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针试验》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六章《频率与概率》中的第二节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试验的方法估计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是在试验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当试验次数很大时,试验频率渐趋稳定”。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努力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力图为学生搭建体现主体性,实现自主、合作、探求、发现学习的平台,使课堂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会知识的过程。实现师生、生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机制,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实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唉,又该上《为人民服务》这课啦!说心里话,对上好这节课,我心里真没底。这是一篇议论文,学生对这种文体很陌生,以往教过的学生都不大喜欢学议论文。巧的是今天又有区领导来听课,我心里更匙惶恐不安。课还得要上,我只好硬着头皮激情四射导入新课。学生精神开始为之一振,但3分钟后任凭我怎样煽情,学生始终提不起兴致。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以这样的情绪上课怎么行?  相似文献   

3.
案例回放 在一节“比例尺的应用”的复习课中。师生合作。一起对“比例尺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本来已经可以结束这节课了,为了能增强学生对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受,促进自主建构.我预设了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自己想法的教学环节。精彩的对话就这样动态地生成了。  相似文献   

4.
孟娟 《奇闻怪事》2007,(7):37-37
今天有人借我们班级上节课。我有这个机会听了一篇很陌生的课文,听了这位很陌生的老师跟我班学生接触、交流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5.
案例:在这节课中,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不失为一节好课。但课中的一个小细节,却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打开六年级美术课本,其中有一课是《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这是课本中唯一一节关于绘画的课,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这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第七课成为一个色彩知识单元。本课在学生了解色彩调和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色的相关知识,学习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表现。  相似文献   

7.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一节相对独立的关于科学方法的教学内容.目前一些教师对其教学目标的认识以及实现上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这节课的内容简单,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类别,对于碳酸钠,学生也能知道其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因此忽视了分类方法的学习.而把这节课上成了初中知识的复习课:  相似文献   

8.
运用主体性教学的思想设计一节立体几何的习题课。这节课作者没有仅仅满足将一个问题解决,而是就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它的解决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案例】“老师,我们要唱自己写的歌,行不行?”这是我在五年级的一次音乐课上听到的呼声。事情是这样的,2003年6月4日,我给五年一班上音乐综合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歌曲《美丽的家园》,这节课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为了心中美丽的家园,我献上一首爱的歌曲。我们愿做一棵棵小树,装点家园美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汇报课上,面对十来位听课老师,学生真有点紧张了。平时那一只只跃跃欲试的小手此时都悄悄地藏在了桌下。我有点着急了。这节课我们进行的是口语交际,如此下去,课该怎么往下进行?虽然心里看急,但表面上我依然保持镇定,因为我不想再给学生制造压力。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26日,我有幸听了长春市吉大附中周发老师的一节初三数学课《动态问题中的不变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动态问题中的不变关系的过程,初步学会发现动态问题中的不变关系,运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这节课对我深有启迪。  相似文献   

12.
这节课的重点是口算退位减法。课前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万一学生发现不了比较好的口算方法,就要求他们用以前学过的竖式来计算,既熟悉、正确性又高。可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瞬时的智慧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全市的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上了一节《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处,为了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位老师鼓励学生从学过的成语中找出隐含的分数。  相似文献   

14.
圆满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并非一件难事,但是真正上好一节数学课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小学数学教师要想给学生们呈现一节精彩的课程,就势必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那些以往被教师轻视的边缘化教学环节。本篇文章即尝试结合笔者的亲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相似文献   

15.
在没有转行做药品销售经理之前,我曾是医学院的一名解剖学讲师。迫使我离开大学讲台的是心理因素,因为我讨厌死人,惧怕死人。事情还得从三年前的一堂解剖课谈起,对于学生来说,也许这节课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一种技能.不仅具有严密的语言逻辑和强大的语言功能,而且还可以锻炼人的能力,增进彼此之问的相互理解,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我曾经上过一节以“学校运动会”为话题的英语课。这节课不仅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实践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新课程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们学会了学习英语的另一种更为重要的方法——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同时增进了学生之问的友谊,改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陈严 《奇闻怪事》2008,(1):20-21
这是我上的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 上课伊始,我手握一束花儿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做有关花儿的作文。看着老师手中的这束花,你想说什么?请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把自己想说的话默默地说一说。”  相似文献   

18.
张玉伶 《奇闻怪事》2005,(11):36-36
去年深秋,中心校要搞一次公开课,为和某教师研究教学,我去了他所在的学校,借用一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尝试课。当我叫一名小女孩读课文时,她怯怯地望着我就是不开口。有孩子急切地提醒我。  相似文献   

19.
郭英斌 《奇闻怪事》2005,(12):23-23
为了不浪费学习材料,保持环境卫生,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每次上完手工制作(捏橡皮泥)课下课前,都要求学生将各种颜色“各就各位”,按原样包装保存,以便下次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养戍了良好的习惯。正当我为此津津乐道的时候,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20.
开学伊始,我执教了一节“校骨干教师”汇报课。学校还特意安排了电教组的老师将这节课进行了录像存档。闲来无事,我到电教组将这节“颇受好评”的录像课光盘借了出来,因为平时在录像上欣赏了众多名家大师的风采,在课堂上领略了许多一线教师的非凡教学智慧,可是却从来没有“欣赏”过自己上课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