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在《城市白皮书》等文本中,围绕母亲话题,李佩甫将叙事视角的转换与文本叙事肌理感的强化、文本结构的听觉化和人物显隐的调度结合起来,着重对视角转换的叙事修辞效应进行了个性探索,彰显出李佩甫浓厚的垕土情结。  相似文献   

2.
"平原"对于李佩甫的小说书写来说意义重大,找到自己的"平原"是他从一个作家到优秀作家的分水岭.找到自己的"平原",意味着李佩甫具有了对现实进行透视性观察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他可以从他的"平原"中不断汲取滋养自身的养料.李佩甫的"平原"未必能够解读成真正的现实中的平原,他透视性的观察未必就是对当下现实正确的发现,但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之作,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展现了一幅奇趣盎然、野气扑鼻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图景,塑造了一群兼具粗犷之气与纤细的阴柔之美的"乡下人",描述了发生在他们中的纯美故事。小说在展示特殊的风土人情的同时,还有普遍性的人对命运的挣扎和独特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佩甫小说的研究者多注重对其作品权力主题和人性主题的挖掘,从而肯定其小说的批判价值。其实,由李佩甫小说批判主题的多向度和深刻性入手去探究,还可以看到作家宏大的人文精神关怀——他不单要表现中原乡村的人性和权力运行状况,而且要在整个历史和现实的政治文化结构里来思索人的命运和未来,并由此彰显作家创作的建构意向:培养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性,实现文化重建的宏伟目标,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家李佩甫把平原作为写作的故乡,由此找到写作的根基,几十年来持续开掘,成为当代文学豫军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当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大气象,恢宏辽阔而又扎实可感,深度呈现了乡土社会及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心灵和命运,对世事人伦有审视和引领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家主体意识、表现的客体对象以及表现形式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乡土文学创作中时代性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目前在这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乡土情感、民族自豪感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省属高校中文专业学生主要来自所在省,开设古代乡土文学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古代乡土文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家李佩甫一直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他把笔下的人物都安放到了中原这片土地上.李佩甫的创作,年轻时没有井喷现象,年过五十之后也没有减速,而且越来越炉火纯青.他是文学豫军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此外,他对中原文化的解读,让河南在全国产生了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河南乡土文学的流变实质上是在彰显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及融合过程。从强力追步西方现代潮流到注重消融现代浪潮和追求地方色彩,再到树立起民族化的目标,这不仅是新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河南乡土文学经历了从觉醒到崛起的系列过程,姚雪垠、李准、张一弓、刘震云和李佩甫等个案能很好地解析出不同阶段的进展轨迹。由此,探讨了解决乡土关怀缺失和苦难失真造作的途径,提出作家除了应保持民间立场和底层体验的内省精神外,更应拓展乡土文学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性视角有两个:批判国民性的启蒙文化视角和地域文化视角。但二者各有其偏颇。在此意义上,民间,引发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民间理念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乡土文学从主体意识到文本形态都渗透着民间理念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李绂是清代心学的重要人物,他主要通过编纂学术史的方式,以《陆子学谱》、《朱子晚年全论》来奠定他的道统史观。同时,他还在一些散论中对其道统论进行了重要补充,建立了一个上起唐虞,下至王阳明的甚至包括程朱的庞大而复杂的道统体系。他将整个儒学史视为一部心学史,对于陆王心学的道统论作了最后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贺知章是唐代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他称赏李白为谪仙,又在官至三品年近80时自请出家为道士,草书也颇享盛名.但他在文学方面,除有几首较传诵的名篇,整体成就则较少为学者关注.笔者长期积累,就所得编为《新编贺知章集》,较清人所得有成倍的增加.据此而探讨他的文学活动和成就,获得许多新的认识.在诗歌方面,较多抒写其豪爽洒脱的个性和情怀,所作怀乡思旧、送别行旅及记述江南风物诸诗,也有很高造诣.其撰文墓志,已经出土八方,是近百年出土墓志撰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可知其平生写作之勤奋.这些墓志多写个性和事功特殊的人物,可以作为人物传记来阅读品味.  相似文献   

13.
《歧路灯》思想比较保守,但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与其作者的文学观密不可分。但《歧路灯》的创作实践与作者公开声明的文学观有相当的距离,主要是由“田父所乐观,闺阁所愿闻”的创作目的所致。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共栅放大器结构基础上,基于0.18 μm CMOS工艺,提出一种带多重反馈环路技术的0.8~5.2 GHz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 该电路采用的负反馈结构在改善噪声系数和输入阻抗匹配的同时并不需要消耗额外的功耗;采用的双重正反馈结构增加了输入级MOS管跨导设计的灵活性,并可通过输出负载阻抗反过来控制输入阻抗匹配,使得提出的LNA在宽频率范围内实现功率增益、输入阻抗与噪声系数的同时优化. 后版图仿真结果显示,在0.8~5.2 GHz频段内,该宽带LNA的功率增益范围为12.0~14.5 dB,输入反射系数S11为-8.0~-17.6 dB,输出反射系数S22为-10.0~-32.4 dB,反向传输系数S12小于-45.6 dB,噪声系数NF为3.7~4.1 dB. 在3 GHz时的输入三阶交调点IIP3为-4.0 dBm. 芯片在1.5 V电源电压下,消耗的功率仅为9.0 mW,芯片总面积为0.7 mm×0.8 mm.  相似文献   

15.
李贺属于中唐诗人,学者大多把他归入韩孟奇崛一派,[1]从某个角度讲不无道理.但是,李贺对杜诗的接受却非常特殊.他继承了杜诗的"诗史"内容,用了杜诗常用的讽雅比兴手法,而且更多地借古讽今,直接开了晚唐咏史诗的先河.由于李贺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其个性的原因,他的手法更隐晦曲折,往往借助想象或神话、离奇的语言,表达他的"诗史"内容,上承杜甫的比兴,下开李商隐的隐晦.在这一点上,韩、孟、元、白是无法相比的.所以,李贺对杜诗的接受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16.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汉书》注并非逐家征引,而是基本引自东晋蔡谟所作的《汉书》集注本,它是颜师古《汉书注》通行之前最主要的《汉书》注本。汉书音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另外,从整体上看,李善《文选注》引书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喜引晋以前的注疏;二、多用集注本。  相似文献   

18.
田焱 《枣庄师专学报》2011,28(1):119-122
闵凡利笔下的善州是一个充满善意的礼仪之邦,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有青春活泼的民间精神,更有着无处不在的大善与大爱。而在对善州世界的书写中,他体现出了作家对民间立场的坚守和对民间文化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李贽和卢梭关于自然人性的文艺思想观点,都对后世文艺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开展李贽与卢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非常必要。目前关于李贽与卢梭文艺思想的研究现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李贽文艺思想研究概况,二是卢梭文艺思想研究概况,三是李贽与卢梭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化人类学初创的出发点似乎是希望通过这门学科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化模式,但这种以欧洲明为核心的理论基点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在平等的化平台上与其他明进行对话,以致把自己推向无法摆脱的悖论中。当探源性思维被移植到中国后,中国化人类学以及学人类学学们研究和写作的深层意识形态背景仍然沿袭的是19世纪西方化人类学理论中普同主义的知识观取向,在面对中国化的地方知识时,不知不觉中成为自证西方中心的“他”。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认识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实践的语境中去反映人类化变迁的真实面貌。去审视人类存在的多元形态,这应该是中国学人类学的当代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