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月6日-7日,由中国兰花学会主办,双流县兰花协会和《兰花世界》、兰花世界网承办的“2006兰花产业与媒体关系论坛”在双流县棠湖宾馆隆重举行。大会邀请到了中国兰花学会和中国兰花协会的主要领导,邀请到了包括韩国《兰世界》杂志和国内的《中国兰花》杂志、《国兰宝典》杂志、《兰蕙》杂志、《兰友》杂志、中国兰花网、云南兰花网等多家杂志与网络媒体,以及韩国和国内四川、云南、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湖北、上海、北京、重庆、台湾等省市地区在内的兰花协会负责人和兰花产业代表5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中国兰花学会)和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主办的“2006第二届北京兰展”于1月25日上午9:30在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隆重开幕。秉承中国兰花学会首届北京兰展的特色之一,本届兰展国兰、洋兰群芳荟萃、争奇斗艳。据介绍,包括越州兰苑、十八兰坊以及北京兰友联系会的众多兰友多个单位的代表和个人携名品参展。各种叶艺兰、奇花纷纷登台斗艳。其他观赏兰花亦毫不逊色。中日合资华乐种苗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多个蝴蝶兰优秀品种傲立群芳,夺走全部新品种培育奖;来自台湾三益集团公司众多的兜兰、卡特兰佳品亦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和最佳栽培奖。植物园多年来收集和繁育的绚丽灿烂的各种热带兰,如:钻喙兰、贝母兰、罗斯兰、石斛兰等都是第一次展出,获得游客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8月12日,以“赏四季名兰,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2006乐山四季兰博会隆重召开,本次兰博会为中韩两国的首次正式的兰花联谊,得到了两国兰友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国兰产业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兰,主要是指兰科兰属中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 包括春兰、慧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等七大系列。此类兰花,除在我困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爱好者外,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受欢迎。因此,国际上又称国兰为东方兰。历史上爱兰、植兰、赏  相似文献   

5.
3、兰花期刊与兰花专著为了宣传兰花,报道兰事活动,交流艺兰心得,弘扬中国兰文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兰花协会主办了《中国兰花》杂志(由刘清涌教授任主编),中国兰花学会主办《兰》杂志(由陈心启教授主编)。这两个杂志创办早、影响大。笔者在这两个兰刊上先后发表过几十篇兰文,为后来出兰花著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兰联撷趣     
每一种文化都是绚丽的艺术瑰宝,而当两种艺术形式融合之后,孕育的则是更璀璨的明珠。国兰文化与楹联文化交汇之后形成的兰花对联(简称兰联, 即与兰花有关的对联,最好联中含兰字)就是如此。当兰文化和我国传统的楹联艺术紧密结合后,展现出的是五彩斑斓的全新艺术景象,兰联既是楹联宝库中的一块美玉,更是兰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兰花,花叶及花瓣的蝶化,以它美丽与丰富的色彩与花型越来越受到爱兰人士的喜爱,高档品位及稀有的品种,更是兰友们梦寐以求的珍藏品,与古时艺兰人士所单纯的追求花型正格、端庄的瓣型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蝶花以它特有的风韵为国兰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国兰的市场经济繁荣带来了更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科技》2006,(3):80-81
荡山洲兰团迎春兰花晨时光如梭,四季更迭。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荡山洲兰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迎春兰花展览, 本着进一步弘扬兰文化,促进兰花事业的发展, 加强国内外兰花品种信息交流的宗旨,兰园将于 2006年元月1日至2006年3月28日举办兰展、兰  相似文献   

9.
贵州大地的兰花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2016,(2)
正幽香的国兰、美丽的兜兰、奇特的热带附生兰以及珍贵的药用兰花等众多兰花品种,在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多样的贵州大地上争奇斗艳,使这里成为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自然分布中心之一。兰花是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统称兰科植物,是有花植物中的名门望族。兰科也是仅次于禾本科和菊科的被子植物第三大科。全球约有700属20000多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也见于温带地区。中国有173属1300多种兰花,主要分布于南方的亚热带地区。兰花分为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大多以艳丽的花朵著  相似文献   

