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核磁共振是测定原子核磁矩和研究核结构的准确方法 ,是研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实验技术 ,也是研究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1] .核磁共振方法可准确地测量磁场强度 ,因而在加速器磁场强度的测量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们根据静电加速器对磁场测量的特殊要求———即测量范围广、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专门设计了核磁共振测磁仪的探头 ,研制了一种使用单片微机和PC微机的核磁共振 (NMR)测磁仪 ,并针对检测中影响灵敏度的因素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讨论 ,并采取了相应的有效措施 ,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NMR)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现象已由理论研究、试验进入了应用与开发阶段,它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在地学方面(质子磁力仪、NMR波谱仪、岩芯测试仪以及NMR测井上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核磁共振技术探查地下水是核磁共振技术在地学中应用的新领域,它为勘查地下水增添了新手段,填补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直接找水的空白,开创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直接找水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聚合物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NMR)技术发现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化学物理学、高分子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的各个领域内。用核磁共振方法来研究聚合物,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研究高分子化合物性质及结构的重要武器。取向研究自1957年Slichtre开创以来,也出现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其中日本学者山县恭造、应田澄夫曾用Kratky公式求出二次矩随纤维轴与外磁场夹角的变化关系,与实验相符较好。Miyaket对于各种无定形乙烯型的聚合物计算出分子内部核磁共振的二次矩,依赖于所谓“局部规整参量”Z的公式。1962年(?)和(?)研究了轴结构样品的核磁共振的二次矩公式。次年,苏联学者(?)和(?)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取向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给出了既适用于纤维,也适用于薄膜的二次矩公式。同时还研究了聚合链相对于纤维或薄膜伸长方向的几种可能分布函数的情况。1964年我国华师大杨年兹等  相似文献   

4.
张文慧 《科技资讯》2013,(24):75-75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医学领域,核磁共振已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核磁共振分析获得岩石重要参数,为油田储量计算和产能评价等提供依据.钻井现场,它特殊的测量分析手段帮助地质家快速现场决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测量超导螺管的核磁共振特斯拉计新探头。这种探头仍然是根据流动水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研制的,但在结构上采取极化器和章动变换器都沿探头轴向分布的方式,从而缩小了探头的横向尺寸。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2005年至今笔者课题组在井下极端条件核磁共振探测系统研制方面的成果。这里的极端条件是指:高温、高压、仪器体积受到严格限制、测量时处于运动状态、被测样品处于探头之外、低场、低信噪比等。处于井下极端条件的核磁共振探测与常规条件下的核磁共振探测很不相同,需要特殊的探头和测控系统,对降噪及资料处理和解释也提出一系列技术和工艺要求。围绕井下极端条件核磁共振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工艺问题,介绍解决方法和相应进展,包括探测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研发流程,探头设计与实现,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降噪方法与效果,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制作并测试偏心型和居中型两种探头、全套电子线路及降噪方法、采集与处理软件。所研制的探测系统已经投入到工程化应用,提升了中国石油工业高端技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研究和处理理论问题时,它运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思维方法。本文就类比推理方法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一、什么是理想化模型 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建立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模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促进了物理规律、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物理学向新的领域扩展。那么什么是物理理想化模型?它是根据所研究的物理问题的需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简单、近似、直观的模型。具体地说,是对事物的各个  相似文献   

9.
类比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物理学的研究和探求新的物理规律时有很多应用.用类比方法来计算以恒定速率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场是一个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一些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的规律。从研究对象上看,经济学与物理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将经济学和物理学做一番比较,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方法测量磁场是较精确的一种测量磁场的方法,由于在低磁场强度时共振信号相对于噪声很弱,给正确测出磁场造成困难.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是先进的计算机测控技术,与核磁共振探头结合起来组成虚拟磁场测量仪,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的强大功能,可以有效消除噪声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物理学旨在应用物理学方法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利用经典热力学及近期发展的各种物理学方法来检测和操控生物分子。这些方法包括质谱、流体力学、电子显微学、衍射和晶体学、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核磁共振,它们相辅相成,各有其特定的优势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成像机理以及在煤层气开采方面的应用,指出储层渗透率是反映煤层气运移规律的重要参数,它与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的核磁渗透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介绍了求解核磁共振渗透率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煤层气赋存和运移规律进行实时、定量研究分析更为准确、可靠,因此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煤层气赋存和运移规律为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开辟了崭新的研究手段和技术途径,对现场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它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其特殊意义。物理学的基本特点简单概括为: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产生的基础;物理学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物理学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教师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组织教学素材,设计教学程序对优化教学过程、发挥物理教学效能是非常必要的。一、充分利用实验和事例组织教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学中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概念、规律的教学,首先必须提供大量的实验和事例,让学生占有足够…  相似文献   

15.
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运动规律的一种基础理论。它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和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曾经引起物理思想上的巨大变革,它产生的影响,绝不局限于物理学和化学这两门学科,而且还涉及人类认识本身的种种基本问题。因此对它的发展史进行研究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笔者想在这篇文章中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作一简要的回顾,并就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相对论与理想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论的创立是20世纪物理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现在它已成为高能物理、宇宙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相对论的创立过程及 在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在相对论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分思想的分析方法称为微元法,它是将研究对象进行无限细分,从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进行讨论,从而找出被研究对象变化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它贯穿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体系,渗透于一些物理概念、公式之中.取微元作为研究对象,可准确地描述变化的物理过程中的瞬间状态,微元再求和更是解决物理过程中变量积累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各级考试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江涛 《科技信息》2008,(17):244-244
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中几个典型“理想实验”实例的分析,说明了“理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革命性的发展.对物理学新理论的建立、对已有理论的补充和完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物理学中应重视对“理想实验”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亢锐 《科技信息》2013,(2):477-477
<正>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因发现磁共振现象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  相似文献   

20.
量子和经典力学描述核磁共振机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测井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测井方法,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和技术发展情况。核磁共振技术是核磁共振测井的基础,由于它涉及较深的微观理论,着重从量子力不和经典电动力学两个方面介绍核磁共振机理推导过程,并进行了研究对比,说明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明确核磁共振测技术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