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感到很孤独。中午放学,别人有说有笑,好像没有人想理我;爸爸妈妈似乎也不像从前那样爱我了,他们只关心我的学习。我为什么这么孤独?“我很孤独”、“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这是你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有的想法。这说明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你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熟。你小的时候父母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总是听他们的话,因为你还没有多少独立的意识。现在,你第一次感到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和老师、家长有不同的观点,你觉得自己长大了。你渴望独立自主,自己处理事情,像大人那样行动,去拥抱属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热爱俄罗斯歌曲一直以来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打着太多的时代烙印。但我倒觉得这种热爱犹如盲目的恋爱,当你狂热地爱着对方时,你爱上的有可能只是自己的想像,这想像与你所爱的对象本身有相当的差距。你足够年长,说你热爱俄罗斯歌曲,但你怎么能肯定你爱上的不是自己曾经的青春呢?你足够年轻,说你爱不起来那么老的歌,可你又如何妄自对你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下爱与不爱的判断呢?  相似文献   

3.
张允和的《温柔的防浪石堤》记录了她与周有光相识相知、相敬如宾、和平共处、同舟共济的人生历程.他们的人生历程表明,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的幸福长久,不但要有爱,更要有敬.  相似文献   

4.
“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50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隆一个爸爸呢?”孩子的眼睛暗了下来,“我的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妈妈,从没有见过我的爸爸。我很想让爸爸回来,但是爸爸已经有一个新家,不能回来了。我很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非常需要父亲的爱。”我点了点头,问道:“你妈妈同意吗?你能提供你爸爸的细胞吗?”小男孩说:“妈妈同意了,她还把自己保存的爸爸的头发给了我。”说着,递给我一个盒子。头发里提取的细胞足够…  相似文献   

5.
游民客栈     
风中我流泪,是我的孤独。雨中我哽咽,是我的脆弱。人群中我冷漠,是我的失落。在你面前我沉默,是因为我真的爱你。虚幻的网络中有你有我,骑士我助,狂狂我砍。来吧,和我一起快乐,一起悲伤吧。  相似文献   

6.
妈妈的爱     
每位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妈妈也不例外。清晨醒来,我一边听着妈妈录音的课文,一边享受着妈妈给我做眼部按摩操。妈妈的手很轻很柔,我惺忪的睡眼顿时变得明亮有神采。这时,触摸我双眼的,是妈妈又轻又柔的爱。  相似文献   

7.
在范国英的言语中,你几乎听不到她对自己的褒奖,但她经常有感而发的感恩之词却格外真诚.永远怀着一颗谦虚淡泊的感恩之心,这让她得以遇见诸多贵人,收获了独特的人生风景.正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范国英很平凡,但是又很幸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有五个姐姐的她排行老六,还有一个小妹.从小不受关注的她,言语少,是典型的闷脾气,遇到什么事都不喜欢发泄出来.这种性格也让她身体一直很差. 幸运的是,六个相亲相爱的姐妹,一个踏实、不酗酒、不抽烟,视自己如珍宝的模范老公,给她的成功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为她的发展筑起了坚实的后盾.  相似文献   

8.
圆的理解     
一个简简单单的点,引出一条直线,绕了一周便构成了圆。我想其实人与这圆一样,从哪儿来,便回到哪儿去,什么也没得到。不管你生平多富,有多尊贵,死后还不是一堆灰么?谁又能辨认出哪一堆是富有,哪一堆是尊贵的呢?说句不爱听的,哪怕你生前拥有全世界,死后不也只获得骨灰盒大的地方!然而,圆给我们留下的是深邃、奇妙的印象,一个普通的图形,又怎会令人有这般感受呢?具体的我答不上来,可有一点却很清楚:我们同样应该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这一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我们的人生像圆一样空白,但没有它其中的内涵。可我们有手、…  相似文献   

9.
听听吧     
父母不能给孩子豪宅,却能给他安宁和自由;不能让孩子成为天才,却能给他赞美与认同;不能给孩子昂贵的玩具,却能让他懂得分享与宽容。他们确实不完美,却能给孩子最完美的爱……——对父母的爱功能的阐释无论是出于娱乐、公益还是商业目的,blog正在成为一个独特的传播渠道。类似怪癖游戏这样的活动,是研究这种独特性的最好案例。——东拉西扯:怪癖游戏与blog传播有人喜欢你,就有人讨厌你。我觉得很多人是因为嫉妒,有人敢做,比他们先做,就觉得心理不舒服。无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做人就是要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网友“妖妃…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在班里不太爱讲话,也没有要好的朋友,大家也都不注意我。可是我很喜欢班里的一个男生,他很普通,也不出众。我不知道如何向他表白,他能够接受我吗?Q内向不爱讲话是你的性格,容易让别人误会你不好交往。你可以试着开朗些,主动同别人讲话,在班里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创造一些同大家接触的机会,让别人更多地了解你。不过,你也不必悲观,不是人人都喜欢个性外向和张扬的女孩子。也可能那个男生就喜欢你这样安静的女孩子。所以你不必担心,要大胆地与他接触;只要有他参加的活动,你也要主动加入。比如,他爱打篮球,你却不会,可以让…  相似文献   

