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及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学生上网行为特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成瘾症”(IAD)在全球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当中迅速蔓延,社会危害性极强,备受社会学和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出发,介绍了网络成瘾的临床鉴定和基本类型,剖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建议网民们要解除网瘾,进行信息“节食”,最后对青少年沉缅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中国,1亿多网购者支撑起了2000多亿的网购市场,在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是网购发展脚步的迅速飞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参与网购的网民规模达2.71亿人,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2.44亿元,网购使用率提升至45.9%。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广东医学院一至四年级医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调查医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使用自编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调查网络成瘾的可能影响因素,计算网络成瘾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9.68%,其中男生的网络成瘾率为12.63%,女生的网络成瘾率为7.20%,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82χ=,P=003.0)。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与适应问题因子得分在非成瘾组和成瘾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只有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在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与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成瘾的研究成果,联系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个性,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作了共性和个性的阐述,尤其强调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希望能引起社会各层人士的关注,并为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翟成蹊  陈舒音 《科技信息》2007,(23):314-315
目的:验证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信效度,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现状及网络成瘾发生的特点。方法:在武汉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374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由周治金、杨文娇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74名被试中,网络游戏成瘾者有36名,占9.6%,网络信息成瘾者有32名,占8.6%,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有39名,占10.4%。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性别、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类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在武汉4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374名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其维度的高低分组,比较高低分组的网络成瘾检出率。结果:除了家庭外支持低分组的网络信息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高分组外,社会支持的其他分组对网络成瘾类型的检出率影响都不显著。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社会支持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并不只是简单的负相关和线性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普及化而产生的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新型疾患,它的形成既有心理上的因素,也有生理上的因素。但到目前为止,社会上还没有对网络成瘾进行有效诊疗的专业措施,高校也没有设立对这种现象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专业性咨询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高度重视并开展宏观层面上的预防措施,同时积极探索具备专业技能的矫治手段,这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吉利 《甘肃科技》2010,26(23):173-176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导致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产生。网络成瘾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改变了他们的个性、情感和精神世界。通过分析网络成瘾的定义、标准、危害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能对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起微薄之力,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社会排斥、自尊、相对剥夺感和网购成瘾之间的关系,寻求缓解大学生网购成瘾 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相对剥夺感量表和网购成瘾量表对来自安徽某 高校的588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排斥能够正向预测网购成瘾,且存在两条 间接路径:一是通过相对剥夺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通过自尊和相对剥夺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而自尊在社会排斥和网购成瘾之间中介作用不成立。研究认为:社会排斥不仅可以通过相对剥夺 感的单独中介作用预测网购成瘾,还可以通过自尊和相对剥夺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大学生 网购成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网络成瘾评判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且多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网络成瘾评价.确定了适宜的分级指标和标准,建立了各个指标对不同论域等级隶属度的计算模型,采用试算法权重选取标准,对某网民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其成瘾程度.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不仅能够比较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影响成瘾程度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成瘾诊断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购“寿衣门”及类似事件多发引起关注。本文从网络交易双方的行为入手,分析双方担负的诚信义务并举例说明了网络购物中权利滥用的典型方式。得出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于网络交易中的诚信失范与权利滥用,并指出网络交易仍然应当恪守诚实信用原则,正确行使权利,达到各方民事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及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筛选出来的网络成瘾和对照组的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大学生都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二者在外显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不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存在低相关;外显自尊与现实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内隐自尊与网络社会支持中友伴支持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主观支持对外显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友伴支持对内隐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亓玉国 《科技信息》2007,(21):20-20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涵义、现状和危害,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其个人人格特质、网络功能优势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的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要加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凸显,沉迷于“交往在云端”的用户陷入思域困境。其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网络成瘾行为尤为突出。本文基于抖音短视频成瘾的概念界定,以网络直播礼物打赏为案例,深入分析成瘾因素,并从提升大学生自控能力、加强抖音平台管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发挥融媒体的权威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抖音App社交网络成瘾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力为基础来研究社会的运行作为一条主线,那么我们往往会忽视另外一条主线,这条主线认为社会运行的基础是消费。甚至这一主线的历史伴随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今天,后现代社会常常被等同于消费社会,消费进而占据了社会运行的主导和基础性地位。这时我们反观历史会发现: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不是横空出世的,它只是现代甚至前现代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庆 《科技信息》2013,(8):315-316
蝴蝶效应就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在当今社会,尤其网络购物中,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文章主要从商品信息不实的角度说明了消费者感知认识和行为知觉中形成的蝴蝶效应,并以网民对商品的差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检验蝴蝶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提出减少网购中信息不实的方法,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网络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在总体上,青少年是我国网络成瘾的主要群体;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口学变量特征有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同时,在不同环境变量下,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特征是城郊学校高于市区学校、非重点学校高于重点学校、住校生高于非住校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学生高于健全家庭。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过度使用网络引起的网络成瘾问题对社会、家庭和个人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干预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