10.
8月4日上午10时,2006年“大理移动全球通“夏季兰花博览会在下关珠海花鸟市场10时隆重拉开帷幕.广东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敏先生向此兰花博览会特金奖的获得者陈泽君先生颁发了“特金奖钥匙“.来自海内外的兰友近千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9-11日,云南省玉溪市兰家一行 7人,由市兰协会长邓怀俊、常务副会长李安明领队,到成都周边市(县)进行工作访问,为玉溪将于 2006年1月19日举行的第二属中国(玉溪)兰花交易会宣传和招商招展,同时向成都同仁宣传玉溪兰花发展状况、促进两地兰友往来和兰花品种交流。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展示您的原创作品:本刊热忱欢迎大家提供有关兰花(含国兰、洋兰)的原创稿件,稿件包括文字稿件和兰花图片,兰照请提供相关文字介绍。要求行文流畅,文字简洁。尤其欢迎那些观点鲜明、风格独特、文风严谨和富有  相似文献   

13.
几千年来,人们喜爱兰花,崇尚兰花,景仰兰花,把它尊为国之兰花、花中君子,赞誉为王者之香、国色天香,关键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极其崇高的文化品位.兰花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和对美好道德的一种追求,集真善美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情操,处处散发着一种高雅、文明、和谐的气息,今天我们还要拓展兰文化内涵、赋予新时代精神.我们养兰种兰,发展兰花产业,壮大兰花事业,首先的要求在于要真正认识兰花,深刻理解兰花,充分把握兰花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兰文化,更好地为建设丽江文化旅游名市,建设美好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兰花     
《中国西部科技》2006,(9):30-31
假如说洋兰是花中的美女,那么国兰应该算是兰花中的君子。古时,国兰亦称为蕙、兰。但是对于蕙与兰的定义就常引起争论,像黄山谷说:“一茎一花为兰, 一茎数花为蕙。”认为蕙与兰同属,而李时珍却认为蕙为别种。事实上,蕙与兰都是朴实无华的,常绿的叶色以及香味袭人的花朵,使它成为四君子中风韵飘渺者; 其清香淡雅的花香,使它成为我国四雅“兰、菊、水仙、菖蒲”之首;而且它也象征着许多美好的事物,例如好文章称为“兰章”,纯真的友谊称为“兰交”,好夫妻则称“芝兰之宫”等。  相似文献   

15.
正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家养兰花如下图,一年四季均有绿绿的叶子,在春天开小花。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兰花,都是长相奇特、数量不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是四川国兰的主产区之一,本文从资源开发与市场供求的角度,对中国兰设施栽培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成都地区兰花栽培温室及相关设施的调研和分析,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情况及国兰生长需求规律,本文提出适合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区是四川国兰的主产区之一,本文从资源开发与市场供求的角度,对中国兰设施栽培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成都地区兰花栽培温室及相关设施的调研和分析,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情况及国兰生长需求规律,本文提出适合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兰界语录     
爱兰,就是要爱生态、爱生活、爱发展和爱文化。——2006年3月,四川省泸州市政府孙应成副秘书长在“爱兰一簇兰友联谊会”上讲到。这句话充分地阐明了当代养兰人对爱兰的具体内容,而这也诠释了兰花经济之外的兰花文明。  相似文献   

19.
日前, “首届中国(南京)蕙兰博览会兰花文化及兰花产业论坛”在南京市南林大厦举行。论坛由山东省兰协主席徐同吉先生主持。我国著  相似文献   

20.
洋兰     
在中国兰花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易经》中已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说法。孔子在过隐谷时,见幽兰独茂,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璧贤者不逢时?鄙夫为伦也。”以兰花的幽香来比喻人之高雅。最早的兰谱是宋王进叔的《王氏兰谱》,之后是赵是庚的《金漳兰谱》,外国要到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始栽种兰花。中国人栽培和观赏兰花,比西洋要早至少二千多年,从宋代起已非常流行。日本在明代才开始栽培国兰。但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洋兰的栽培,比我国早了一百多年。我国有原生兰 170余属,1240余种,其中洋兰有一千种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想,洋兰爱好者也会多起来,外国原生的洋兰的引进也会多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