11.
三“如果你不再爱我,一定是我不再可爱; 如果我不再爱你,一定是你不再值得我爱。”薇薇的话一遍遍折磨着我脆弱的神经。我以为我不会因为网络痛苦什么,却没想到她已经随网络侵占了我的3/4,而问题是我已经不再在乎剩下的那1/4。我以为我对她的爱只是语音只是文字只是二进制的数字流却没想到溶进去的是我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心。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路漫漫,一路荆棘,一路坎坷。可是,总有真挚的爱和温暖的情与我们相依相随。它来自何方?正像冰心老人说的那样,它来自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我们虽然平凡,但平凡的我们一样能随时  相似文献   

13.
去!做作业去!作业没做完不许看电视!我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看看人家小强,怎么就能排第一!听听我们的家长都在命令一些什么吧!看看我们的家长每天都在重复的话吧!设想一下,如果把我们一天中对孩子所说的全部的话,都用录音设备给录下来,然后把自己当作孩子,听这个录音,会怎么样?不要想当然,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话,甚至怀疑,这是我说的吗?因为,此时此刻,这录音,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噪声!难道你不认为,只要是我们不喜欢听的或者是我们不需要听的,就是噪声吗?我们自己听一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严重的是,孩子比…  相似文献   

14.
婚姻和爱情是正常男女必经的人生历程。在合乎生理原则的情况下,总是“异性相吸”,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子,由强烈的性吸引而互相爱恋,以至于结婚而组成家庭。然而,却有极少数人却在完全违反人的生理规律的情况下,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社会在婚姻、社交圈子、工作单位等各个方面,一直在寻求一种超稳定的机制。东京的新桥车站。一群日本男子聚集在车站前,他们不顾行人惊异的目光,站在充当临时讲台的啤酒箱上,高呼:"亲爱的,我爱你,我真的很爱你。"除了爱的呼喊外,他们几个歪着头、两手抱胸的俏皮动作,立即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好奇地看着这些人的表演。这些男子是日本"大男子协会"的成员。这群以"大男人主义"自称的中年男士,其实是在向他们的老婆表达"爱的呼唤",希望能够挽救他们的婚姻。会长天野  相似文献   

16.
知道我不完美,也不优秀,那我也不愿意听妈妈整天说我这也不如小丽,那也不如小燕,好像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点,而我却一无是处,这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我的妈妈像是别人的妈妈,几乎没有说过自己的孩子好?Q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做父母的都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独立地面对生活。谁的父母都不能陪子女一辈子,他们希望孩子在每一A个成长阶段都能很优秀。可是父母的这份苦心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认同,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或是对子女的要求不切实际,从而…  相似文献   

17.
狼先生很饿,在街上转来转去,最后进了"猪猪蛋糕店"。猪猪老板吓坏了:"不许吃我!听着,第一,动物城规定狼不可以吃猪;第二,我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第三,你真吃我我会和你决斗。"狼先生"扑哧"一乐:"我想要三块蛋糕——香草、乳酪和巧克力味的。"啧啧,美味的蛋糕谁不爱呀!  相似文献   

18.
学生进步了,家长开心了,我也笑了。 --程雄德爱生,不仅爱他的优点,也要爱他的缺点,这种爱方为真挚的爱。 --周彬人生不能太浮躁,尤其你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来不得太多的功利,也不大可能有很多的回报。当你用智慧去点燃一堆堆心火,照亮一方方原野时,你的生命也可以从中得以闪榴。 --周岳  相似文献   

19.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不可忽视的母性情怀,这可以从婚姻和家庭两方面来考察。即使那些反抗型的女性,她们也都流露出对理想婚姻和家庭的渴盼以及对子女刻骨的爱,这都是母性的具体体现;那些忍从型的女性更是表现出愚忠愚爱的母性情怀。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总结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可能出现的“七大忌讳”——居高临下——如“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冷嘲热讽——如“你以为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