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正秀 《甘肃科技》2013,29(12):138-139
探讨了LC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的观察与护理,对永登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280例LC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的生命体征进行了观察和护理,280例病人安全。等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肌力恢复后送回病房,对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七氟醚及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持续的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对40例的小儿在实施短小手术时,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和异丙酚进行麻醉,并连续观察手术后早期苏醒时间、术后躁动、术间眼心反射、术后出苏醒室的时间。两组的麻醉方法在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术后躁动和眼心反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七氟醚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P〈0.05)。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为及时跟踪麻醉手术后病人、掌握麻醉对手术病人的影响,以WebGIS为信息平台,采用J2EE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构建了麻醉手术病人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分别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关键实现技术.该系统可以实现麻醉手术病人出院后信息采集管理、空间位置确定、区域划分、信息评估决策等功能,为麻醉工作者提供了动态、准确的病人出院后信息,有利于高效利用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麻醉学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实验中,常常需要动物麻醉后进行实验.其中麻醉的目的是使动物在试验中所受的痛苦程度减至最低,同时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结果.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实验者在实施麻醉的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规范为依据,很难达到上述目的.获得良好麻醉效果的前提是遵循科学、规范的麻醉程序,这一程序包括麻醉前的准备、麻醉的实施和术后处理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本文将从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方面来探讨和完善《实验动物麻醉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章根木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4):42-49,78
实验动物的麻醉技术在生物医药、临床试验研究和教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动物的麻醉不仅是为了减少动物疼痛、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也是动物手术和实验研究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动物的麻醉可分为两类:注射麻醉和气体吸入麻醉。在我国,注射麻醉最为普遍,其优点是无需昂贵的设备,只需要注射器就行;其缺点是剂量不易掌握,剂量过大会造成动物麻醉过度而死亡,剂量过小动物不能进入麻醉状态或较慢。麻醉剂注射动物后必须经肝赃代谢后,动物才苏醒,所以麻醉时间长,不能调节。气体吸入麻醉的优点是:动物进入麻醉快、苏醒快、容易控制麻醉深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0例白内障进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结果:400例表面麻醉成功率为92%,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快,病人反应较轻。结论:在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技术的基础上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中应用的比较。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患儿,年龄8个月~3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与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麻醉诱导单次注入芬太尼后持续输注丙泊酚、辅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苏醒、拔管情况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插管、手术开始后5 min、拔管时Ⅱ组HR、MAP均高于Ⅰ组HR、MAP(P〈0.01);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组均少于Ⅱ组(P〈0.01);而在术后躁动发生率中II组少于Ⅰ组(P〈0.05)。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手术较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复合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后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2.5mg/kg,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30~50mg以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术中持续惠普监测仪测量HR、BP、SPO_2,比较诱导前与诱导后的变化.并统计麻醉时间、麻醉总用药量对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麻醉时间的延长、麻醉用药量的增加对术后恢复时间无明显影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麻醉诱导后2分钟BP、HR、SPO_2.与诱导前相比下降(P<0.05),手术结束时恢复正常.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术后恢复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静脉、肌肉、腹腔和皮下四种方式注射3%戊巴比妥钠,分别以30mg/kg、30mg/kg、30mg/kg、40mg/kg的剂量对兔施行麻醉,记录实验中每只动物的麻醉时间、睡眠时间、麻醉后睫毛反射、刺痛反应、体温、呼吸频率及苏醒后恢复时间等,统计所得数据。结果用确定剂量,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时间为0~17min,睡眠时间范围为46~89min,恢复时间范围为26~41min。结论实验者在实验时可根据需要用所确定剂量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对实验动物兔施行麻醉。  相似文献   

10.
