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从火窝子到智能取暖/14取暖器具的变迁/18谁将引领"取暖革命"/22各国冬季取暖方式观览/26浴室取暖迈入暖疗时代围炉夜话,闲剪灯花,诗意缱绻的取暖方式渐渐隐遁:"锅炉加热、管道传热、暖气片散热"的传统取暖模式也逐步遇冷;节能环保、轻便舒适的取暖方式次第登台。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河北省近34年来主要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和形成原因,提高该区域极端温度事件的预测,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河北省21个观测站1980—2013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观测资料,选取7个主要极端冷(暖)指数,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特征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极端暖指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端冷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炎热日数增加速度最慢,闷热日数增加速度最快,冰冻日数减少速度最慢,霜冻日数减少速度最快.23个极端暖指数中,炎热日数和闷热日数的线性趋势都是正值,前者从东北到西南在逐渐增大,而后者恰好相反.极端高温事件日数线性趋势有正有负,且除了沿海地区外,从东北到西南线性趋势逐渐减小.34个极端冷指数线性趋势均有正有负,且负值区均大于正值区.冰冻日数线性趋势除了秦皇岛地区外从东北到西南递增,而其余3个指数日数线性趋势变化复杂.4极端冷(暖)指数的变化受区域气候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近年来对区域气候增暖停滞现象的响应.5海拔是极端冷(暖)指数日数及线性趋势变化的重要原因,湿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只不过影响程度较海拔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3.
探讨改善冬季浴室温热环境的取暖方法,通过在空气制暖和地面热辐射同时作用下的被验者实验,分析浴室环境的热特性,比较被验者的冷热感、舒适感,分析不同取暖条件下的人体反应,探索冷热感不“冷”、舒适感“舒适”的适当取暖条件.阐明在适当的地面热辐射下,人体脚底部冷热感被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安神禾塬鱼包头村和泾阳县新庄村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年代序列.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以及该黄土剖面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详细分析了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将该剖面磁化率曲线特征与其他学者的孢粉谱建立的温度曲线进行对比.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将西安地区10 000 a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6个气候阶段:10.0~9.0 kaBP,冷温转换阶段;9.0~7.0 kaBP,暖冷波动阶段;7.0~5.0 kaBP,温暖阶段;5.0~3.4 kaBP,暖冷剧烈波动阶段;3.4~2.0 kaBP,气温先降后升阶段;2.0 kaBP至现在,温暖半湿润、半干旱阶段.  相似文献   

5.
以1961-2016年河南省17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最低和日平均气温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en’s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6个极端气温指数(冷指数和暖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的56年,河南省极端气温冷指数和暖指数均呈暖化趋势.其中,霜冻日数、冷夜日数、暖夜日数和生物生长季暖化趋势最显著.空间上,河南省各地极端气温冷指数和暖指数均呈暖化趋势.其中,郑州、开封、新乡、三门峡等地暖化趋势最显著.极端冷指数开始变暖、显著变暖和变暖突变时间均早于暖指数,且冷指数变暖幅度大于暖指数,说明冷指数对全球变暖更敏感.河南省极端气温冷指数和暖指数可持续性均较强,意味着河南省极端气温指数暖化趋势将持续.  相似文献   

6.
利用1951年1月~1997年11月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气温异常的特征及其与全国气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和全国一样,长江中下游冬、夏气温在近46年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冬季趋于变暖,夏季相反.冬、夏季气温异常年的合成分析指出,冬季偏冷(暖)时,全国大部地区也偏冷(暖),且从春季开始持续偏冷(暖)到冬季,因此,前期气温与冬季气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该地区凉、热夏年,全国气温异常也具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50多年来气象资料和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从陕南、关中、陕北三个不同的区域研究厄尔尼诺/拉尼娜(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对陕西气候的影响.通过对降水量、气温、自然灾害事件等气候因子与ENSO事件的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揭示了ENSO事件与陕西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ENSO事件对陕西气候的影响存在从陕南到关中再到陕北逐渐增强的趋势;ENSO事件的发生对该区不同地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显著;ENSO暖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增温且降水减少,ENSO冷事件(拉尼娜事件)降温且降水增加;ENSO暖事件对陕西气候特别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比ENSO冷事件更为显著和强烈.  相似文献   

