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直接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电化学、电分析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检测仪器,具有快速、灵敏和价廉等特点,在食品发酵工业、临床医学、环境监测、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简述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特点以及直接电子转移的基本原理,并深入探讨了基于纳米材料等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直接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酶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酶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影响酶传感器研究进展的瓶颈,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接滴涂法制备多孔磁性微球/过氧化物酶(PMMS/POD)修饰的碳糊电极.运用电化学阻抗法、循环伏安法和稳态安培法对该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和研究.系统地考察了底液pH值,扫描速率对修饰电极影响,找出最佳实验条件.计算出扩散系数D为5.03×10-10 cm 2? s-1,表征酶活性的米氏常数为0.069 m mol? L-1.在优化条件下,该H2 O2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10s,考察了该修饰电极对H2 O2稳态安培响应,在0.1m mol? L-1~0.8 m mol? L-1浓度范围内,稳态安培电流与H2 O2浓度成较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 m mol? L-1(S/N=3).  相似文献   

4.
5.
综述了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机理,基于贵金属、过渡金属和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等修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型可穿戴无酶葡萄糖检测设备的最新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将有可能应用于动植物体的活体检测,这将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发展现状.对酶电极制备中酶的各种固定化方法的特点、优势进行了探讨;对电子媒介体对传感器电流响应增强的作用机理、种类及电极修饰等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干扰因素及解决的办法;进而对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是围绕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分析研究而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电化学传感器,在这些传感器中尤其是以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最为优异,在实际的检测研究中表现出超高灵敏度、微型化、较好的选择性、所需检测样品少、检测速度快、非常便捷等明显优势,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加工技术及特点,着重分析了间隙电化学传感器较比常规电化学传感器所具备的优越特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研究进展,特别是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大分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并重点评述了DNA在不同材料电极表面的固定化技术,对比了吸附法、共价键合法、自组装法、亲和素-生物素反应系统固定法以及组合法固定DNA在构建DNA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特点.参考文献64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过氧化氢酶(C ata lase,简称C at)在胶原蛋白(Co llagen)薄膜电极中的电化学行为.在pH 7.0的缓冲溶液中,C at-Co llagen薄膜电极在-0.47 V(vs.SCE)附近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为C at血红素辅基F e(Ⅲ)/F e(Ⅱ)电对的特征峰.体系的pH对循环伏安峰的位置有明显的影响,且C at-Co llagen薄膜电极中C at血红素辅基发生在一个电子转移的同时还可能伴随着一个质子转移.  相似文献   

10.
石墨烯被认为是纳米结构碳材料的"新星",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电化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电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最受关注的一种传感器是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其中,第三代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以其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酪氨酸酶(Tyr)和漆酶(Lac)能进行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反应,并保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作用.本文所用的固定酶的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和酶活性保持良好等优点,可用于研究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化学和用于制备生物燃料电池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证明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在钛酸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结果显示:在磷酸缓冲溶液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在钛酸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呈现出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表明,在钛酸纳米管存在的条件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构象基本保持不变,说明钛酸纳米管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电化学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能够有效地催化双氧水的还原.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十八烷基胺六方介孔二氧化硅(0DA—HMS)/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乙烯醇凝胶膜化学修饰电极,考察了HRP在裸玻碳电极上和ODA—HMS聚乙烯醇凝胶膜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探讨了不同修饰方法包埋HRP对其直接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RP在裸玻碳电极上和滴涂法所制备ODA—HMS聚乙烯醇凝胶膜中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较差,只呈现一不可逆的还原峰,且峰电流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无法达到稳定。而通过吸附包埋法所制备的ODA—HMS/HRP化学修饰电极上,HRP可以呈现出良好的,可逆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其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流在数次扫描后能达到稳定。探讨了该修饰电极对双氧水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对其基本原理、组成及其在基因检测、基因疾病诊断药物机理研究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的进展.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包括酶、微生物、组织、免疫和细胞器传感器.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DNA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对其基本原理、组成及其在基因检测、基因疾病诊断药物机理研究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Au-Gemini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玻碳(GC)电极表面,制备了HRP修饰电极(HRP/Au-Gemini/GC),研究了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的直接电化学,考察了其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研究表明,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发生了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其氧化峰峰电位(E_(pa))和还原峰峰电位(E_(pc))分别为-0.236 V和-0.273 V.HRP/Au-Gemini/GC修饰电极对H_2O_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响应,其表观米氏常数K_m=2.0×10~(-5)mol/L,H_2O_2浓度在1.0~7.0μmol/L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该研究为实现氧化还原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杂交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利用核酸互补配对杂交原理检测和分析特定DNA序列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临床医学、遗传工程、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监测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简述了杂交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一般原理,对共价键结合法、自组装法、生物素-亲和素法、电聚合法以及吸附法等单链DNA的固定方法和DNA杂交信号的直接和间接电化学转换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在医疗检测和转基因植物检测等基因检测方面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在裸银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在PH=7.0的KH2PO4-K2HPO4缓冲 溶液中,BSA在裸银电极上有一对淮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当扫描速度为20mV/s.BSA浓度为1.2*10^&-7mol/L时,峰电位分别为+0.20V和+0.05Vvs.SCE。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简单、新颖的途径,气-液界面组装银纳米粒子成为二维纳米粒子膜.这种纳米粒子膜能有效地固定血红蛋白(Hb)到玻碳电极上.银纳米粒子膜作为电子传递的桥梁,在没有任何媒质的帮助下,能极大促进Hb和修饰的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在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b显示一对清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大约为-0.525 V(相对Ag/AgCl,KCl饱和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固定后的Hb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固定在银纳米粒子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Hb可以用作生物传感器检测H2O2.当H2O2浓度从5.0μm升高到1.74 mM时,稳定的电流响应随之线性增加.H2O2的检测限(3σ)是4.3×10-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