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探讨我国契约法应进一步确立契约自由和契约正义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契约自由与权利本位、平等、利益的关系,契约正义与公平、诚实信用、情势变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网购“寿衣门”及类似事件多发引起关注。本文从网络交易双方的行为入手,分析双方担负的诚信义务并举例说明了网络购物中权利滥用的典型方式。得出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于网络交易中的诚信失范与权利滥用,并指出网络交易仍然应当恪守诚实信用原则,正确行使权利,达到各方民事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美国将滥用版权、商标权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纳入由若干法案、判例及各式指南组成的反托拉斯体系架构中予以规制,其宗旨乃是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促进社会福利。上述体系架构历史地、辩证地理清了版权滥用原则、商标权滥用原则与反托拉斯法间的相互独立关系;也对版权人通过许可协议限制竞争,滥用版权市场支配地位约束不受版权法保护之领域或限制合理使用制度允许之行为,滥用"反规避权"等新型版权违法行径予以了科学的认定;还从政府授权、商标之象征意义、商标产生之消费者依赖等方面审视了滥用商标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对滥用商标域名和"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等行为模式予以了体系化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崛起为人类健康、医学进步、社会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步突破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及法律、法规对基因编辑行为及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后果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基因编辑行为对宪法的基本自由与秩序价值带来挑战,同时也违反了宪法的人权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冲突。我国目前存在对基因编辑行为核心价值理念和新型基因权利保护的缺位、立法层次较低等问题。对此,我国应树立起人的尊严为宪法核心理念,专门立法,提高立法层次,强调基因权利保护入宪,从而规范基因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在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时,两者都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法律给予消费者特殊保护。但在现实生活中同时也存在着消费者权利的不正当行使现象。正确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正当行使权利,发生纠纷通过正当途径解决,才能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商业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对行为本质的认识是对其普遍性的认识,是类型化思维模式。新闻实质是表达行为。思想表达路径虽然多种多样,但侵权的表现形式基本相似,侵害的客体都为非物质性人格利益。以表达自由为出发点和行为类型化为划分依据,根据权利客体分类和主观归责原则,新闻侵权的法律属性是人格权性质的侵权,并非特殊类型侵权。立法上可以通过制定新闻传媒法这类行业性法律法规规范新闻传媒行为,保护表达自由;在侵权责任法体系内则对非物质性人格权保护制度进行完善,以形成行业规范与权利保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自然法学的理论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假定在国家产生之前存在着一个自然状态,在这样一个没有法律的自然状态中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每个人拥有相同的自然权利,即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侵犯自己权力的人,人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意志进行惩罚。然而自然状态并不是完备无缺的理想状态。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财产,人们通过契约组建政府进入文明社会。本文主要从自然法的历史渊源、自然法理论、契约和政治社会以及自然法的历史及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自然法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商务立法尤其是在线交易立法时,应首先确立保护消费者原则、保护消费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行业自律原则等基本原则,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费,然而很多人在消费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在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成为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坚强后盾。消费者只有熟知这些权利才能真正做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商务日益蓬勃,消费者购物纠纷等问题也常见诸于报端。诸如网络上买刻录机变成乌龙茶,网络大卖MP3随身听,结果却是一场空,在网络进行演唱会宣传,消费者购买门票后到现场却只见摊贩,甚至出现冒充网络银行网站,骗取帐号与密码等纠纷,令不少人对上网交易视为畏途。面对电子商务之潮流,消费者除了了解法律权利外,更应该学习如何上网消费不受骗,安心享受数字新时代的购物便利。本文参考美国国家消费者联盟(NCL)的网络诈欺观察(InternetF。udWatch)计划所提供上网基本窍门(BasicInternetTips)和联邦交易委员会(FTC…  相似文献   

11.
契约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应用伦理形态、实体伦理规律"现象"。契约伦理理念主要有理性、公平与自由。理性对"自然状态"展开伦理反省,选择契约作为避免"狼—狼状态"、走向"和平"相与之道的善的路径;公平要求契约制度设定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并确定主客观衡平标准,它是经验世界的"希望"和"追求";自由表现为契约行为的自我主导性,以"人"为目的,属于"相对自由"。契约伦理理念能够引导契约实践,使行为主体在"契约生活态势"中坚守道德光明之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中国伦理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刘怡 《科技信息》2009,(16):144-145
在权利问题日渐得到关注的今天,以法律原则为主导发展的权利论学说成为了人们对权利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以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为蓝本,从原则为主导的法律概念入手,阐释原则论指导下形成的自由裁量权,进而分析核心权利论思想,以期对现今时代权利保护、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法理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时代下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才开始真正做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消费者网上购物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权力与自由。特别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他们的商品,不受地域限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承租权突破了债权的相对性,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时,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买受人受其约束.该规定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买卖等行为须发生在没有瑕疵的租赁行为有效期内.当承租权与其他权利竞合时,以权利发生的先后确定是否适用“买卖不破租赁”原则.该原则在实践中出现了被滥用的问题,为减少纠纷,保护交易安全,建议立法上应建立“登记对抗主义”的租赁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 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行为关系着消费者、接受服务者和商行为人(本文所指商行为人包括商自然人和商法人,以下类同)等的利益,关系着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的稳定、自由、互利合作和诚实、信用、平等、公正,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如果不用法律来规范商行为(本文所指商行为包括商自然人的商行为和商法人的商行为,以下类同),保护商行为人和消费者的权益,就会危及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权益。现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许多不合法律规范的商行为,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将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置换为营销情景下服务企业心理契约违背与顾客的关系,通过对263位经常接受银行服务的顾客进行定量研究和结构方程验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服务企业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退出、抱怨行为增加和顾客忠诚降低、沉默行为减少;服务企业的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忠诚降低、抱怨行为和沉默行为增加,对顾客退出行为影响不显著.交易型心理契约是顾客更加关注的心理契约形式,顾客对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关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之不足及其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起源于德国法,为该国法制的一项主要特色。缔约过失理论的价值在于,将契约自由的原则受制于交易当事人利益的平衡,从而扩大了契约责任适用的范围,并将社会利益的衡量纳入契约的法律价值判断之中。本文探讨了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之不足,并提出应以现行法的规定为基础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8.
契约附随义务由来已久,但对其范围的界定,尤其是对给付义务的界限,以及其认定标准都存在很大的争议。附随义务在现代契约法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指导当事人依照诚实信用的民法基本原则,正确的履行契约,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模式在实体购物之外产生了网购,其后随着线上线下同步技术和需求的发展,新零售应运而生。关于未来各类零售模式的存续性存在诸多争议,为了能够较为清晰地对该问题进行判断,从消费者视角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影响3种零售业态的消费者购物行为要素,建立要素结构方程模型,形成要素指标体系,并从泛函分析角度构建三维欧氏空间模型进行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判断及零售模式选择。要素模型能够反映消费者购物行为的主要特征,空间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进行判别,有效处理了多变量条件下的对象识别问题。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零售业态发展布局提供目标消费者群体购物行为偏好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基本上呈空白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网上交易业务的发展。我国应在网上交易过程的前后加强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并加强对电子交易证据的收集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