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对现有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研究和归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成人机制专业的工学结合现实和国内外工学结合现状,归纳了主要的结合模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新的合作方向.  相似文献   

2.
Hom-结合代数的性质及其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om-结合代数中引入了元素交换,中心和结合子的概念,然后利用这些概念研究了含单位元1A的Hom-结合代数的性质,最后得到了一个从含单位元1A的结合代数去构造HoM-结合代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英连  叶君耀 《科技信息》2012,(30):75+78-75,78
本文从产学研结合的研究背景出发,阐明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然后从组织学理论和教育学背景描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论,再探讨了江西高校产学研结合合作教育模式,最后提出了产学研结合中的一些问题及困惑,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凤华 《科技信息》2012,(18):225+227-225,227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湖北职院和大洋电机工学结合为例,架构了工学结合教学的结构,探索了工学结合教学的侧重点,阐述了工学结合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鉴于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河南科技大学构建了产学研结合学科专业平台、学生素质拓展与科研训练平台、教育资源条件保障平台,营造了产学研结合学科专业环境、研究环境和开放环境,进行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探索形成了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创新措施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做好教师之间有机结合、课程之间有机结合、专业教研室与实验室有机结合、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专业教师与辅导员有机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明确了专业建设目标,规范了专业建设内容和要求,提出了专业建设的具体方案,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几年的创新成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红 《科技信息》2007,(21):232-233
本文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分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中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思路与“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阐述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基本形式、“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总结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工作效果,力求探索出符合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酸度下,Cu2+与明胶结合反应的结合数、结合位置数和摩尔吸光系数.显微红外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Cu2+与明胶分子中的酰胺键发生了作用.推导出由吸光度计算结合平衡常数的理论公式,并计算出结合平衡常数.结果表明,随pH值增大,结合数增多; 结合平衡常数增大.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BCI-代数中,结合的、广义结合的、拟结合的三类BCI-代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广义结合BCI-代数与Abel群、拟结合BCI-代数与可换半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姿燕 《科技信息》2008,(3):468-469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介绍了几种具有典型代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在中心卷取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如何运用直接张力控制法和间接张力控制法,着重介绍如何将间接张力控制法的两种控制方式——最大力矩控制和复合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这些方法设计的系统更具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专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专家系统技术与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用于工业过程在线监控的专家控制系统。并介绍了它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及工程实现方法,另外还给出了该系统在红矾钠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现场运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空吹塑成型机实时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硬件配置与软件设计,并叙述了工控机与PLC两级控制系统的通讯。此项研究可实现生产过程及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款人机界面-ARM微处理器的运动控制芯片数控系统.它包括监控、运动控制和驱动3个部分,能够实现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位模式插补和连续插补等功能,结合各种类型插补可以加工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系统采用触摸屏和ARM芯片取代传统的PC机,实现人机交流和控制信息传送,MCX314AS相当于取代PC BASED数控系统的运...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滞后性、外界扰动和被控对象参数不确定性、快速性要求高的一类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的非恒值实时控制的模型预测内模的控制算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控制算法的系统稳定性条件、稳态控制误差,研究了在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中,该控制算法对负载的鲁棒性和对扰动的抑制能力.算法仿真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克服外界扰动和被控对象参数不确定性,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稳态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自动丝网印花机控制系统硬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改善瓷砖生产线中饰面砖印花机的定位精度和印刷质量,研究以8032单片机诉自动丝纲印花机控制系统,特别是采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控制系统的硬件及外围接口,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明显简化控制线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结合跟车巡航功能,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系统,可根据行驶工况自动切换其工作模式,实现巡航系统的智能化。该系统综合考虑了跟车系统中前车车速、加速度、车距等各种因素,利用模糊控制技术的优点,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利用Matlab仿真及硬件在环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巡航模式的自适应切换,并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理想的巡航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时间滞后性特性,以及传统PID控制方法自适应能力差、鲁棒性不强等问题,运用模糊控制与PID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基于ARM7微处理器的温度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的硬件电路构成和软件的设计流程,并搭建了系统的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RM7嵌入式模糊PID控制具有理想的系统稳态与动态响应特性,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在要求高精度、快速控制温度的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操纵系统的控制策略是力伺服系统加载的关键技术。以电动式力伺服系统为加载方式的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采用上位机力闲环PID控制、电流环PI控制与多余力矩补偿相结合的策略实施控制。仿真结果显示:分别加入力闭环和电流环控制后,系统的超调量减小,跟随性能较好;采用角速度力矩补偿法,系统多余力矩下降了90%。实际控制效果进一步表明,双环与力矩补偿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系统多余力矩,控制稳态误差。该研究可为构造操纵飞行模拟器负荷系统样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气-液控制系统组成的液力缓速器的恒力矩控制.结合液力缓速器台架试验数据中控制气压与充液率的对应关系,在AMEsim中建立液力缓速器的气-液控制系统模型,即充液率控制模型.然后设计PID恒力矩控制器.最后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模拟气-液控制系统组成的液力缓速器的恒力矩控制工况.仿真结果显示,当缓速器控制目标力矩小于缓速器最大力矩时,缓速器力矩保持恒定,且所提出的恒力矩控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