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性”是当今化学和药学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在立体化学中“手性”起先是用以表达分子结构的几何属性,但现在它和它的衍生词语已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了应用。文章对这些词义从基本概念到合理的应用扩展,以及中文名的表达作一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术语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国家术语标准ISO 1087的历史沿革,对其不同版本的概念体系结构、条头术语、基本术语的定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制订该国际术语标准的理论依据是普通术语学理论。文章认为普通术语学体系的基本术语已进入汉语之中,可用作建立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的基础。语言文字的独特类型、不同学科传统的影响、术语规范工作的开展、对不同学科领域术语的认识、关联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贡献是构建独具特色的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的影响因素。术语学术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呈现并行发展的趋势,两者互为支撑。  相似文献   

3.
关注“手性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 ,各种用于临床的合成药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 ,临床所用的合成药物多为低于 50个原子组成的有机小分子。其中大部分都是手性化合物 ,它们的药理作用多是通过与生物体内大分子之间的严格手性匹配和分子识别来实现的。  一、手性是自然界的属性及立体化学手性 ,英文名为Chirality ,它是三维物体的基本属性 ,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中的影像相重合 ,就如同人的左手与右手 ,彼此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关系而不能重叠。物体具有这样的性质就具有了手性。在化学中 ,手性是用来表示化合物分子由于组成原…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京大学NUTERM术语库中的经济学子库语料,对汉语经济学核心术语及其英译术语系统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描述了汉语经济学术语的构成特征、英译方法特点以及英译形式特征,计算了汉语经济学术语与英译经济学术语的系统经济律指数,考察了翻译过程对英译术语系统形式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学术语英译方法选择的系统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术语学理论为出发点,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过程展开分析。文章认为,术语集和系统术语集是科学语言的两个功能性子系统,作为系统术语集要素的名称需要借助术语或属概念名称进入学科概念系统之中,名称的命名需要找到所指称概念在相应概念系统中的位置,进行跨学科和跨语种的协调,尽量采用中立的语词。随着新名称在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传播,它们都将归为统一,科学命名的最终结果难以改变“新型冠状病毒”被大众接受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描述派的方法,以术语数据库的构建模式为切入点,对什么是术语工具及其相关的问题做出回答,目的是探讨技术对于术语工作的影响。术语工具应用带来的启示是,技术改变了术语工作与研究的方法,在构建中文的术语库时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术语工具,并研发自己的术语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7.
术语能力作为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翻译硕士专业学生是未来国家翻译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对其术语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我国翻译人才队伍质量。文章基于“术语翻译”课程,分析了术语能力的构成要素即术语意识、术语处理能力、术语管理能力,并探讨了翻译硕士术语能力的培养路径,旨在为翻译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描述派的方法,以术语数据库的构建模式为切入点,对什么是术语工具及其相关的问题做出回答,目的是探讨技术对于术语工作的影响。术语工具应用带来的启示是,技术改变了术语工作与研究的方法,在构建中文的术语库时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术语工具,并研发自己的术语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 :2 0 0 2年 1 1月 2 2日下午 1 :0 0 ,一辆磁悬浮列车驶入上海龙阳路车站 ,这标志着总长达 33公里的上海磁悬浮线为正式投入运行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据《上海青年报》报道 ,这一全世界首条集交通、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营线 ,西起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南侧 ,东到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东侧 ,正线全长 2 9.86 3公里。它的设计时速和运行时速分别为 50 5公里和 4 30公里。开通后 ,乘客仅需 7分钟就可从地铁站到达浦东国际机场。今年 9月 ,磁悬浮轨道梁架设全线贯通。预计 2 0 0 3年初 ,将单线通车试运行 ;2 0 0 3年9…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前期,在马礼逊的词典中,英语中的term被翻译成“名字眼”,这可以看作“术语”一词出现的前奏。甲午战争后,在大批日语词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术语”一词在章炳麟的译著中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meme的研究在国内渐有起色。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根据meme的词源、起因和传播方式,建议用“模因”为汉译名,同时探讨meme与语言、翻译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谈meme及其汉译名“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meme的研究在国内渐有起色。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根据meme的词源、起因和传播方式,建议用“模因”为汉译名,同时探讨meme与语言、翻译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景观"一词在世界各国语言中颇为相似,英语为Landscape,德语为Landschaft,俄语也发音相近,只有法语不同.中文翻译为景观,通用于科学界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该词的原意按牛津字典的解释为"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景观作为科学名词19世纪初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引入地理学,他最早提出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以后由苏联地理学家贝尔格等发展成为景观地理学派,将景观定义为"自然地域或水域的综合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理科学>一书(科学出版社,1995)中是这样定义的:"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先秦学者创造了"势"这个极具丰富内涵的抽象概念,它的本义是源于描述与种植有关的一种体力或能力,后人把它广泛运用于描述材料的弹力、应力、水的浮力、重力等古人未明确表达出来的各种自然知识,古人还常用它来解释某些隐含着与现代力学术语中诸如重力势能、动能或冲量等相类似的自然现象,以此类比或推理出某种客观存在中的情形、状态、式样、客观条件或其他不可逆转的趋向等。中国古人这种用"势"宽泛地解释那些难于认知的客观现象的方法在人类文明史上独具东方特色,但从现代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途径和认知规律上来看,这也许削弱了古人进一步探究事物本质的动机和热情。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讲,20世纪初的“语言学转向”实质上也就是“语形学转向”。这是因为,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主要是把形式句法的规范性同经验性联系起来,将科学哲学研究引向经验基底的句法层面,因此,从“语形学转向”的形成、本质特征及其意义等方面对语形学进行详尽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及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爆发不但威胁着人类健康,而且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发展快速、灵敏、方便、准确的确认病原体的检测技术,控制传染病传播和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基于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起来的生物传感器,在传染病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高效、设备便携和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以电化学、光学、压电式生物传感器为代表简述了其在传染病检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生物传感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是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的统称.因为这三个概念的英文名称中都含有一个以S开头的单词,所以通常简称为3S技术.  相似文献   

18.
汉语“震旦”一词源于佛经,为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谓。“震旦”在中国地质学界的使用源远流长,有其特殊科学含义。探讨“震旦”在中国地质发展史中的演变,对地质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蝙蝠回声定位的选择压力下,夜间活动的蛾类进化出一系列防御、逃避等适应性特征。在千万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蛾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对蝙蝠的防御无疑是能量、物质和功能的最佳结合,这给仿生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本文综述了蛾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对蝙蝠防御的机制,并展望了蛾类防御机制研究的前景,及其在仿生学上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