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碳纳米管纤维(CNTF)对水泥基体电学性能、压力敏感性能的影响,以实现碳纳米管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定向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方法以CNTF为增强组分,通过对CNTF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CNTF与基体间界面结合,从而制备成碳纳米管/水泥复合材料.采用Keithley2400数字源表测量不同掺量下复合材料的电阻及相同载荷下的电阻变化,并对其导电性、压敏性以及抗压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少量的CNTF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且随着碳纳米管纤维掺量的增加,导电率随之增加;将碳纳米管纤维掺入水泥净浆中形成的试件具有优良的压敏性能,且当掺量增大并且均匀分布时压敏性能表现更稳定;掺入碳纳米管纤维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无明显下降.结论碳纳米管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压力敏感性能,而力学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转化"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将计算复杂转化为简单、将条件隐蔽转化为明显、将问题模糊转化为清晰、将一个领域的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领域的问题,使未知转化为已知。教学中,通过加强转化方法的训练,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具体分析了负能谱系统中"热"的自发传输规律和"热-功"转化规律.负能谱中热的自发传输规律和"热-功"转化规律是与正能谱中"热"的自发传输规律、"热-功"转化规律彼此互补的,例如在正能谱中的系统热量将自发地从高温流向低温,而在负能谱中的系统热量将自发地由低温流向高温;在正能谱中功可以无补偿地全部转化为热,热不能无补偿地完全转化为功,而在负能谱中热可以无补偿地完全转化为功,功不能无补偿地全部转化为热.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效的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电击转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击转化由于其高效率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酿酒酵母的转化过程中。但是由于菌种退化或是暴露于污染的环境,很多菌种的转化效率会显著地下降2~4个数量级。探索了一种改进的电击转化方法,它借助于单链载体DNA和转化后在YPD培养基中的复苏过程,可以使转化效率比之前曾报道过的已经最优化的用醋酸锂和二硫苏糖醇进行预处理的转化方法效率提高13倍。在毕赤酵母中使用这一改进的方法,可以使转化效率提高高达114倍,在一些已经退化的酿酒酵母菌株中,此方法也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将近100倍。这一方法将为几乎所有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的分子操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采用加入碳纳米管的海藻酸钠溶液高压静电纺丝,成功制备掺杂碳纳米管的海藻酸钠纳米纤维(SA-CNTs-NF).通过SEM、FT-IR、TG进行表征,检测表明,碳纳米管可以很好的分散在海藻酸钠纤维中,得到的SA-CNTs-NF平均直径约为196nm,并对SA-CNTs-NF进行了热重分析,发现加入碳纳米管的海藻酸钠纤维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质能转化思想是相对论中最精彩的部分.关于质量和空间转化的思想是在文献[1]中提出的.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三位科学家,但现有理论不能解释宇宙为什么会加速膨胀?用本文所述的质空转化思想可以说明其中的原因.要保持质能守恒定律在空间膨胀中仍然成立,需建立新的"物质空间"概念.本文详细讨论了质空转化思想的由来,分析了它对未来物理学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用它解释了一些标准宇宙模型中无法解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Ru/CNTs高效催化转化纤维二糖制备山梨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纤维素的转化,以纤维二糖催化加氢制备山梨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负载Ⅷ及IB族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在测试的金属组分中,负载Ru、Ir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转化纤维二糖生成山梨醇性能.在使用碳纳米管(CNTs)、活性炭(AC)、Al_2O_3、HY、SiO_2、CeO_2、MgO等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Ru/Al_2O_3及Ru/CNTs显示较高山梨醇收率.在185℃中性水溶液中,最佳催化剂Ru/CNTs上的山梨醇收率为87%.初步探讨了Ru/CNTs催化剂上纤维二糖转化为山梨醇的反应途径.纤维二糖首先主要通过加氢反应生成3-β-D-吡喃糖醇,而后,3-β-D-吡喃糖醇水解为山梨醇和葡萄糖,而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迅速加氢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还可异构为甘露醇和降解生成其它低碳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浮动催化裂解法制备碳纳米管过程中所生成的副产物(碳纳米球、Y型连接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薄膜)的形态及成因,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Raman光谱对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碳纳米球在石墨化后进一步转化为晶化程度较好的纳米晶球;Y型连接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薄膜的产生是由浮动催化法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实现这些副产物的半连续制备。  相似文献   

9.
以三苯基膦(TPP)为催化剂,通过环氧基团和酸化碳纳米管上羧酸的酯化反应,将环氧树脂接枝到碳纳米管壁上,成功制备了环氧功能化碳纳米管.分别运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A)、扫描电镜(SEM)对环氧功能化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用滴定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和不同的环氧树脂对碳纳米管的环氧功能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环氧基团已经成功地接到碳纳米管上;与酸化的碳纳米管相比,环氧功能化碳纳米管表面已经被环氧树脂包覆,从而使得碳纳米管直径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的环氧功能化程度,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环氧树脂的转化效率比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要高.  相似文献   

