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电大厦是一栋集商业、办公、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6833m2,共22层,其中地下1层为车库,地上1层为商业用房,2-7层为办公,8-21层为住宅。3层设计为结构转换层,层高为5900mm,采用梁式转换结构,砼强度等级柱墙为C50、梁板为C45,受力钢筋均为直径为25-20mm三级钢。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有关地震波斜入射下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的试验研究未见报道.基于设计的7.7m×3.2m×1.2m大型刚性模型箱和1.8m×1.8m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并实测土体参数,通过4台阵体系设计实现自由场振动台试验和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振动台试验.通过自由场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试验设计的正确性,并研究了土-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网壳屋盖的地震响应随着地震波入射角度的增大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变化,当以30°~60°角度输入时,网壳地震响应剧烈;不同地震波输入下,网壳柱底两个水平方向加速度最大值比值在1∶0.3~1∶3之间.进行抗震计算时,柱底两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输入比例与地震波的入射角度有关,宜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3.
何兵 《甘肃科技》2001,17(2):22-22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及城市规划的客观需要,高层建筑立面体型日益复杂化,不规则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对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一具体实际工程,浅谈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体会,并与同行共同探讨。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位于兰州市中心,1998年被甘肃省列为全省十大规模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为51000m2。该建筑地下1层为六级人防工程,地面以上22层(含顶部2层机房)。各层层高分别为:1~7层4.8m,8层(设备层)2.2m,9~19层3.3m,20层3.6m,21、22层4.3m、3.6m,建筑物高度(不包括顶部2层机房)7…  相似文献   

4.
对3个钢梁-混凝土柱单剪板连接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探讨螺栓配置和锚筋数量对其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等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梁-混凝土柱单剪板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3个节点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为5.5~6.0,符合抗震设计的延性要求.在最大荷载时,3个试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32~0.37,耗能能力强.高强螺栓群的嵌固作用使得节点能承受一定的弯矩.设计钢梁-混凝土柱单剪板连接节点的预埋件时,忽略节点的约束弯矩将导致节点存在安全隐患,降低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设计锚筋时,应同时考虑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山东省济宁矿业集团鹿洼煤矿井下主皮带机机头硐室及井底煤仓上口硐室设计工程量60 m,硐室净宽8m,净高5.5 m;-450 m水平主排水泵硐室及主变电硐室设计工程量66.8 m,掘进断面积29.4 m2,均为锚杆、双层钢筋网喷射砼联合支护.D43×1800 mm管缝式锚杆、间距700 mm×700 mm,φ6.5 mm钢筋焊制网孔100mm×100mm、规格2200 mm×1500mm钢筋网,砼喷层厚度150 mm、强度等级C20.  相似文献   

6.
中欧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设计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的震后房屋震害调查发现,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框架柱比梁更易遭到破坏,出现了非设计预期的柱铰破坏机制.从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作用水准、结构分析模型、构件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等多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和欧洲抗震规范EN 1998-1在实现强柱弱梁上的差异.研究表明,保证抗震等级为一至三级的梁、柱局部延性的构造措施不足,以及对于楼板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贡献考虑不充分是造成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铰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乙炔站工程共有两项单体建筑工程施工内容,一项是电石破碎厂房及输送,另一项是电石发生(乙炔发生)。1.电石破碎厂房及输送:本工程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排架横向1跨,纵向10跨,平面尺寸为60m×36m,高7.5m。屋架采用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屋面和部分墙面的维护采用轻钢结构。排架厂房大部分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部分排架柱采用筏板基础。地面面积2136.96m2。2.电石发生(乙炔发生):本工程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横向5跨,纵向6跨,平面尺寸33.18m×34.00m,高23.5m。部分屋面采用轻钢维护。厂房柱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面、楼面面积2366m2。据统计,乙炔站工程共需要施工不发火花地面、楼面面积,合计:4502.96m2。不发火花地面特性  相似文献   

8.
下面是从书和刊中抄来的2个数据:1)某大型煤矿地下水的抽水量为7.2km3/d。2)病人经过第1个疗程的放疗,白细胞数降至2.1GL-1。让我们先按规则将数据中的词头用10的幂代替:7.2km3/d=7.2×(103m)3/d=7.2×109m3/d;2.1GL-1=2.1×(109L)-1=2.1×10-9L-1。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2个荒谬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别介绍工程建筑抗震等级,转换层的设置、设计以及结构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轻钢结构工程由于具有跨度大、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目前在很多工程的主体结构中被采用。但轻钢结构楼面不论是整体面层还是快料面层,施工一段时间后都会陆续出现裂纹、空鼓现象,使楼面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外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轻钢结构楼面产生这种现象呢?下面以某厂房工程为例,分析轻钢结构楼面裂纹空鼓产生的原因并介绍处理办法。一、工程概况某厂房为2层轻钢结构,东西宽72m,南北宽84m,柱距为9m×9m,纵向次梁3m一道,二层楼板混凝土浇注在瓦楞板上,等级为C30,厚度为100mm,板内主筋为Φ12@180,负弯矩筋为Φ12@150。…  相似文献   

