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的一些重要观念是西方诗学入思的前提之一。其中,上帝创世说对西方诗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文学创作本质,创作主体的客观化立场等命题中。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它传入中国数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基督教传入中国的途径以及基督教专有名词的汉译方法及其运用,论证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所产生的历史和现时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冬梅 《科技信息》2009,(16):109-109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两大宗教中人、神或佛在教义中地位。信众修证道路以及生死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作为普世性宗教的基督教,把实现社会和谐,人类和平作为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归宿。概括基督教文化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分析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基督教信仰的追求目标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5.
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成为世界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因此,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的动机成为世界史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纵现中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分为信仰动机论和政治动机论.本文通过分析当时基督教对人们信仰、及其在现实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认为信仰与政治因素构成了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动机中的两个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对基督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持久不衰.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基督教文化与科学是对立的.本论文在肯定基督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确阻碍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从当今意义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出发,指出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科学关系重新审视的必要性.后经史实分析打破了把基督教文化与科学的关系断言为一部冲突史的传统观念,证明了两者之间是一种并存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层面探讨基督教和科学在内容结构上的近似性,对基督教和科学理论结构层次的对称性,知识更替方式的相同性,知识认同机制的一致性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光明 《科技信息》2012,(36):64-65
基督教音乐对促进基督教文化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温州基督教音乐的现状,对温州基督教音乐的诗歌曲目、传唱形式、音乐特点和音乐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和阐述,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萍 《科技信息》2011,(24):127-127
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的根基,早在唐代就传入中国,却始终未能融入中国社会,本文分析了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它对现代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音乐之所以采用许多基督教的题材,主要在于西方的观众、听众对基督教非常熟悉,欣赏起来通俗易懂。如果我们对基督教缺乏了解,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音乐。所以不管是从欣赏西方音乐的角度,还是从全面了解基督教的角度,研究基督教与西方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中世纪一般被作为愚昧和黑暗的代名词,这个时期基督教获得了文化的垄断地位,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成为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是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为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留下了无尽的弊端,因此才有了文艺复兴和近代西方哲学对基督教的大加鞭挞。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照文化传播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近代西方传教士在西藏传教活动的情况为切入口,从藏传佛教和基督教教义差异、西藏社会环境、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传教士自身等因素入手,对近代西方诸国在西藏传播基督教受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色化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到二十世纪中叶基督教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潮流,温州是我国基督教本色化起步较早、成果较为丰硕的地区之一。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温州的基督教信徒一直居于全国各教区的前列。中国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和温州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态度总体朝向明朗接纳方向的变迁,及西方教会本土化及转向下层民众传教等政策和策略的推行是温州早期基督教本色化的契机。温州基督教本色化主要表现为:适应本地风俗从直接布道到间接布道;适应温州本土文化以温州模式布道;参与地方公益事务融入温州社会等。  相似文献   

14.
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包涵了较强的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希腊神话中的非理性精神从对命运的体认、对命运的态度、对命运的超越诸方面中包含了对基督教教义本质的认同,尤其是对命运的体认与上帝观,反抗命运中必然产生的无罪之罪与基督教中的原罪意识,超越命运与一神教的救赎之间几乎是一种同质同构的关系。希腊文明因此能够迅速接受融合基督教文化并与之长期共处共同建构了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文章通过分析希腊神话中英雄人物对冥冥之中命运的体认、反抗和超越与基督教思想之上帝、原罪、救赎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索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与基督教上帝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从《圣经》的几部福音中对耶稣基督的记载,可以清楚看出耶稣基督第一个以全新的、反时俗的姿态对待妇女,赐予她们以自由与尊严。以耶稣基督为核心的基督教及其教义对基督教国家和地区妇女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由于耶稣的出现及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国家和地区妇女尤其是受基督教影响最深的西方国家妇女得以享有空前的自由与尊严。  相似文献   

16.
君子小人考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区分好人和坏人的一般标准。笔者通过分析古籍,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还有除道德层面以外的社会地位、称谓、夫妻关系和智愚等方面的外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上世纪加年代受西方现代派影响颇深的中国诗人,穆旦诗歌与基督教的关系是个不应该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在梳理穆旦与基督教之间事实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诗歌文本<隐现>的分析,认为穆旦诗歌跟基督教的关系不只是一种借用关系,基督教的影响在穆旦诗歌中不仅体现在话语层面,更涉及到了精神层面,因此穆旦诗歌中有基督教意识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导出两者信仰层面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鲁西南地区孙庄基督教教会为例,描述教会里基督徒们过春节的日常状况,并从农村基督徒的宗教心理、宗教内群划分和宗教市场理论的适用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当代农村基督教的研究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文化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从基督教文化的层面对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及其诗歌创作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郭沫若诗歌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音乐为欧洲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欧洲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两者的关系密切,又相互渗透。基督教音乐为欧洲音乐的形成,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