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礅  张永胜 《科学之友》2010,(3):160-161
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的背景,指出政府政策在推行建筑节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随后阐述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与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政府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的背景,指出政府政策在推行建筑节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随后阐述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与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政府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强 《大自然探索》1995,14(2):107-116
本文在对上海、北京等地12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推行建筑节能检测的必要性及建筑节能工程相关检测技术作了介绍,并就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中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韦勇 《科学之友》2010,(8):164-165
文章就推行建筑节能检测的必要性及建筑节能工程相关检测技术作了介绍,并就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中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白学峰 《科学之友》2007,(20):211-212
论述了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节能功能,阐述了建筑节能的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节能功能,阐述了建筑节能的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对新加坡的发展观作了概括,并取得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建筑节能的设计策略及几种具体节能途径,分析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发展的历史丛然性,并从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环境空气保护的制约关系说明建筑节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太原市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为例,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其围护结构及建筑设备进行了全面的节能改造设计。对节能改造工程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建筑电气设计强、弱电两方面分析了如何确保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东新高速公路项目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过程中WDJ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架搭设为例,对支架受力计算进行论证,提出通常情况下的搭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了金融生态环境,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面临的矛盾,论述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若尔盖高原盆地的地质地貌、高原特有的热力学特性、流经此地的季风与控制北方干旱区的西风带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退化后下垫面改变引起的地空传递关系变化等因素;对近半个世纪以来若尔盖的降雨等气候条件与北方地区的干旱沙尘天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北方地区的干旱风沙天气与若尔盖的降水频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相互关系。表明沙化中的若尔盖地区是一个潜在的沙源地,并有可能通过季风影响到我国北方主要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在研究卫星图片、大量的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探索若尔盖地区与我国北方干旱沙尘地区关系研究的野外考查路线。并组成了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小组展开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孙培 《科学之友》2007,(10B):217-218
分别从我国主体结构、外贸方式、产业结构三方面论述了导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我国主体结构、外贸方式、产业结构三方面论述了导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地理空间的差异性与山地有着诸多联系,甚至是必然性的联系。山地的纵横分布构成了独特的地域空间,导致陆地表层过程的复杂性与分异性凸显,对自然系统和人文社会的演进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制约,进而关联到山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中国山区国土空间特性,对因地制宜地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是确保绿水青山本源、维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卜风贤 《自然杂志》2007,29(5):288-291
中西方灾荒历史灾荒均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灾荒威胁下,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自然灾害的成灾后果。农业技术的进步在预防和控制灾荒的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灾情的蔓延,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和威胁;也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欧洲农业遭受灾荒后往往一蹶不振。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既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但也为农业灾荒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