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磁—反铁磁超晶格零温磁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性自旋波理论研究铁磁-反铁磁超晶格的零温磁性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反铁磁层内耦合强度J2对超晶格性质有重要影响,是格零温磁矩有着非同建党的量子效应.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内部各向异性的A-B结构的一维铁磁性超晶格自旋链,利用界面重参数化方法,给出了自旋波低能量子严格解。结果表明,超晶格自旋波分为非局域模,局域模和界面模三种类型,对各种模的性质与特点,以及自旋波的色散关系和能量范围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重点讨论了在不同的层间耦合下外磁场和横向自旋波结构因子对色散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磁场和横向自旋波结构因子都能使能带分裂,出现能隙.且随着它们的增强各类本征模之间相互转化,能量呈线性增加.层间铁磁性耦合时,只能存在光学-声学型界面自旋波;层间反铁磁性耦合时,可能存在声学-光学型和光学-光学型两类界面自旋波.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利用界面重标度方法和量子理论严格求解了在两种铁磁性材料构成的超晶格中自旋波的低能量子本征态和本征值,给出了物理解与界面条件的精确关系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相关有效场理论讨论了二维I si ng反铁磁-反铁磁超晶格(AFAFS)在无外场时的临界温度与超晶格元胞厚度及超晶格中每一层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并从超晶格的对称性出发讨论了反铁磁-反铁磁超晶格和铁磁-铁磁超晶格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层间反铁磁耦合双层薄膜的自旋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研究了界面为反铁磁性耦合情况下,两层铁磁性薄膜中自旋波的本征模、色散关系及波形等问题,同时与界面为铁磁性耦合的结论作了比较,结果发现:界面耦合对膜中的体模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界面模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正方晶格反铁磁海森堡模型出发,应用正则变换方法讨论了非绝热近似下晶格量子涨落对系统基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自旋-声子耦合相互作用可以使系统建立一个新的稳定基态.在此基态中,系统的能量可以得到明显的降低,而且有小的交错磁序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三个自旋为1/2的粒子的自旋波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景辉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8(4):15-18
本文介绍了如何构造三个自旋为1/2的粒子的自旋波函数的方法,对于构造多粒子体系的自旋波函数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线性自旋波的理论导出铁磁-反铁磁双层系统的Heisenberg模型哈密顿量,采用矩阵格林函数运动方程技术得到自旋波的色散关系,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铁磁-反铁磁双层的低温内能。 相似文献
13.
计算了包含不同自旋取向的单畴粒子具有短程交换相互作用能,各向异性能及长程偶极相互作用能的磁性超晶格的静磁能,利用能面图和局域能量极小模型得到了磁相图和磁滞回线,研究了有限尺寸和温度效应,计算结果较好解释了在超薄磁性薄膜中观察到的两种磁相(磁化强度平行和垂直于薄膜平面)的转变行为。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计算了中子自旋波穿越均匀磁场层过程的精确解,讨论了有限厚磁层、极薄磁层、回波共振和混合态入射等情形,提供了贯穿系数、极化矢量等的精确表达式,从而为高精度的中子干涉仪测量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电子在组分超晶格中的运动问题等效于电子在一维方形势阱中的运动问题。由于电子所经受的相互作用势是一维周期势,情况与K-P模型类似。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对理想情况下超晶格量子阱的能带结构和透射谱特征进行了研究,而且对非理想情况下的透射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存在局域态。 相似文献
18.
重点研究了双层铁磁薄膜系统在层间反铁磁耦合下,体单轴各向异性对自旋波色散关系和共振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单轴各向异性常数的增加,各类型模之间相互转化;高能禁闭模共振减弱,低能禁闭模和界面模共振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时格林函数理论讨论了二维反铁磁Heisenberg模型的热力学性质.将自旋算符的关联函数在Tyab-likov近似下进行退耦,得到关联函数的自洽方程,从而研究了相变温度下自旋交错磁化的激发情况,求出了系统的平均能量,并将基态的情况与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