10年,广东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与支出额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稳步增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大幅提高,国外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全省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梁赞 《广东科技》2006,(1):7-10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科技投入强度也将随之持续提高,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但是,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也存在着要素报酬边际递减的现象,而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因此,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科技资源投入强度,也取决于科技投入的效率。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恰好为上述规律作了一个恰当的注脚: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大量的资本投入,经济飞速发展,但随着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投入的强度也随之提高,而当科技投入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经济的增长幅度时,就出现了科技投入对GDP的产出是边际递减的现象。特别地,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R&D存量的增长速度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R&D存量对GDP边际产出由递减趋势逐渐变为平稳的状态甚至递增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为基础构造了一种评估企业生产率的相对评估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产率提高的途径,通过对15个机械企业数据的分析,我们还给出了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9.
基于江苏省时间序列及面板数据模型,计量检验了科技投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论表明:①改革开放前,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改革开放后,则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科技投入的整体贡献有待提升。②在苏南等科技发达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高于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但在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7,(2):96-99
当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因此在相同的资源消耗、财政投入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就成为了各国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科技研究、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助关系。首先从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上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其次从当前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增长的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并以2008~2015年河北省实际情况为案例进行系统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部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了东、中、西部近年来各项评价科技能力指标的具体统计数据,从科技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两方面分析了中部科技投入的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对东、中、西部以及中部5个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关联性,且科技人员投入比R&D经费投入的经济贡献作用强;中部各个省的科技人员投入比R&D经费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强,相对而言,湖南的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湖北的R&D经费投入对经济贡献作用最强。最后提出了以科技促进中部经济发展的建议注重提高科技人员数量和质量,保持科技人才拉动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增加R&D经费投入力度,有效挖掘科技经费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中部各省特别是湖南和河南,应加大对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结果表明,制造业TFP实现了年均8.8%的高速增长。对TFP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而技术效率则以年均1.4%的速率抵消技术进步的贡献。通过对行业TFP的分解得出了更有意义的结论,总体上,国有或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在技术进步方面表现突出,但其技术效率的退化程度令人吃惊;竞争较为激烈,同时拥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技术效率改善明显,但技术进步表现不佳;进入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的行业,技术进步表现越差。  相似文献   

13.
经过率先进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自“八五”以来,广东省的科技发展出现了一些奇崛的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我们认为完全有必要掀开它的面纱,揭示它的神秘。获得真实而深刻的认识,以便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否则,就不可能做到科学地进行决策,不但会影响科技乃至经济社会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持续发展,而且会对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产生贻害。  相似文献   

14.
段小华  刘峰 《太原科技》2009,191(12):21-23
政府科技投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是由技术创新的规律和新兴产业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仅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极为重要,也有可能推动形成未来的主导产业.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东莞市2000-2005年的R&D经费投入、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GDP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完了科技投入对东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问题.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84,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82,说明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稍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种TFP增长测算方法,对我国2000年~2010年TFP增长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自2000年我国明确提出经济转型以来,TFP增长率在2003年以前出现了持续的增长,2004年以后开始下降,经济增长呈现出典型的投资驱动性特征,TFP贡献率的逐步下降,标示着我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郑伟 《科技信息》2010,(4):96-96,101
本文根据1999-2008年河南省的统计数据,对该省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青海省2000-2007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GDP数据,通过T型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青海省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与青海省国内生产总值均有正相关关系,但是科技投入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201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未来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做出预测。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云南省及全国十年后的科技投入水平差距将逐年加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针对云南财政科技资金不足的特点,提出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支持云南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近50年国际经济成长的轨迹表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科技投入呈完全的正相关关系。"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基本诠释了这种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相关关系。一、河南省科技投入现状分析通过对河南省1998年——2002年科技投入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有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