8.
武汉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了武汉1905~1998年逐月气温资料,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振荡和突变点。结果表明:武汉气候在20世纪主要经历了冷-暖-冷-暖4个阶段,目前处于相对暖期;气温存在准2a、21a和65左右的周期振荡;不同时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冷暖结构和气候突变点。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南矶山湿地植硅体沉积分布特征并反演气候变化过程,通过采集沉积柱状样和17处表土样品,基于210Pb放射性元素测年建立了沉积芯年代序列,提取并分析了表土和沉积柱中植硅体组合分布特征。结果共鉴定出植硅体类型19类,其中表土中主要代表类型是示暖型的扇型、方型、长方型、哑铃型和示冷型的尖型、平滑棒型等,其平均占比分别为24.43%、11.21%、9.85%、6.95%、6.50%、8.82%。柱状样沉积物测年共计74 a,沉积柱中代表类型是示暖型的方型、长方型、扇型,示冷型的帽型、尖型、平滑棒型等,其平均占比分别为7.20%、10.41%、20.81%、7.69%、7.71%、8.62%。沉积样中示暖型植硅体平均占比66.19%,示冷型植硅体平均占比31.65%。结合气候温度数据,气候温暖指数Iw与干旱指数Iph结果表明南矶山近百年温度呈升高趋势,环境经历了由湿润到干燥再到湿润的变化过程。构建的南矶山湿地沉积植硅体-气候因子转换模型表明,南矶山湿地近百年气候环境特征可以分为3个阶段,1945—2003年,气候环境温凉湿润,...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存在广泛的风沙活动,而关于高原中部历史时期的风沙活动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高原中部安多地区柴荣(CR)风成沉积剖面,采用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代序列,以粒度为主要风沙活动代用指标,结合磁化率、碳酸钙、有机质指标,揭示安多地区近千年来风沙活动过程,探讨风沙活动对高原近千年几个气候特征时期的响应,结果表明,安多地区千年来风沙活动可划分为5个阶段:1)1310年以前约300a,风沙活动很弱,气候温暖湿润;2)1310—1660年为气候稳定的过渡阶段,风沙活动较弱,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1450—1570年风沙活动进一步减弱,出现小幅的升温;3)1660—1890年风沙活动强烈,气候寒冷干燥,其中1780—1860年为小冰期中的距今最近一次冷事件;4)1890—1940年风沙活动很弱,进入20世纪暖期的升温阶段;5)1940年至今,风沙活动再次加强,转为冷干的气候环境,但其寒冷程度不及小冰期.柴荣剖面风沙活动所记录近千年气候变化与高原文献记录较为一致,但反映的气候特征事件并不完整.中世纪暖期(持续到1310年)与高原中部、中北部和东北部湖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小冰期(1660—1890年)的起始时间比高原东北部、西部和中北部反映的晚200~300a,比高原中部的记录晚约150a.小冰期结束时间与整个高原记录一致,其中体现的冷事件与高原其他记录所指示的距今最近的一次冷事件时间相同.20世纪暖期的起始时间与高原其他记录的时间一致,1890—1940年的暖湿阶段和1940年以来的冷干阶段也与高原东北部、西部的研究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62—2019年间淮河流域149个站的气象数据,选择10个典型极端降水指标,12个极端温度指标,运用M-K趋势检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研究淮河流域降水和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时间序列上,多数极端降水指标呈微弱下降趋势,仅RX1day、CWD、R95P和R99P呈微弱上升趋势。2)极端温度空间分布上,多数极值指标自北向南逐渐升高,仅TXx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极端暖指标中SU25自西向东逐渐降低,TR20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其余指标分布规律不明显;极端冷指标中仅FD0、ID0自南向北逐渐升高;时间序列上,极值指标和极端暖指标呈上升趋势,极端冷指标呈下降趋势;极端冷指标下降的幅度高于极端暖指标增加的幅度,二者演变趋势对气候整体变暖的影响表现为同向一致性。3)极端降水指标与大部分极值指标、极端暖指标呈正相关;与大部分极端冷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阳城电厂二期2×600MW间接空冷燃煤机组冷态启动燃油消耗高的情况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冷态启动时间过长,没有投入邻炉加热系统,汽机暖缸不充分,制粉系统启动较晚,节点控制不合理等。采取投运邻炉加热、提前投入汽机暖缸、采用混煤启动、优化撤油枪过程等一系列节油措施后,冷态启动燃油消耗大幅降低,冷态启动用油由110-150吨/次降低到45-60吨/次,下降了约60%,节省了大量的燃油消耗,冷态启动经济性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黄骅拗陷滩海地区沙河街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由于黄骅拗陷滩海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孢粉化石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方法 根据沙河街组所产孢粉化石的特征,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时代。结果 建立了1个孢粉组合和3个亚组合,即栎粉属Q-uercoidites高含量组合(Q.microhenrici-U.minor亚组合,Ephedripites-Rutaceoipollis-Meliaceoidites亚组合和Quercoidites-Labitricolpites亚组合)。结论 该地区古植被类型由落叶针叶林逐渐转变为落叶阔叶草原型的植物群;古气候经历了半干旱、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到温暖带-亚热带气候至半干旱的暖温型气候。  相似文献   