10.
刘芷欣 《甘肃科技》2013,29(7):67-69,121
知识管理一般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而隐性知识转化在知识管理中是更为重要的一环,侧重从隐性知识转化模型和隐性知识转化障碍两个方面开展分析,分别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上述两个方面做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碳纳米管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是未来高性能多功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采用微滴包埋实验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环境温度对碳纳米管纤维/环氧树脂基体间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至140?C环境温度范围内,界面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环氧树脂和碳纳米管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温度升高时界面处发生热失配;高温下树脂基体软化,与纤维的结合力变弱.研究结果对碳纳米管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热门的发展领域。分子尺度上的碳纳米管是最强的刚性纤维,具有显著的电学性能:在医药、传感等很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对碳纳米管学科做最简练的综述,介绍该领域基础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分别制备了纯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纱线和不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质量分数的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多晶衍射仪分别对复合纳米纤维纱线进行了形貌和直径表征、分子结构分析、结晶结构分析,并测试了不同SWCNTs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SWCNTs质量分数的PAN/SWCNTs复合纳米纤维纱线均具有良好的形态且沿着纱线轴向有序排列;随着SWCNTs质量分数的增加,纱线和纤维的直径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且纤维中的串珠增多;碳纳米管沿纤维轴向均匀分布;碳纳米管的加入没有产生新的特征峰,但PAN的峰值有所减弱或增强;碳纳米管的加入改变了PAN的结晶性能;当SWCNTs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纳米纤维纱线的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值为24.25 MPa.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氙灯照射下萘在纯水以及天然松花江水中的光转化作用.考察了萘的初始浓度、光强、初始pH值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萘光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水和江水中萘均可以发生光转化,并且萘在纯水中的光转化较江水中快.在纯水和江水中,萘的转化率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萘的转化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初始pH值对纯水中萘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但强酸性条件促进了江水中萘的光转化,强碱性条件抑制了江水中萘的光转化;在纯水中,Fe2+和Fe3+促进了萘的光转化,而NO2-,NO3-和Mn2+对萘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在江水中,Fe2+和Mn2+抑制了萘的光转化,而NO2-,NO3-和Fe3+对萘的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掺碳纳米管、钢纤维、碳纳米管及钢纤维混掺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碳纳米管和钢纤维均能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单掺碳纳米管的最优质量分数为0.1%、单掺钢纤维的最优体积分数为2%;单掺或混掺纤维对钢筋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同时当混掺两种纤维时对试件抗压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均表现为正混杂效应。  相似文献   

16.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航空航天和聚变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是提高其力学性能的关键。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以达到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增强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碳纳米管增强的Si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当碳纳米管的体积分数为5.31%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提高106.3%。纤维表面的碳纳米管层与纤维结合较弱,能够促进纤维的拔出,从而促进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提高;另外,碳纳米管的拔出对复合断裂韧性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航空航天和聚变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是提高其力学性能的关键。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以达到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同时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增强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碳纳米管增强的Si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当碳纳米管的体积分数为5.31%时,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提高106.3%。纤维表面的碳纳米管层与纤维结合较弱,能够促进纤维的拔出,从而促进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提高;另外,碳纳米管的拔出对复合断裂韧性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纯碳纳米管可能成为超强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9月12日报道:最近,以色列和美国的材料学家发现,碳纳米管的强度比其他纤维的强度大约高200倍。以色列雷霍沃特·魏兹曼研究所的研究员丹尼尔·瓦格纳说:这的确令人吃惊,但却是事实;因为碳纳米管可以经受约100万个大气压(即100吉帕斯卡)的压力而不破裂,这比类似的纤维高两个数量级。美、以科学家的这一发现,可能导致用碳纳米管作加强材料制造出强度特别高的复合材料。那时,就可以用这种复合材料生产非常轻便而刀枪不入的防弹背心或服装。碳纳米管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足球状分子的一种变…  相似文献   

19.
<正>新修订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程序》首次引入"有效期"的概念。经认定的高转项目其"有效期"自项目认定的次月起为5年,并在"认定证书"上标明。以往没有对高转项目设定过"有效期",只是随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享受的时限而定,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正>加快成果的转化的步伐当时,经济跟科研的"两张皮"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似乎总也走不到一起。原本的科研院所,是参照苏联模式、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建制,可以说成立的根本使命就是为某一学科领域服务,其目的是相当明确的,以中科院为代表;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