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在一个扭曲的谐振势中两组分简并费米气体的集体激发.运用变分法导出了1组描述两组分简并费米气体质心运动与宽度变化的耦合方程,获得了2个低能激发模.在不同的有效s波相互作用和有效p波相互作用下,分别讨论了由于势的非简谐改变引起的集体激发的频移和集体激发的塌缩与恢复.  相似文献   

2.
从一维情况出发,采用单电子紧束缚无序模型,建立无序体系一定温度下费米能公式,同时考虑到无序体系中无序这一本质要素,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不同无序模式下无序度与体系费米能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温度等对体系费米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序体系的费米能随无序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非对角无序对体系费米能的影响很大,考虑非对角无序时,体系的费米能大大降低;温度对体系费米能的影响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体系的费米能相应增大,且在低温区费米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比较缓慢,而在高温区费米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较快。  相似文献   

3.
采用Thomas-Fermi半经典近似,研究了任意维简谐势阱中理想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解析推导出了化学势、费米能和比热的通用表达式,讨论了空间维度和势阱的影响.数值计算了二维和三维费米系统的特征热力学量,与经典极限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4.
用群论方法讨论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FDSM)中k-集体激发模式情形单粒子四极算符P~2(i)约化矩阵元的计算.为heritage混合的计算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从统计物理半经典近似方法出发,研究各向异性简谐势阱中理想带电荷费米气体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推导出了该体系的热力学势、比热、内能、磁场强度和磁化率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关系,进而分析了约束势阱对理想带电荷费米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泛函积分方法研究了高温超导中玻色-费米子模型的长波激发.推导了能隙方程和激发谱方程,并且计算了在长波近似下费米场的玻色能谱,得到了简并和非简并激发模.  相似文献   

7.
计算了10次准晶体Al-Cu-Co,Al-Cu-Li和二十面体准晶Al-Mn-Si在0~1180K温度范围的电子比热,发现这些准晶体的电子比热随温度增加近似线性地增加,但其比热曲线的陡度随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当电子态密度在费米能级附近的值较大时,电子比热曲线的斜率较大。如:10次准晶Al-Cu-Co,当温度到达1000K时,电子比热为0.2209kB/atom,很明显,此时电子比热不能忽略,讨论了这些准晶体中电子的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其化学势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这一点准晶体与晶体材料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根据弱磁场中理想费米气体的粒子数N+的几率分布函数G(β,N+),运用理论解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限粒子数理想费米系统的泡利顺磁性,给出了粒子数临界值和上界磁场的解析式,分析了温度和粒子数对顺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趋于费米温度时,极限磁化率与平均磁化率的偏差减小;当温度高于费米温度时,极限磁化率与平均磁...  相似文献   

9.
利用路径积分量子化方法,计算了内部费米子单圈图对(2+ 1) 维空间中两个平行导线型边界的Maxwell─Chern ─Simons 场Casimir 效应的贡献,结果与同样边界下内部费米子单圈图对电磁场的贡献相同。  相似文献   

10.
在单圈图近似内,推导出唯象近反铁磁费米液体中的正常态推迟电子自能的一个解析表达式。发现在低温和低频极限下电子自能趋向于正则费米液体中的自能形式。利用计算的自能简要地讨论准粒子谱分布。  相似文献   

11.
详细地分析了低温下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定体热容的贡献,分析气体时采用集团展开的方法得到维里系数,进而求得Cv的表达式,得到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定体热容的贡献为O(T^2)项,而讨论液体时,则根据空腔理论计算径向分布函数g(σ),并对g(r)作分段处理,结合LJ12-6的分子相互作用能求得配分函数Q,讨论Q得出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定体热容贡献为零。  相似文献   

12.
13.
细水雾抑制气体火焰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进wolfhard-parker燃烧器,和对细水雾灭火时不同机理作用的分离实验研究,探讨了在灭火时水雾的蒸发潜热吸热作用、热容吸热作用以及稀释氧气作用在抑制气体扩散火焰方面的相对贡献.实验结果表明,细水雾抑制气体火焰是其稀释氧气、蒸发潜热吸热和热容吸热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且潜热吸热作用比热容吸热作用更明显.在卷吸作用下,可以有更多的细水雾到达火焰内部,因而其对火焰内部温度的影响比水蒸气更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温流体与水的传热特性,采用理论分析与自由界面追踪数值技术对高温球体表面的沸腾传热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球体表面传热特性的变化规律. 分析结果表明,当球体温度不变时,蒸气膜层厚度自前滞点往后逐渐增大,膜层内温度呈非线性分布降低,速率呈抛物型分布. 当球体温度提高时蒸气膜层厚度变大,相应的蒸气速率峰值也变大,球面传热系数却变小. 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气-液界面上不稳定性波动发展和气泡成长过程,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沸腾传热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主要讨论了固体原子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项对爱因斯坦固体比热容的影响,通过数学运算得出了爱因斯坦固体比热的修正项,大大提高了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接近程度;同时改进了爱因斯坦固体比热公式中温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利用镜像法和热源函数法对移动热源在半无限大物体中的热传导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壁面绝热和壁面恒温时常功率平面移动热源在半无限大物体和表面有散热的半无限长细杆中形成的温度场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18.
将实体造型理论与导热理论有机结合,根据导热三维温度场数值计算与构型数据分布的特点,采用了颜色纹理法的可视化方案:建立温-色表;用空间二进制矩阵最小单元的灰暗度来产生无级的浓淡阴影变化;描绘出导热三维温度场的色温图;将每一瞬态的色温图顺序播放出来,从而实现导热三维温度场的可视化.该研究为热力传导问题的仿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室内热源逐时释放率的精准确定是营造舒适热环境的关键因素。应用响应因子方法,将热源的温度响应表示为逐时释放率与脉冲温度响应因子的卷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采用最小二乘优化与Tikhonov正则化相结合的策略,根据测点逐时温度建立反演室内热源逐时释放率的反问题数学模型。应用三维空腔实验台验证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反演模型根据测点逐时温度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热源的逐时释放率。  相似文献   

20.
对超临界压力下CO2在颗粒直径为0.2~0.28mm的竖直烧结多孔介质圆管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入口压力及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准临界点附近CO2强烈的物性参数变化,尤其是定压比热的变化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很大;对流换热系数随着流体局部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准临界点附近达到最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质量流量越大,对流换热越强;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不大;随着压力靠近临界压力,CO2的物性参数变化越来越剧烈,对流换热系数在准临界点附近也越来越大,但随着流体温度远离准临界点,压力对对流换热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