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宋代江西文化发达,人才济济,与其学校教育发达密切相关。宋代江西乡村学校有县学,更有遍及各村落的众多私人学校,他们的教学内容、方法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符合政府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江西宋代人才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江西区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时期。这在文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江西文化成为了当时先进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我们应该看到,宋代江西文化发达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均衡性,具体体现在人才的地区分布不均上。赣南赣北的江州、赣州、南安军,文化发展较慢,人才分布较稀疏;赣中的吉州、抚州、建昌军、饶州、临江军等地文化发展较快,人才分布较密集。这可以从宋史列传赣籍人物、赣科举进士及赣籍有著作留世者等方面考察出来。宋代江西崇儒尚学的风俗很重;地方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普及;加之宋政府的重用文人政策及个人勤勉治学,使得人才大量涌现。当然,上述几个方面在建昌军、吉州、饶州、抚州、临江军、洪州等地体现得更为明显。因而会有人才的地理分布不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3.
吉安宋称吉州,是江西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其代表人物还是其科举进士、宗教文化、文学成就、史学业绩等都位居江西的前列。吉安的重仕、重学社会风俗与宋代的整个崇儒风气是造就其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赣东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代以来,赣东北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至明清已成为江西的富饶之地。赣东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得力于这个地区水路的发达、物产的丰富、农产品的充沛和较浓的从商行贾之风,成为江西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对江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并推动了江西手工业的兴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它的兴衰也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吉安宋称吉州,是江西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其代表人物还是其科举进士、宗教文化、文学成就、史学业绩等都位居江西的前列。吉安的重仕、重学社会风俗与宋代的整个崇儒风气是造就其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近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好讼民风、发达的契约制度与书铺机构等因素,催生了发达的书证制度。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契约与政府档案等书证类型。宋代形成了发达的书证防伪与鉴别技术,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成为民事司法中的"证据之王"。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司法法具有较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宋代江西文坛,星汉灿烂,人才济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兴旺景象。梁启超在《陶渊明》一书中曾说:“我们国里头四川和江西两省,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这话用来褒誉宋代的江西,确是很恰当的。宋代江西的文学家,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全国来说,都是个佼佼者。在赵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全国产生了大约一千三百个作家,江西就占了总数的八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江西境内舞龙源于宋代,明清走向成熟与兴盛,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江西舞龙种类主要有板龙、草龙、竹龙、纸龙和布龙。其中以草龙、板龙起源最早。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看,表现了农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娱乐、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福建教育还不十分发达,但到了宋代却全面兴盛,这其中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五代时期闽国学校制度的完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该文尝试性地探讨闽国官私学校制度的发展变化,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宋代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今天,我们应就宋代宫廷御膳、宴会、节日饮食文化等进行探讨,挖掘沉淀在宋代历史长河中的宝贵饮食文化财富,以达到抛砖引玉,推陈出新,创造更好的美味佳品,弘扬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之目的,更好地为繁荣社会经济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推测了中国未来英语教学的状况。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使用的英语教学法;在未来的十年中,英语的教和学可能产生的变化;探讨了学生可能产生的变化及他们学习英语原因的变化;英语语言及网络的发展可能对中国的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英语教师们如何看待未来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借助Bauer定理给出了一个猜想的简短证明:如果图G含有k-因子且是2-连通的,并满足σ2(G)≥n-k,那么图G是哈密顿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战后日本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对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进行历史分期,归纳起来,战后日本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大致可划分为六个时期:(1)强调生活目标时期(1945—1957年);(2)强调基础运动能力与技能时期(1958—1967年);(3)学校体育的发展体力时期(1968—1977年);(4)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时期(1978—1988年);(5)自我教育时期(1989—1997年);(6)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时期(1998—今)。研究对各段时期课程目标的侧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漠视和冷淡.构建未来中国的和谐社会之根本在于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中国旅游立法的现状,分析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重视旅游立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括了近年来我国湿地的研究进展,包括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分类,并探讨了近年来湿地功能和效益、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保护以及湿地恢复和重建等四方面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湿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罗非鱼海水养殖鱼种运输、海水放养驯化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国中之国”问题是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大问题。笔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当今中国仍存在着的冠有“国”字称谓之政权组织的分析研究。得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国中之国”都不是现代国际法语汇中的“独立国”,更不是相对中国而言的所谓“外国”。它们或为中国改朝换代时遗留的“残存国”,或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缔造时期的“并立国”,或为中国巩固时期的“藩属国”,全部都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结论。有力批驳了“台独”、“疆独”和“藏独”谬论,阐明了台湾、新疆和西藏自古就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