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前中国智能建筑技术总体水平已接近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世界水平,即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设施在中国建筑物中都得到应用。然而,对中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表明,定位于智能型的建筑,其智能化系统的开通率、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质量不尽如人意,而对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实施监控与管理的监理工作更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探讨智能建筑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陈琨 《甘肃科技》2022,(3):10-13
绿色智能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的探究对于未来建筑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绿色智能建筑进行概述,总结分析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探讨了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以智能技术优化建筑节能效果的关键点,同时分析绿色智能建筑综合管控系统设计路径,从而为未来建筑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智能建筑     
杜晋京 《厦门科技》2000,(12):93-94
随着信息、网络、建筑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房地产商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在计算机产品研制与推广的会议上,越来越多地看到“智能建筑”这一新名词。智能建筑及其相关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
智能建筑     
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潮流的冲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已经使建筑物的功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84年美国第一座智能大楼建成以来,智能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日本于1985年11月成立了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对智能建筑的概念、功能、规划、设计、施工、试验、检查、管理、使用和维护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作为智能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对建立工程质量施工标准规范体系提出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改革思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新包含的14个分部工程中,智能建筑第一次被列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它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范畴,作为智能建筑工程,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建筑工程领域内,这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部分工程来’说,是建筑从业人员相对不太熟悉的专业。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筑是建筑科技、施工技术、信息技术综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出现已经开辟了建筑领域发展的新空间,作为建筑设计者应该把握智能建筑的趋势,重新定义和定位设计工作,将智能建筑作为新时期加强建筑设计工作的平台与目标。该研究从智能建筑功能与价值分析入手,重点强调了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强化设计管理、做好结构设计、改进屋顶设计、加强节能设计等手段。以此来提升和确保智能建筑设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建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智能建筑是建筑、装备、服务和经营四要素各自优化、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的建筑物。它主要由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MS)、通讯网络系统(CNS)、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大系统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智能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可持续发展技术”必将是21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智能建筑数量有所增加,同时雷击灾害对建筑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在威胁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就将分析高层智能建筑物防雷施工技术要点,为确保建筑工程防雷施工的整体效果,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技术交底、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等工作内容,加大细节控制力度,以此优化高层智能建筑防雷水平,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覃志东 《科技资讯》2013,(16):50-50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的求的提高,使智能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智能建筑中不仅有网络系统,还对建筑进行电气施工,使建筑的电力系统更加的完善。但是大多数智能建筑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让建筑的电力系统更加的安全,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建筑水平、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今后几年以至近十年中,中国的智能建筑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也将是中国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薛汉良 《科技资讯》2007,(17):231-231
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和处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IB)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并对用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等的一种新型建筑。智能建筑的特点就是有一些智能化系统。如安装了计算机设备,数据通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使住户可以取得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科学计算、行情查询等服务。使建筑物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适、高效安全的环境,使大厦功能产生质的飞跃。我们将这种建筑物称为“智能建筑”。本文简要分析了智能建筑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频繁的接触到一个名词"智能建筑"或"智能小区",这里所指的智能建筑或小区,是指具备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筑工程或小区。所谓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是指在新建或已建成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增建通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以及这些系统的集中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的一些问题及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琅 《广东科技》1998,(3):20-22
智能建筑是一项高科技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运用,还牵涉到一些边缘学科。简单地说,它是现代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为适合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而兴起的。自1984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以来,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智能建筑方兴未艾,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引进智能建筑这一新概念,进入90年代以后才逐渐加深认识,并引起同行专家的重视,真正的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在我国沿海  相似文献   

15.
智能建筑建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系统的集成是否完美 ,系统集成主要指把BAS(楼宇自动化系统 )、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CAS(通讯自动化系统 )优化组合 ,以达到资讯共享、提高效率 ,综合管理的目的。评估一栋智能大厦的优劣在于系统的集成度即综合程度 ,而不在于子系统的数量。1 智能建筑子系统种类的选择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智能建筑基本由BAS、OAS及CAS来组成 ,而且他们各由更小的子系统组成 ,那么发展商在投资智能大厦时要如何选择子系统 ,是否“A”越多越好呢 ?这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 选择之子系统必须符合地方行业管理的要求消防自动化系统 (FAS) :此系统是由各地消防部门管理 ,因此必须独立设计及设置独立施工 (设计及施工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 ,独立报批 ,故其不能与其它智能设备合成一个大系统 (如共用一台主机等 )。否则建筑将难以通过验收 ,投资再多也必须返工 ,难以投入使用 ,造成很大浪费。保安监控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 :这两个系统在设计与施工时也须征求当地各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系统也是必须独立设置及施工的。电费、水费、煤气自动抄表系统 :这些系统也是由当地各...  相似文献   

16.
简单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智能楼宇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故障,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问题。结合本人从事相关工作得出的经验,总结上述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智能楼宇建设和管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智能?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些都是学术界长期争论而又没有定论的问题。尽管目前谁也说不清什么是智能,但是智能这个词却用得越来越广,研究智能的人与日俱增,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家居、智能微波炉、智能IC卡、智能建筑、智能住宅等等产品接踵而来,很多技术很多领域都在应用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给众多传统技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智能化”与现代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正开创人类新生活。  相似文献   

18.
1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从智能建筑的角度,阐述了智能图书馆的定义,分析了数字化浪潮下智能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要求与系统结构,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目前我国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智能建筑行业中,但在环境监控方面依然较为薄弱,智能建筑安全水平仍然不高,提出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和ZigBee的物联网智能建筑环境监控方法。融合NB-IoT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生成无线组网,将智能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节点,获取智能建筑环境监控数据,并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搭建多层簇网络结构,动态化选取簇头,融合全部环境监控数据并构建智能建筑风险矩阵。通过计算智能建筑风险数值评估建筑风险,从而实现智能建筑环境监控。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环境监控网络能耗更低,环境监控数据融合时间更短,智能建筑风险评估结果更加接近实际评估结果,充分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智能建筑环境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