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先根据倍捻锭子的实际结构建立起计算模型,并详细介绍模态综合法对倍捻锭子的计算过程;另外传递矩阵法作为处理回转轴系的传统方法,这里只作简单介绍;最后运用模态测试技术对理论计算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模态测试值基本吻合,这为今后对倍捻锭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C/SiC复合材料的模态密度获取方法并提高其模态密度辨识精度,以正交各向异性C/SiC复合材料板作为研究对象,在薄板理论基础上推导了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模态密度理论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点导纳法对正交各向异性C/SiC复合材料板开展了模态密度试验测试研究,并分析了附加质量对试验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正交各向异性C/SiC复合材料板,其模态密度理论计算结果是一个定值;附加质量在中高频段对于C/SiC复合材料板模态密度测试结果影响较大;理论计算值与经过附加质量修正后的试验测试结果在中高频段吻合较好;理论解析计算及试验测试方法在进行C/SiC复合材料板模态密度辨识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某四缸柴油发动机机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机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为了验证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合理性,根据实验模态分析理论,对自由状态下的发动机机体进行了模态测试.测试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说明计算方法正确、合理,所建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有效反映了机体的振动特性,该实验方法具有工程指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塑性形变理论和流动理论,利用相邻平衡准则建立了矩形薄板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屈曲控制方程,将临界力参数和动力特征参数作为一对特征参数求解.定量计算了两个特征参数的值和动力屈曲模态,并对两种理论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薄板塑性动力屈曲和弹性动力屈曲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流动理论计算的临界力参数大于形变理论计算值,而动力特征参数小于形变理论计算值,利用形变理论计算板的塑性动力屈曲时偏于保守;两种理论计算的板的塑性动力屈曲无量纲临界力参数和动力特征参数均大于弹性动力屈曲的相关参数.相比于流动理论计算结果,形变理论下薄板的屈曲模态峰值更加靠近受载端,说明形变理论下塑性波区对屈曲模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四斜叶搅拌桨的固有频率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态分析中多点激振单点测响应的试验理论,提出搅拌桨的模态测试方法。对四斜叶搅拌桨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将所得测试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一种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或损伤检测时,通常需要进行结构的模态测试.传感器布设的位置与数 量则对模态试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传感器布置新算法.首先根据线 性模型估计理论,将待监测的目标模态振型视为线性模型的设计矩阵,利用奇异值分解的算法,将设计矩 阵分解,根据各个自由度对目标模态振型贡献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励磁注入激励法来测试和辨识机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的方法,用以正确评估次同步谐振风险和研究应对策略。方法包括3个步骤:首先对运行机组励磁系统注入模态信号激发可控扭振,精确检测轴系次同步模态频率;然后采用模态滤波和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校正算法计算各扭振模态幅值;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模态阻尼。采用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理论正确性,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上都电厂4台机组的扭振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试验成本低、激发模态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FAST馈源支撑塔的固有频率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AST馈源支撑系统结构复杂,在进行馈源支撑塔的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馈源支撑塔的振动对馈源舱的控制带来的影响,要求馈源支撑塔的固有频率处于1 Hz以内。以模态分析理论和有限元方法为基础,使用Ansys对馈源支撑塔进行仿真,计算前三阶固有频率。通过仪器对六座支撑塔的固有频率进行测试,比较和分析前三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以对支撑塔的刚度进行检验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首先推导了纺纱锭子中开螺旋槽弹性管的等效抗弯刚度及底部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弹性管各参数对其刚度及振动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态测试,实验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机床的模态测试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床模态测试技术主要应用方向为:建立机床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机床的稳定分析以及在线监测。对现在常用到的模态测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机床模态测试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激励、测量和分析,由实测激振力和振动响应求出频率响应函数后,根据频率响应函数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经过分析计算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建立机床的动力学模型,用于对机床进行动力学分析。对机床模态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机床模态测试的流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高空速空心锭子的临界转速和振动形态,分析了结构参数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设计并制造了高速空心锭子样件,并对样件进行了模态测试,以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最后测试了空心锭子在各转速下的振幅及噪声,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空心锭子达到了设计要求,能用于纺纱生产。  相似文献   

12.
锭子弹性支承刚度对其临界转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传递矩阵法分析计算了一种新型双弹性支承纺纱锭子的临界转速,作出了锭子临界转速与支承动刚度参数关系曲面,并采用模态测试方法验证了锭子计算模型及结果。其方法和结果对于锭子以及纺织工程中的其他高速转子的弹性支承优化设计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动压轴承锭子临界转速及振型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递矩阵法及导纳法编制了计算程序 ,分别对锭子在空锭、带筒管但筒管上无纱线、带筒管且筒管上带满卷纱线三种状态下的第一阶、二阶临界转速和振型进行了分析计算。文中给出了计算结果 ,经试验验证 :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一致 ,证实了本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重型燃气轮机通常采用拉杆转子结构,此类转子-支撑系统的临界转速的分析计算与整体结构转子不同.以Riccati传递矩阵法为框架,对某燃气轮机中心拉杆转子结构进行分析并离散,考虑轴承支撑以及端面齿啮合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转子 支撑系统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临界转速以及相应的振型进行计算,并通过与试验台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应用于类似结构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基于动力学方程的高速转子数学模型,用传递矩阵法进行了计算,以HFD型锭子为例获得了各阶固有频率及其相应主振型;基于计算机几何模型,通过ADAMS软件平台获得了锭杆杆端具有偏心激励时的振幅曲线.结果表明,转子工作转速在第一、第二阶临界转速范围之间,若想将转速从18000r/min提高到25000r/min,则必然跳过第二阶临界转速,但受转子本身结构所限制,一般不可跳过第二阶临界转速;否则,有可能使上轴承中的油膜被击穿,噪声、功率随速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只有通过结构改进设计才有可能提高其转速.  相似文献   

16.
机床高速主轴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Riccatti传递矩阵法,对正在研制的MK2120A型内圆磨床的高速主轴系统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不同规格砂轮对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影响可忽略不计,而不同规格的皮带轮对多统的高阶固有频率影响很大;经过结构动态设计,使主轴临界转速与额定转速之间呈合理布置,确保主轴系统具有优良的动力学品质。研究表明:此方法计算简单,精度较高,计算主轴系统回转效应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7.
对纺纱锭子组合系统的动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传递矩阵法及导纳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分别对锭子在空锭、带筒管但筒管上无纱线、带筒管且带筒管上有满卷纱线三种状态下的第一阶、二阶临界转速和振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递矩阵法及导纳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分别对锭子在空锭、带筒管但筒管上无纱线、带筒管且筒管上有满卷纱线3种状态下的第一阶、二阶临界转速和振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递矩阵法分析了某空心锭子的临界转速及强迫振动时的轴承受力,讨论了锭子结构参数、纱管和纱线质量对锭子临界转速的影响。文中还采用模态试验法识别了锭子支承的刚度系数,为空心锭子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纺纱过程中,纱线不断卷绕到纱管上去,锭子纱管系统是变质量系统,本文利用摄动法对其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出如下结论:变质量的锭子纱管系统临界转速形成为一区域,锭子设计应避开这一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