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农民伯伯通过手机客户端的APP可以调控温室内的环境条件,让蔬菜自由健康地成长;气象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气象智能设备自动收集天气信息数据,发布天气预报信息;青少年朋友跟随爸爸妈妈外出旅行时,还可以根据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提供的天气信息制订出行方案……这些都是基于  相似文献   

2.
周明煜 《科学通报》1980,25(4):174-174
近几年来声雷达探测资料开始应用于局地天气预报。我们利用北京地区三段时期的声雷达连续探测资料研究了一些回波现象与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它对了解某些天气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北京地区局地天气预报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异常气象使天气预报失常从17世纪开始人们才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预报了天气。现在虽利用人造卫星或雷达等高科技在预报天气,但报准的也只达80%左右,平均每周总是有一两次报不准。因气象现象本身是极为复杂,例如一个地域的气象将受到整个地球的气象影响,距地球表层几十公里处高空的气象也很复杂,还与地球表面的山,溪谷、平原、海等的形状与大小也有很大关系。现在气象厅把对气象会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都尽量考虑之后,运用流体力学等方法把各种因素制成数学模型并利用超级计算机处理。但从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无法使天气预报达到完善的地步,这是因为无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庭用品也插上了高技术的翅膀,许多新型的家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介绍几种国外最新研制成功的家用新产品。家庭用天气预报器以往人们都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或听收音机来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日本一家公司新近推出一种家庭用天气预报器.这一造型可爱的小型机器高11.4厘米,宽5.8厘米,重量110克,采用水晶振动气压感应原理,以人物脸部表情来呈现天气的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天气瓶无法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但是让天气瓶与自己一同感受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享受观天象的乐趣,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体验。一只有"情怀"的小瓶子最近,市面上流行一种名叫"天气瓶"的小玩意。据称,瓶中的透明液体会随着气象的变化而产生如羽毛、叶子或雪花般不同的结晶现象。"天气瓶"又被称作"风暴球",它是一种源于18世纪欧洲的天气预报仪器。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与强风、暴雨、雷电、冰雹、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不断斗争中,逐步认识了大气运动的规律,并且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大气物理学。但是,人类认识大气中发生的各种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掌握其变化规律,不仅为了提高各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其最终目的乃在于控制天气,使“风调雨顺”的憧憬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谈论它,可以核对天气预报。孩子们,我们真得非常喜欢天气预报。一项新的调查发现,美国的成年人对天气预报很热衷,他们平均一天会有3.8次收听(看)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科学探险家高登义教授以其亲历,讲述登山天气预报的重要,以及他自己为国家登山队登顶珠峰进行天气预报和电视直播预测的难忘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预测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做到决策和计划进退裕如,未雨绸缪;而错误的天气预报则相反,轻者可能让我们的境况雪上加霜,重者甚至带来生灵涂炭的悲剧。对于像登顶珠峰这样的极端高山的重大活动,天气预报的准确与否可谓生死攸关。下面,我就这个话题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经历。  相似文献   

9.
天空往往是绚丽多彩的,有时候碧空万里,有时候彩霞满天,有时候日、月的周围出现一道七色光圈,有时候一道美丽的长虹横挂蓝天。这是谁的“杰作”呢?概括地说,它们是日、月和各种星体的光通过大气层时,受到空气中的微尘、水汽、水滴、冰晶和空气分子等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作用而形成的。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对光的各种作用,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根据日、月、星辰的状况可预测未来天气。  相似文献   

10.
正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每天,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都会为我们提供实时的天气预报,让我们对天气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为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也许你会说,既然这样,研究天气就交给大人吧,我们青少年还是好好学习、玩耍吧!殊不知,你也是可以参与到气象活动中的。从小接触气象,培养气象爱好,  相似文献   

