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低扩频比下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码片均衡与非线性干扰抵消相级连结构即RLS-MPIC结构,并给出了导频抵消码片均衡算法(PC-MRLS).PC-MRLS算法抑制了导频干扰,为MPIC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判决值;MPIC对均衡后多径信号进行抑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RLS-MPIC接收机与传统的Rake接收机、码片均衡器以及多级干扰抵消接收机相比,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TD-S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抑制多径衰落造成的符号间干扰,提高TDSCDMA系统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多径干扰消除算法(MPIC),比较了该算法与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联合检测)的基本原理,对这2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进行了复杂度的比较,得出了多径干扰消除算法优于联合检测算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滤波器组调制的多载波码分多址(CFBM-MC-CDMA)通信系统模型,并在理论上分析了系统下行链路采用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合并2种检测方法时在瑞利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性能,系统采用等增益合并时的性能优于采用最大比合并时的性能.系统由于采用优化复数滤波器组调制,子载波频谱边沿衰落比较陡,相邻子载波频谱重叠比较少,等效于加入频率保护间隔,不需要传统系统采用的时间保护间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具有较低的信道间干扰和较强的抗多径干扰和窄带干扰的鲁棒性,其低信噪比时的性能明显好于传统的基于DFT变换的MC-CDMA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宽带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和码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盲自适应接收机,该接收机首先采用多级维纳滤波算法抑制多址干扰并提取期望信号各多径分量;再进一步采用紧缩近似投影子空间跟踪方法估计信道并进行最大比合并,提高输出信干噪比。仿真结果表明,其误码性能优于匹配滤波器、传统Rake接收机、解相关Rake接收机和基于恒模算法的自适应接收机,且收敛速度较快、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的分集增益、降低译码复杂度,构建了一种码率为1的满分集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并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MRC)检测接收信号.分别计算了MRC算法的平均输出信干噪比(SINR)和传统迫零算法(ZF)的平均信噪比(SNR),分析了性能相等时应满足的条件,并且比较了2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BER性能.结果表明,当BER=10-5,收发天线数为400和40、调制方式分别为BPSK和QPSK时,最大比合并算法的BER性能较迫零算法分别存在0.4和0.3 d B的增益.采用所提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能保证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检测算法先检测的子流分集度较低以及错误传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降维并行检测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内对第1个子流遍历取值,其余子流采用排序连续干扰消除(OSIC)算法进行检测,在每次迭代结束时仅输出分集度最高的首子流的估计值,在迭代间通过干扰消除降低待检测子流的维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低的复杂度代价获得逼近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差错概率性能;在4×4、QPSK调制的MIMO系统中,相对于传统的OSIC算法,文中算法在误比特率为10-3时获得了9.3 d B的增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初始ranging检测未与多天线通信系统特点相结合的问题,在比较分析了几种传统多天线合并数据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域与频域相结合的多天线系统初始ranging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检测到各天线上用户时偏值,将接收到的多天线数据按信道条件分别处理,这样既最大程度利用了多天线分集增益又避免了此增益使检测误差变大,起到了抑制多径衰落的作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实现高速移动通信的同时较传统检测方法拥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使用较短扩频码的CDMA系统中,多径干扰会严重影响接收机性能,尤其在多径时延较长的情况下,干扰会延续多个符号,造成严重的用户间、符号间干扰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MS的符号级自适应均衡算法,在接收机误码率性能及运算复杂度相当的情况下,提高了均衡算法的吞吐量.通过仿真和实验硬件平台测试可以看出,提出的均衡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多径衰落引起的用户间和符号间干扰,提高了算法单次迭代的吞吐量,降低了工程应用中运算时延对算法实际收敛速度的制约,更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9.