11.
侯世稳 《广东科技》2006,(10):89-90
1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地上30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为11.30~14.7m,基坑支护长边约为33m,短边约为32m,周长约为130m。  相似文献   

12.
陈国林 《工程与建设》2009,23(3):360-362
通过对<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和<安徽省异形柱框架轻质墙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的学习,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合肥地区异形柱结构体系的几个问题,如结构体系的界定,最大高度与抗震等级,结构体系布置,异形柱截面选取,轴压比限值,主要构造要求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配置不同等级高强钢筋的损伤可控高强混凝土叠合柱的抗震与可恢复性能,进行了3根截面尺寸为600 mm×600 mm的高强混凝土叠合柱在高轴压比条件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所用钢筋为HRB600级高强钢筋及1200 MPa级超高强钢筋,主要设计变化参数为超高强纵筋配置比例及箍筋间距.基于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  相似文献   

14.
吴志兴 《广东科技》2006,(8):157-158
一、工程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东区教学楼总用地面积38933平方米,由2栋7层(部分6层,半层地下室)长方形及3栋1层圆形建筑组成,设有实验室、大教室、制图室、绘图室、工作室、阶梯课室,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54788平方米。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体系,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而砼抗渗等级是地下层S6,天面水池S6,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  相似文献   

15.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设计方法的特殊性,本文以8度区(0.2g)抗震等级为二级的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研究规范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的合理性,提出以梁端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调整柱端弯矩的方法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分别以梁端地震组合弯矩和梁端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调整柱端弯矩设计8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OpenSees中建立其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表明:按现行规范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底层柱端出铰严重,提高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以有效地改善结构屈服机制;04规程中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偏小,规程修订时应给予适当提高,对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2.0;本文建议二级PC框架按梁端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调整柱端弯矩,其取值为1.4.  相似文献   

16.
<正>塔城市新华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工程地下1 层,地上12层,总高43.7m,平面为扇形,外弧长131 m,宽21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C50、C60。底板混凝土C40、P12,厚1.85m,四层钢筋网片,上下层为直径28mm@200mm。由于本工程相邻医院病房区,为解决施工噪音扰民问题,经研究确定采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几种中草药中啶虫眯痕量残留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Florisil硅土层析柱净化后,采用不分流进样方式,DB-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m)经柱程序升温技术,并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70 ? 10-4~1.5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1。检测限为6.0×10-4mg/L,最低检出量为6.0×10-10mg,被测样品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存.本方法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预处理净化效果好,可用于中草药中啶虫眯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对厦门港沉积物中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港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呈不均匀分布,变化范围为5.3×103~9.7×104个无节幼体/m2,平均值为3.5×104个/m2.其水平分布呈明显的"一高两低"格局,即内港区高于外港区,中心区高于沿岸区.其垂直分布格局为:0~1cm层的潜在补充量最高,达到6.5×103个/m2;另一高峰区出现在4~7cm层,平均为5.4×103个/m2;其余各层较低,平均为2.3×103个/m2,并将桡足类卵库垂直分布划分为功能不同的4层:最表层(0~1cm层),次表层(1~5cm层),中层(5~8cm层),下层(8~10cm层及其下部各层).最后对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可能原因及沉积物中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马振啸  徐小波  田力 《科技信息》2011,(35):I0185-I0185,I0207
1工程概况 笔者单位新建办公楼为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66020.3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1.6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该基础工程为21m×84m×1.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该基础施工时在基坑南侧20m处设拌和站.基坑砼用拌合车运输,运距80m,基坑内应用输送泵运输。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为缺氧变速酶促生物滤池工艺生产性试验,示范工程位于重庆某污水处理厂内,规模为2×104m3/d,共计20格滤池,单池设计工艺参数如下:水力停留时间4 h,尺寸7.0 m×7.0 m×5.0 m,填料层厚度2.0 m,冲洗强度10 L/m2.s.试验表明滤池进水COD 264 m g/L,出水182 m g/L,COD平均去除率为31.1%,填料层HRT为2.0 h是较优的填料层HRT,填料层容积负荷N v为1.9~2.4(kgCOD/(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