11.
不少人认为,由身材修长、面容姣好、妩媚动人的靓丽女郎主持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大大提高了该档节目的收视率。似乎就因为预报是出自这些女郎之口,那即将袭来的狂风暴雨和寒潮就显得不那么可怕了。其实,我们是如此渴望得知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哪怕就让雨果笔下那丑陋无比的巴黎圣母院撞钟人卡西莫多来播报也无妨。天气预报的今与昔天气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能不反映到人们使用的语言上来。譬如在谈到因小事而引起的轩然大波时,俄国人会说“水杯中激起的风浪”;英国人会说“茶碗里掀起的风暴”;而意大利人则讲“汤勺里涌起的狂…  相似文献   

12.
宇宙气象     
在我们这个时代,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物理火箭,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获取天气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是人造地球卫星众多任务中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是,今天实际所需的不只是大气最低层的气象资料,而且还需要大气高层的宇宙气象状况。掌握地球大气层和宇宙气象变化的特点,对于宇航和无线电通讯非常重要。为此,苏联国家水文气象  相似文献   

13.
锋面与天气 天气预报节目中,预报员在分析天气形势演变时,经常说:受暖锋(或冷锋、静止锋)的影响,某地天气将怎样怎样。这里提到的锋是什么?它为什么与天气的关系如此密切? 从气团说起 气象上把占有广大空间而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温度  相似文献   

14.
走进我们生活的新学科——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成 《自然杂志》2006,28(4):194-198
2005年“神舟”六号运行期间,中央电视台每天推出的空间天气预报引起了人们对空间天气学的关注。空间天气学不仅对那些引人注目的空间工程(如双星计划、嫦娥工程以及载人飞船等)有较大影响,就连我们日常生活也常常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为此我刊特约太阳物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方成院士撰写了该文,系统地介绍了空间天气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气象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狂风雨雪、雷电冰雹、云雾露霜、华晕虹霓都是人们常见的天气现象,洪涝干旱、台风龙卷、酷暑严寒等气象灾害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近代气候变迁和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从远古到今天,人们都在努力探索大气的无穷奥秘,企盼着能预先知道天气的变化,以便趋利避害,做大自然的主人。 气象科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天气预报的研究、发展过程,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才达到今天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多变的背景下,人们对天气预测的需求日显重要.作为一名跟天气打交道的科学家,曾庆存在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和基础性的贡献,为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发展成为现代先进学科做出了关键性贡献.他密切结合国家需要,为解决军用和民用相关气象业务的重大关键问题做出卓著功绩.  相似文献   

17.
走近混沌     
混沌,在词典中被释为“世界开辟前的状态”,原意指无序和混乱。科学概念上的“混沌”则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混沌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去关注、了解和应用它。由天气预报引起的联想人们每天关心着天气的晴雨冷热,虽然随着气象卫星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气象预报准确率在提高,但在现实中气象预报却还不时地与人捉迷藏,有时预报中的风雨不来,而未报的一埸暴风雨却突如其来,使人措手不及。我们如此信任科学,可科学为什么偏偏不领这个情?但看看天文台对日蚀、月蚀等现象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日常的天气预报就是预报一个地方未来某个时刻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风速、风向、湿度和气压)和天气现象(晴、多云、雨、雪等)。以前,人类只能通过观察当前的天气现象结合经验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如“朝霞行千里,晚霞不出门”等。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也应运而生,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说的天气,是指某地区在某瞬时或较短时间内所观察到的各种气象要素(如气压、气温、湿度、风、云等等)所综合体现的大气状态。而各种不同的天气,是由大气中各种天气系统造成的。为了能同时察看和分析各类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研究广大空间里各种气象要素的分布特点,就需要有相应的工  相似文献   

20.
飞往行星     
我们地球的近邻──金星和火星,以及其他行星上面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生物或“外星人”?这一直是个不解之谜,也是人们时常争论的话题。因此,对于行星的研究,历来就是天文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往在地面上用各种天文观测方法,所了解的行星的情况是很有限的,主要的障碍是地球的大气层。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首先考虑飞向行星,就近研究,甚至到别的行星上去实地考察,那该有多好啊!人类飞向行星是从1961年开始的。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向行星发射了各种探测器与宇宙飞船有数十次了。不少探测都取得了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