14.
机体之所以有对冷暖的感觉,是因为脑部和体表有感知冷暖的细胞。脑部有感知冷暖细胞的结论是德国的伯鲁布鲁博士作出的。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调节体温的中枢机构在丘脑下部。原来在丘脑下部有两种细胞,即暖细胞和冷细胞。温度上升时,暖细胞兴奋,温度下降时,冷细胞兴奋。它们将冷暖的信息传递至丘脑下部的后方。若暖细胞兴奋时,皮肤的血液流动加快导致出汗,反之冷细胞兴奋时,动物就打哆嗦,毛发直立,有冷的反应。在肌体表面也有能感觉到温度的部位,能感到暖的叫暖点,能感到冷的叫冷点。也就是说,在身体上遍布能感觉冷暖温度的细胞。感暖细胞(暖…  相似文献   

15.
通过钻孔探测、孢粉组合特征分析,并结合已有的钻孔孢粉资料,对青岛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研究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本区发生了多次气候冷暖干湿的变迁,其中晚更新世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一温暖期,它又可以分为两个亚期,第一亚期略暖于第二亚期;第二个时期比较寒冷,又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个亚期;第三个时期气候温暖干燥;第四个时期气候寒冷干燥;第五个时期气候由寒冷干燥向温湿发展.全新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气候由前期的温湿向温凉略干发展;第二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第三个时期气候由前期的温暖湿润转向温凉略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0个测站1952~1987年和上海近115年1月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冬季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冷、暖冬的500 hPa环流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同热带OLR的关系。发现长江中下游冷(暖)冬伴随OLR负(正)距平,并同在印尼—菲律宾上升、赤道中太平洋下沉的Walker环流的强弱振动有密切关系。冷(暖)冬同强(弱)Walker环流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阐述本世纪初到现在世界范围内冷、暖、干、湿的变动特征及其对渔业的影响。从本世纪初到现在,气候变动的特征是由冷变暖、又由暖变冷的趋势,这种增暖到四十年代达到最大值,随后,又进入变冷的阶段。气候的冷暖变化,将引起海况的异常,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渔业资源的数量,渔获的丰歉以及渔汛的迟早、渔期的长短、渔场的位置。因此探明气候变动规律及其对渔业的影响,对于搞好长期或超长期渔情预报和制定渔业生产规划都具有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表明,沙棘种源苗期生长量、生长进程及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等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生长性状变异呈以等效纬度和海拔为负相关地理变异模式;种子性状变异以经向为主,纬向为辅的双向变异;沙棘地理变异体现了由干到湿,由冷到暖种源呈正向渐变的规律;西北华北种群为优良种群。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东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规律,利用1961-2013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从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发展趋势、指数强度方面对极端气温指数绝对及相对变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东北区域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区域冷指数减小,暖指数增大,指数强度越大,其绝对变化越小而相对变化越大;高强度极端气温对温度变化的贡献大于低强度极端气温;高强度极端气温指数变化率增加幅度大于低强度指数,冬季各指数变化率最大;结冰日数、冷昼日数和暖昼日数变化率在东北区域的南北两侧较大;研究时段内,夏季日数、炎热夜数、暖昼日数和暖夜日数增加的幅度不断增大;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冷昼日数和冷夜日数减少的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综述了目前使用的各种低温外科手术器械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合。以当前使用最普遍的LN_2式冷疗仪为例对其原理、结构作了简要说明,着重指出其制造的关键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冷疗仪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