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中所应用的12#可动心轨式提速道岔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时速200 km的12#可动心轨式提速道岔组装施工工艺,以及封锁时间内更换道岔施工工艺.12#可动心轨式提速道岔在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网络最短路提速问题起源于交通运输、计算机信息传输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对一般网络来说,该问题是NP-完全的.对(0,1)-提速问题的指定路线的提速问题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证明了(0,1)-提速问题是NP-完全的、一般网络在指定路线情形下的提速问题是多项式可解的,给出了单源多汇网络G中提速问题的O(nm log n)算法.  相似文献   

3.
提速道岔较普通道岔而言,具有列车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减少、维修周期延长、使用年限延长等诸多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过程中提速道岔的各种病害也逐渐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如何对提速道岔的病害进行维修和整治已成为工务工作的当务之急.文章针对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种类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建军  闫晶 《甘肃科技》2005,21(11):259-259,248
从我国铁路路网干线的现状、客货运输特点及全路干线提速的需求和效益,论述了主要繁忙干线提速的必要性及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有的提速理论和四大干线的提速效果,从多角度论述了改革现有的客货混运的运输组织模式的必要性.着重从运能角度,采用计算扣除系数的方法,说明了繁忙干线不适于进一步提速,而应修建客运专线,实行客货分运  相似文献   

6.
机车车辆侧向通过道岔时的运行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车车辆侧向通过道岔的安全性是我国铁路提速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基于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其相应的动力学仿真软件TTISIM ,对我国SS8机车、C6 2 货车重车和提速客车侧向通过提速线上普遍采用的 12号提速道岔时的运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仿真计算 ,并运用我国现行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性评定标准进行了分析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 :当我国主型机车车辆以 50km·h- 1及以下速度侧向通过 12号提速道岔时 ,所有行车安全性指标均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 ,可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而当侧向过岔速度大于 60km·h- 1后 ,将危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阎福全 《甘肃科技》2012,28(3):78-79,64
在既有站场进行提速改造时,提速型道岔的换铺施工是工程的关键所在,提速型道岔重量大、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且道岔长度与原60kg/m钢轨道岔具有较大的变化,在既有线上大量更换提速型道岔还受地形、电化线路等诸多因素限制.因此,在换铺前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丁策 《科技信息》2011,(25):228-228,163
文章结合京广线第六次提速更换60kg/m钢轨12号单开可动心轨提速道岔的施工,总结了既有线更换提速道岔的工艺过程,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可做为既有线更换可动心轨提速道岔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高铁提速情况下用户出行选择高铁和民航动态适应过程,基于效用理论构建出行方式博弈收益矩阵,建立基于Logit动态的交通方式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的平衡点和演化稳定性以及参数取值进行分析.以京沪起讫点(cori-gin-destination,OD)点对间的高铁、民航行程时耗与票价作为参照基准,将收益函数进行时间均一化转换,设定两种高铁提速情形,并对其价值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数值仿真探讨出行者"空铁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提速背景下竞争区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铁提速会吸引更多出行者,在400 km/h和600 km/h两种提速情形下其分担率上升至58.31%和72.73%,同时高铁运行速度提高会使空铁激烈竞争区间向更远的出行距离扩展.  相似文献   

10.
张伟 《科技信息》2012,(27):308-308
我国铁路提速以来,提速道岔以其通过速度高、养护维修工作量少及维修周期相应延长等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速度的提高,道岔亦出现了许多病害。本文介绍了段管内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速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提速铁路桥梁的加固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营铁路桥梁在不同速度等级下的承载力及动力性能进行试验,通过加固前后不同速度等级的荷载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加固效果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承载力及动力性能的综合评定方法,可对桥梁的提速运营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对指导提速铁路桥梁的加固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高铁提速条件下路基不均匀沉降诱发的地基振动特性,建立了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列车-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采用时域、频域分析方法获得了列车提速条件下典型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地基振动传播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环境振动控制标准讨论了列车提速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地基振动显著加剧,其水平横向和垂向的振动加速度分别增大了2.8和2.0倍.地基振动频谱响应以低频为主,其特征频率主要由单节车厢长度决定,无法反映路基表面不均匀沉降的波长特征.列车速度的提高导致地基振动响应加剧,但影响程度低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在现行规范中沉降波长20 m、幅值15 mm的限值下,当列车车速达到360 km/h时,周围环境的垂向Z振级已超过环境振动控制标准的要求,故高铁线路提速前需进一步评估路基平顺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营业线改造和引入新线的接轨站改造花工中,涉及最多的是在营业线上换铺提速道岔.如何在封锁点内,在营运线路复杂恶劣的情况下,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利用简便,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法,快速对营业线道岔进行换铺,是整个施工的关键.经过探索研究,通过采用将预铺完毕的提速道岔通过小型滑轮纵、横移到设计道岔位置并初步定位,道岔从滑道落位后利用万向轮精确对位的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难题,实现了在营业线上快速换铺提速道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道岔尖轨轨下刚度改变对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道岔垂向几何及刚度不平顺激扰模型,模拟计算了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影响。详细比较了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前后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作用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以后可大大减轻基本轨至尖轨区过渡段轮-岔垂向相互作用,有效改善道岔的动力性能,延长滑床板及道岔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铁路既有线提速后曲线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路既有线提速后,曲线路段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铁路近年来在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中的措施,提出了旅客列车运行过程中采用目标速度策略对其进行控制的思路及算法.通过对该策略的详细分析,从列车牵引计算的角度出发,利用作者开发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对京广线旅客列车再提速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当前条件下京广线部分区段内旅客列车存在一定的提速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朱文广 《科技信息》2009,(22):I0177-I0177
本文主要从宽带提速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宽带提速线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宽带接入网进行优化的思路,并提出宽带提速对设备技术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潘华清 《科技资讯》2007,(27):25-25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铁路为实现提速、高速和重载运输,信号设备积极引进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的铁路货车引进了新型技术,实现了大幅度的重载和提速,我国的铁路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提速的同时,也对铁路安全以及车辆的行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提速后运行状况进行总结,及时发现提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改进,进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文对铁路货车在检修过程中各部位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而归纳出货车提速对车辆的影响,进而提出在检修过程中应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沪宁线提速铁路路基的强度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沪宁线丹阳车站路基面的实测动应力值及2001年上海铁路局轨检车实测的沪宁线轨面不平顺数据,进行了不同列车速度下沪宁线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列车提速对沪宁线路基强度条件的影响.研究认为,为满足沪宁线列车提速要求,路基面的轻型动力触探N10值应适当增加,速度每提高10 KM.H-1,N10值应增加2~3击;道床厚度20~45 CM时对动应力的衰减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