严宛鸿  王世太 《甘肃科技》2013,29(8):130-131
探讨了氯胺酮基础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择期行DDH手术患儿(1~7岁)7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组;B组:氯胺酮全麻组。两组患儿均在麻醉复苏室内肌注氯胺酮5mg/kg行基础麻醉,A组患儿加用骶管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安静程度。A组MAP、HR、RR都较B组平稳(P<0.01),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A组患儿明显较B组患儿安静。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前和术后6,24,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72 h 3组患者CD4~+、CD4~+/CD8~+、Th1/Th2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麻醉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CD4~+,CD4~+/CD8~+,Th1/Th2术后72 h内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免疫抑制程度较低,有利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拔管,进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及时跟踪麻醉手术后病人、掌握麻醉对手术病人的影响,以WebGIS为信息平台,采用J2EE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构建了麻醉手术病人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分别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关键实现技术.该系统可以实现麻醉手术病人出院后信息采集管理、空间位置确定、区域划分、信息评估决策等功能,为麻醉工作者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气管导管拔除期应用药物异丙酚和艾司洛尔对心血管反应及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将120例全身麻醉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后恢复室。异丙酚(P)组在患者达到拔管条件时,在拔除气管导管前2min静脉注射静脉异丙酚1.5mg/kg;艾司洛尔(A)组在拔除气管导管前2min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0mg/kg。记录全身麻醉诱导前、气管导管拔除即刻以及拔管后1、3、5及1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与给药前比较:P组SBP、DBP、HR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显著性升高(P〈0.05);A组SBP、DBP、HR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升高不明显(P〉0.05);与A组相比较,P组患者麻醉苏醒期SBP、DBP及HR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留观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艾司洛尔可有效抑制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开腹手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不良心血管反应的发生,有利于在麻醉后恢复室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医学实验中实验兔的几种麻醉方法及其监测和管理常国友,马诺山,曹艳争解放军304医院实验动物科(北京阜成路51号100037)本文根据我们的经验,总结了实验兔的几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及应用,并阐述了麻醉意外的处理,同时介绍了麻醉期间与实验后的监测和管理。一...  相似文献   

15.
姜俊敏 《科技信息》2012,(22):320-320
在侧卧位手术中,由于麻醉和手术的需求,患者侧卧位麻醉穿刺后,改为平卧位给予局麻药,麻醉平面固定后又重新改为侧卧位进行手术,这样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本研究在患者侧卧位麻醉穿刺后,不改变体位给予局麻药,评价该方法对阻滞特性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具有引发MOFE因素的18例危重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指出运用围手术前期液体治疗和气管内吸入麻醉为主的复合麻醉相结合的方法,对预防术后发生MOFE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亦提高了大手术长时间实施麻醉的平稳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实验组在麻醉前静滴参附注射液50 ml,空白组常规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测量两组患者测量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和术毕时(T3)的患者腋下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观察患者寒颤、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在麻醉后下降较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寒颤、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的发生低于空白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登平 《甘肃科技》2012,28(16):162-163
探讨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对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监测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平稳,时间短,全身麻醉后大多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了应激反应.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麻醉医师只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历及各项检查,询问病史及既往史,和患者沟通解除其手术顾虑,和手术医生协商,针对原发病给于治疗,提高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合理使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的麻醉药物,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循环监测,及时准确地处理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状,对基层医院来说,气管插管麻醉是安全有效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气管插管配合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儿童85例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儿童切除扁桃体。方法:术前和术后详细充分准备如:查心电图、凝血酶元时间,血小板和胸透等。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配合扁桃体切除。结果:85例全部治愈,无1例并发症。结论: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和麻醉等的准备,是摘除儿童扁桃体的关键,术前、术后认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疗效,大大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王双 《科技资讯》2013,(18):196-196
目的:探讨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2倒进行医学美容手术的患者按照麻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氯胺嗣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味达唑仑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井进行记录观察。结果:两纽患者对麻醉效果均满意,但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麻醉前,麻醉时、苏醒后血压、脉搏,血氧浓度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丙泊酚、芬太尼、氯胺酮复合麻醉方式,操作葡便,镇静,镇痛效果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又达到了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