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太白山牛皮桦林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结构及演替趋势。依据聚类分析法和群落相似系数法将牛皮桦林分为4个类型。排序结果表明,坡向和海拔高度是影响牛皮桦林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
综述长白山区牛皮杜鹃分布、生境、遗传多样性、形态、繁殖等研究现状.结果显示:牛皮杜鹃为杜鹃花科常绿杜鹃亚属常序杜鹃亚组,国内分布以长白山高山苔原带为主,吉林省二级保护植物,濒危种;气候变暖及雪斑线上升引起牛皮杜鹃种群沿海拔上移、扩张,群落内物种间竞争显著;土壤动物对牛皮杜鹃及群落植物凋落物分解作用明显;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地带牛皮杜鹃遗传差异较大;有性、无性繁殖均可获取种源.建议加强牛皮杜鹃繁殖研究;开展以小叶章为代表的草本植物种群快速扩张引起的牛皮杜鹃种群衰退研究;建立长期样地,监测牛皮杜鹃种群变化.  相似文献   

3.
祝元春  程伟 《科技信息》2011,(34):442-444
本文以相邻格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绘制年龄结构图、静态生命表以及存活曲线,分析秦岭铁杉林种群更新过程。结果表明:(1)铁杉主要是靠种子繁殖后代,其种群天然更新是借助风力传播,铁杉种子在不同群落中的萌发率均存在显著差别,且幼苗受群落类型、林窗面积、在林窗中所处位置、光照强度及水分的影响。(2)铁杉林种群以种内竞争为主。竞争强度随胸径增大而逐渐减小。(3)铁杉林的乔木组成通常以铁杉为优势,铁杉林的结构复杂,乔木层通常有2~3个亚层。铁杉林下的灌木、地被植物,特别是厚密的苔藓层阻碍了铁杉林的天然更新。(4)铁杉林的种群在各年龄阶段分布格局中,Ⅰ、Ⅱ龄级的个体株数最多,随着龄级的增大,个体株数减小,即幼树较多,老树较少。(5)各种因素促使铁杉林的更新演替逐渐向衰退型演变。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流行情况、季节动态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表明:(1)临床检查牦牛1149头、黄牛599头,皮蝇蛆寄生率分别为84.25%和70.28%,寄生强度为18.32个和2.17个;剖杀检查牦牛114头,皮蝇蛆寄生率为100%,寄生强度为71.66个.(2)川西北草地皮蝇的种类,经形态学和生化特性鉴定定为牛皮蝇H.bovis、纹皮蝇H.lineatum和中华皮蝇H.sinrnse等三种.(3)弄清了皮蝇各期幼虫在牛体内的寄生季节、寄生部位、移行动态、三期幼虫寄生方位、入土化蛹羽化规律、成虫活动规律等.(4)害获灭(Ivomec)是防治牛皮蝇蛆病的首选药物,具有效果好、广谱、剂量小、安全、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防治后可获显著经济效益和明显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驱避剂的固化及其挂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牛皮蝇驱避剂(SM2H)辅以固化材料混合成型,制成牛皮蝇缓释驱避块,这样即延长驱避药物的有效使用期,又使其成型,方便更换、回收和处理,制作一款可将牛皮蝇缓释驱避块按放在其中并可佩带在牛体上的挂饰,如牛项圈、牛耳环等,在夏季将其佩带在牛体上,让药力缓慢释放达3-4个月,其散发的气味能驱赶牛皮蝇离开牛体,从而阻断牛皮蝇在牛体上产卵,破坏其生活史,达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的生命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是九寨沟森林生态系统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之一.本文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样地资料为基础,编制了九寨沟不同群落类型中油松种群以径级代替年龄级的生命表来阐明油松种群的结构动态特点.结果表明:①油松林中,油松种群的生存与死亡,死亡密度与危险率存在着波动起伏的特点.生存率与积累死亡率单调下降与上升,下降或上升的幅度是前、后期大,中期平缓.表示种群幼树幼苗死亡率高,老树稀少.种群动态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②由于种间竞争,青木千林与落叶阔叶林中,油松种群衰退,幼树幼苗死亡率极高,生存率很小  相似文献   

7.
调查大苞柴胡(Bupleurum euphorbioides)地理分布、生长环境、伴生植物,分析生存现状.结果表明:长白山区岳桦林内大苞柴胡种群数量多于苔原带;生长质量苔原带优于岳桦林内;大苞柴胡种群在分布区不是优势种,种群自然更新慢;伴生植物具有品种少,长势强的特点,生物物种入侵及游客践踏加速了种群衰退.  相似文献   

8.
花鼠种群生态学研究(Ⅰ)——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鼠(Eutamiassibiricus)第1上臼齿(M1)的磨损程度,将花鼠种群划出4个年龄组,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花鼠的种群年龄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鼠种群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化显著,4、5月份种群中活动的全为成年鼠,种群平均年龄较高;6月中下旬开始,当年鼠加入到种群中活动,种群平均年龄开始下降;7月份以后,当年鼠数量超过成年鼠,种群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花鼠的生态寿命在3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类森林群落中设置样方对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种群进行了取样,对2002年和2007年同一群落中华西箭竹的种群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生物量的差异进行了统计检验.发现5年中,青杄林群落中箭竹平均高度增加,巴山冷杉林群落中箭竹平均生物量增加,白桦林群落中箭竹种群密度下降,而油松-红桦林、铁杉-糙皮桦林和红桦林群落内华西箭竹的种群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说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华西箭竹种群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华西箭竹具有一个下降种群的年龄结构,使得上世纪80年代开花后种群恢复很差.分析了光照、湿度等因素对华西箭竹种群生长可能有重要影响,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证实,需要控制光照或湿度进行生态学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皮革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碎牛皮、碎猪皮下脚废料产生,这些碎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现介绍一种利用碎牛皮、碎猪皮生产明胶和雷米邦A的方法。一、明胶生产方法在碎牛皮、碎猪皮中,含有丰富的生胶质。生胶质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其中的胶原蛋白是制胶的主要成  相似文献   