多用户MIMO系统中连续块对角化预编码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块对角化(BD)预编码是多用户MIMO(MU-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广泛采用的线性预编码方案.当用户有多路数据流时,传统的BD预编码存在数据流间等效信道增益不平衡的问题.该文基于BD预编码算法,提出连续BD预编码(SBD)算法.新算法考虑天线间干扰提出新的干扰矩阵构造方法,连续地计算每根接收天线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SBD预编码减小了由BD预编码引起的每个用户多路数据流之间有效信道增益的差距,提高了用户的平均误码性能.发射机采用空间分集的发送策略时,接收端进行合并,与BD算法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分集增益.计算机仿真表明,在{2,2}×4的MU-MIMO系统中,当误码率为10~(-3)时,所提算法与现有BD算法相比,获得约2dB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MIMO-OFDM协作系统的中继混合选择合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OFDM协作系统的多中继混合选择合并算法。算法原理主要是采用地理位置信息得到一个性能最优的AF(放大转发中继)中继节点,根据瞬时信噪比门限值或相对最小BER门限值选择符合要求的多个DF(译码转发中继)中继,所选择出来的最优AF中继和多个DF中继将协作MIMO-OFDM系统完成信号的转发,最后在目的节点处对直传链路信号和中继链路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MRC)。对该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研究了该算法对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影响,并在MATLAB上进行链路级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中继混合选择合并算法能有效提高空间分集增益,从而降低系统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11.
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但要获得该技术所带来的性能优势,快速、准确的信道估计是关键。为降低V-BLAST OFDM(Vertical-Bell Laboratory Layered Space-Tim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信道估计的运算复杂度和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AZAC(Constant Amplitude ZeroAuto Correlation)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矩阵求逆运算,利用该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通过相关运算可消除多发送天线信号间及多径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并且明显抑制了噪声对估计性能的影响,使信道估计的性能得以显著提高。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多径时延估计,较已知功率时延谱与未知功率时延谱的传统信道估计算法,可分别获得约1 dB和2 dB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2.
将空时二维RAKE接收机理引入异步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高性能RAKE接收算法.首先利用该接收机对发送信息进行粗估计,并判决获得估计结果,给出发射信号的各条多径分量;然后将多径分量依次从接收信号中抵消,以消除所接收信号中由多径衰落产生的符号间干扰,从而获得所期望的直达路径分量.对直达路径分量按照空时分组码的合并译码准则进行空时合并,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在此基础上通过判决反馈、循环迭代进一步降低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5,dB后,新算法可显著提高传统空时RAKE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用于无线衰落多径信道数据通信的高速串行 MODEM系统 ,在此系统中 ,将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 ( DFE)与软判决 Viterbi译码相结合 ,在没有增加系统复杂性和运算量的条件下实现了最大似然序列判决反馈均衡器 ,改善了因错误传播对 DFE性能的影响 ,从而提高了系统抗多径和噪声干扰的能力 .模拟结果表明 ,在有严重多径干扰的条件下 ,误比特率为 1 0 -4 时 ,使用 MLSE判决 DFE比使用直接判决 DFE的串行 MODEM性能优约 4 .5d B.  相似文献   

14.
针对ST-OFDM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CFO算法,并重点探讨了其中的IFO估计部分。与现有的OFDM系统中CFO算法相比,该算法解决了估计范围、错检概率与算法复杂度间相互制约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多径信道下,该算法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训练符号,使错检概率低于常规算法。在要求低错检概率或大范围的IFO估计时,该算法更能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ons in DS-CDMA suffer from high complexity and poor robustness for the time-hopping pulse signals, the received pulse signals were remodeled, and a multipath-free detection scheme,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approach to select samples of received signals, was introduced. By this scheme, the subsequent multiuser detection (MUD) would get rid of the mismatch due to the correlative multipath signal in IR-UWB. In addition,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RLS) type algorithm based on least mean fourth (LMF) criterion is derived to suppress multi-access interference. The proposed multiuser detection algorithm performs well at low complexity, even in dense multipath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应用于双载波正交频分复用(DC-OFDM)超宽带(UWB)系统高速、低成本和快速收敛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低复杂度的采用混合补偿增益的两步式快速AGC设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室内密集多径的无线环境中保证增益调整精度和稳定度,并能有效减少收敛时间.在AGC电路实现层次,基于对数函数性质提出了输入范围动态可调的低复杂度查找表实现方法;VLSI综合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46%的芯片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