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北省曲阳石炭一二叠纪地层中发现古植物化石29属62种,包括真蕨纲和种子蕨纲、楔叶纲、石松纲、瓢叶纲、苏铁纲、种子化石、科达纲、银杏纲.此古植物群华夏植物群的特点明显,纵向上可划分成5个古植物组合;演化具有阶段性,组合的变化与古地理6个演化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肥城煤田晚石炭-早二叠世小有孔虫动物群的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25属73种。自上而下可建立三个小有孔虫组合:ⅢMultidiscustalimuensis-Glomospira-Palaeotextularia组合,ⅡTetrataxis-Nodosaria-Palaeotextularia组合,ⅠEotuberitina-Bradyina组合。通过与其它地区小有孔虫组合对比,肥城煤田这三个小有孔虫组合的时代应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组合Ⅰ)和早二叠世早期(组合Ⅱ和组合Ⅲ)。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前华夏植物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植物群计 2 3属 4 1种,以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为主,石松纲居次,另外还有少量楔叶纲、科达纲及种子化石.按地层分布当前植物群可分为沙水岗组植物组合、龙江组植物组合及测水组植物组合.分析该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其性质属前华夏植物群 相似文献
4.
山东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善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0(1):45-49
山东蕨类植物有24科、39属、96种和9变种,以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为优势科属、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为主,达45种,占全部种类的42.9%,其中中国-日本成分35种,占33.3%;其次为中国有成分和山东特有成分,在起源上具古老性,并与热带区系有密切的关系;山东蕨类区系成分在早第三纪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福建西部龙岩、宁化等地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四射珊瑚5个新属及其典型种。它们分别是:黄龙组的Yinophyllum crassus,Ninghuaphyllum typicum,马平阶的Pseudobothrophyllum fujianense,Paraantheria irregularis,Jingyangophyllum。 相似文献
6.
孙克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
山东淄博煤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植物化石经鉴定,共计37属104种,其中包括11个新种。分析了本区植物化石的埋藏类型,根据各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境,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植物群划分为五个植物群落,讨论了它们的多度、成分、结构和生活型等特征,并采用信息函数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各植物群落的分异度和均衡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晚石炭世—二叠纪前陆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准噶尔盆地露头区以及钻井、物探资料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全盆地二叠系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对准噶尔盆地周缘大地构造环境及基底特征的分析结果 ,将准噶尔晚石炭世—二叠纪盆地定义为前陆盆地 ,其中发育 3个前陆盆地系统 :①西缘前陆盆地系统 ,该系统早期为近南北向延伸 ,从玛湖一直延伸到古车排子山前 ,后期分成南北两部分 ,北部称为西北缘前陆盆地 ,而南部被北天山前陆盆地系统所叠加 ;②克拉美丽前陆盆地系统 ;③北天山前陆盆地系统。各盆地系统的范围、发育时间和程度不同 ,前两个前陆盆地系统发育时间稍早 ,而后者盆地范围较前两者大。盆地中的所有构造特征都是这三大前陆盆地系统各构造组成要素叠加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石炭纪生物绝灭事件对造礁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石炭纪造礁群落演伦化程的研究,以及石炭纪造礁群落更替的事实,认为石炭纪时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绝灭事件,它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石炭纪造礁群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遍布全球的刺毛类-珊瑚群落的突然消失是这一事件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被子植物区系的成分构成,主要代表科、属、及其种数;对其区系特征、特有类群、干旱适应及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起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members of the Late Palaeozoic Cathaysian flora, Cathaysiodendron has been previously recorded from the Early Permian Taiyuan and Shanxi Formations in north China. The species of Cathaysiodendron presented here are from the lower member of Chouniugou Formation of Ciyao, Jingyuan, Gansu. The overlying marine beds yield fusulinids that are of Visean age in western Europe and conodonts of the Datang Stage in south China, so that the age of the bed containing Cathaysiodendron as Visean, Early Carboniferous, is well constrained. Such a record of Cathaysiodendron is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Carboniferous phytogeograph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thaysian Lepidophytes. A new species, Cathaysiodendron jingyuanense Wang & Wu sp. nov. is described and a second one mentioned.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发展及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蹴鞠具有对抗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从蹴鞠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唐时期,由于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蹴鞠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发展。到了宋代,无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普及程度上蹴鞠都达到了顶峰,人们对蹴鞠健身性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元代以后,蹴鞠的娱乐性越来越突出,其他三种特性逐渐减弱,蹴鞠运动逐渐衰微以至消亡。这种结果与蹴鞠积极的社会功能的丧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ian redbed gymnmprms in North China have been summarized: dominant peltasperms and conifers, numerous enigmatics such asGigantonoclea andPsygmophyllum, and abundant precursors of Mesozoic gymnosperm. Furthermore, stresses affecting these plants survival are suggested to be paleo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water stress, wind and fire activities, und fungal infection. Consequently, a preliminary analysis accounts for the ecological strategies of these gymnosperms to the P-Tr event. 相似文献
13.
14.
为进一步探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沉积地层和岩石学特征,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显微岩相学方法研究了离柳矿区枣林沟地层和岩石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厚约14.5m,仅存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下段C2t;二叠系厚度超过112m,包括太原组上段P1t、山西组P1-2s、下石盒子组P2x和上石盒子组P2-3s(未见顶)。可见该区沉积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并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碳酸盐岩和铁质岩。铁质岩主要组成矿物为褐铁矿,碳酸盐岩仅见于太原组上段。 相似文献
15.
16.
尼泊尔南部多热带成分,北部多高山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种子植物1451属,5000种,属于热带的科数不少,但属种不多.反之,亚热带成分则有较多的属和种.裸子植物只有雪松Cedrus是特有.有花植物仅61属不见于中国,特有属只有14属.60%的种与滇、藏共有.热带成分与云南较密切,亚热带成分则与西藏的最接近.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只有4000万年的历史.区系成分基本上是华夏的.少数与北极、北美、日本“间断分布”的成分也是华夏的,尼泊尔及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后裔,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西藏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3):246-250
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组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西藏申扎德日昂玛-下拉和昂杰剖面石炭-二叠系发育,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岩石地层单位都是在这两个剖面上建立.然而,其中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是根据地层中的化石组合而不是据其岩性特征,不符合多重地层划分的原则.该文对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系统提出了一些见解,并简要讨论了石炭-二叠系界线. 相似文献
18.
19.
系统研究了新疆吐鲁番桃树园晚二叠世梧桐沟组双壳动物化石,讨论了化石组合特点及地质时代。根据化石组合内容、岩性和沉积特征,以及剖面结构,认为梧桐沟组的时代应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南部石炭、二叠纪煤系土壤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南部石炭、二叠纪煤系中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古土壤.通过露头剖面宏观特征的观察描述,并系统采样后,在室内进行了地球化学黏土矿物分析.依据所观察到的宏观特征和地球化学、黏土矿物在古土壤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共识别出6种类型古土壤.根据Nettleton等关于古土壤的分类方案,这6种古土壤分别为古始成土、古有机土、古氧化土、古变性土、古灰化土和古旱成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