11.
九寨沟不同类型森林群落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网袋法对九寨沟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各林型凋落物的分解率k以白桦林最高,达0.7864,巴山冷杉林最低,为0.2705.九寨沟6个主要类型群落中,除巴山冷杉林的年分解率为23.70%,与一般温带针叶林分解率相似外,其余皆在30.20%至54.45%之间,高于温带森林凋落物的平均分解速率20%~30%.在实验期内五次取样的失重率与时间的关系有两类,它们以海拔2400m为界.在海拔2400m以下的白桦林、青杆林和油松林群落中,凋落物的失重率变化呈S形;在海拔2400m以上的辽东栎林、红桦林和巴山冷杉林群落中,凋落物的失重率变化呈山字形.这6种类型森林群落凋落物的分解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地,海拔相同时阔叶林群落凋落物分解比针叶林群落快.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3种天然次生林的种群结构和演替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重要值法、树木分层频度法和立木级结构法对神农架3种主要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种群结构和演替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巴山冷杉林和华山松林是神农架天然更新起来的较稳定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红桦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托盘育苗能克服普通容器育苗(塑料袋)的侧根盘绕现象,空气切根能避免容器苗底部根系盘绕,而且也能避免人工修根感染。干旱地区托盘育苗适宜选用导根类托盘。攀西地区红桦容器育苗适宜采用H250导根线类托盘空气切根育苗,其平均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叶干重分别达19.82cm、3.31mm、0.40g、0.31g和0.45g。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太白山红桦林的群落生境和群落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红桦林的类型及分布规律。太白山红桦林的总生物量为286.749t/ha,其中乔木层251.134t/ha,灌木层33.464t/ha,基本层2.15lt/he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省中东部白桦(Betula platyhylla Suk.)天然林进行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白桦天然林不同龄阶的个体生长变异与各性状相关系数与年龄成正比,以15 a生的天然林生长变异、相关系数增长率最高,以后与年龄成反比,并逐渐平稳.确定白桦天然林早期选择最佳年龄为15 a,白桦天然林可用15 a胸径对40 a的材积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6.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杂木林、蒙古栎+黑桦林和花曲柳-榛灌丛次生林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研究,共获大型土壤动物2522只,分别隶属3门8纲25目。三种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水平结构表现为类群数相似,但土壤动物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共同优势类群均为蚁科。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表现为表聚性,花曲柳-榛灌丛的表聚性要高于杂木林和蒙古栎+黑桦林。蒙古栎+黑桦林和杂木林大型土壤动物相似性程度极高,与花曲柳-榛灌丛为中等相似;蒙古栎+黑桦林和花曲柳-榛灌丛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相似,与杂木林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优势度指数高,均匀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川西亚高山野外大型控制实验,研究了红桦不同密度下的根系生物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对短期升高温度(ET,相对室外平均升温2.4±0.4 ℃)、升高大气CO2浓度(EC,平均增加15.5±1.0 μmol·L-1)及交互作用(ETC,生长室相对室外平均升温2.2±0.5 ℃并CO2浓度平均增加15.8±1.2 μmol·L-1)的响应.初步结果表明:升高大气温度或CO2浓度均能够显著促进红桦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单株根系生物量;升高温度和CO2浓度及二者共同升高对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影响不同,升高温度细菌、真菌数量以及低密度下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而高密度下放线菌数量显著下降;升高CO2浓度下高密度时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而低密度下均显著下降;升高温度(ET)显著抑制高、低密度下红桦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CO2(EC)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2种密度条件下均不同程度升高,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ETC条件下,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2种密度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脲酶活性在高、低密度条件下对ETC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8.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是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著名的先锋树种,在维持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七里峪林区为研究区域,分析白桦种问关联及其群落演替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检验,30个物种对中有18对种间关联极显著.白桦与所调查物种的联结系数均为正,物种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研究区内白桦处于增长期,物种之间关系密切;(2)在次生林演替过程中.白桦处于第3演替阶段,它是一个较不稳定的森林群落,随着群落演替,白桦林可能被油松、辽东栎取代.  相似文献   

19.
林朵林场西南桦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科学地发展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林,于1999年至2010年在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开展西南桦造林试验,研究西南桦的生长适应性、丰产性、林分分化、径级变化、树干通直度以及对病虫害和低温雨雪灾害的抵抗能力。采用线路踏查法和标准林地法选定样株,测定西南桦的树高、胸径、材积,并调查其对病虫害和低温的抗逆能力。试验结果为:11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9.7m,平均胸径17.2cm,平均蓄积171.7 m3/hm2,超过阔叶树速生丰产林指标,西南桦幼林能够抵抗-2℃低温天气7d。西南桦在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主要储能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爬行动动物育肥和禁食个体的腹脂肪体能值、肝脏能值、尾能值及去尾躯干能值的组间差异显著;北草蜥腹脂肪体、肝脏和尾的能量动用活跃,是该种动物主要的储能部位;中国石龙子腹脂肪体、肝脏、尾和去尾躯干是该种动物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动物主要储能部位无明显差异,育肥可使动物各储能部位迅速储存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