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政策反映一个国家对于犯罪的基本态度,对一国刑事法律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学界对刑事政策内涵的理解尚存纷争。基于对学界众多观点的考证,并以对刑事政策基本构成要素的梳理为基点,从刑事政策的主体、对象、目的及手段等方面厘清对刑事政策内涵的认识,为我国刑事政策理论体系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刑事政策概念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刑事政策概念众说纷纭,不利于刑事政策学科的长远发展。坚持刑事政策学科的独立,是研究刑事政策概念的前提。作为刑事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政策,不同于刑事公共政策,有别于刑法规范,更不是单纯的犯罪对策。刑事政策是国家基于犯罪原因认识,对已然犯罪采取的以刑罚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反应和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刑事政策的制定和运作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刑事政策的价值问题的理解有所偏差。刑事政策的价值问题应成为刑事政策研究领域乃至刑事法研究领域内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且应把该问题纳入法治视野下进行研究。据此,在探讨了刑事政策价值的内涵,并尝试分析法治视野下刑事政策的价值构成后,提出法治视野下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基于对犯罪“严打”的反思和对犯罪规律的再认识,还基于对刑罚功能有限、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考虑,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均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应全球两极刑事政策趋势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性质定位,决定了其在社会犯罪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和涉及的范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性质还不是基本刑事政策,而是属于刑事司法政策,这种状况不利于达到政策固有的或者期望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刑事政策指的是国家或执政党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用刑罚和有关措施以期有效地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目的的方略。而民意的内涵稍显复杂,具体可分为伪民意、感性民意、理性民意。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刑事政策合理性、可接受性的提高,但也会导致非理性刑事政策的产生或者干预刑事政策的实施。故应采取"源头管控模式"以减少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源头管控模式概括而言即"源头控制,疏纳结合,执行独立,双层筛选"。  相似文献   

6.
刑事政策为刑罚执行提供指导思想,刑罚执行是刑事政策的重要实践路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对于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其对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对司法实践和执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简易程序密切相关。以新的视角来审视,简易程序在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刑事简易制度,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这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庞鹰 《奇闻怪事》2009,(8):72-73
在新的历史阶段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贯彻过程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新社会防卫理论是国际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的会议文件都有充分体现。新社会防卫论国际化刑事政策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国际航空安保公约深受新社会防卫论国际化刑事政策的影响。国际化视野下民用航空领域犯罪的刑事政策应具有国际性、建构性、时代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现阶段,我国惩治民用航空领域犯罪刑事政策呈现四大基本现状:入罪化、罪名衔接不协调、"严打"政策、财产刑适用范围狭窄。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是适应我国当下时代和社会发展必须坚守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对刑法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层面进行审视,并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在立法上严密刑事法网,在司法上实现罪刑均衡,在执法上多部门协同、联合执法,这样才能预防和治理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整体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