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是大气电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雷电发生时伴有高电压、大电流和强电磁辐射,瞬间释放巨大能量,雷击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对雷电的监测、预警和灾害防御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该报告主要阐述雷电学科发展前景及雷电灾害防御展望。开展雷电综合监测业务是提高雷电预警、防护及机理认识的关键。福建省雷电学科发展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型业务技术研究,建立自然闪电观测试验基地,开展自然闪电精细化监测,研发融合多种观测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关键技术,建立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等工作,全面提升雷电灾害防御的科技支撑能力,为雷电灾害防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象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精密的气象观测、采集、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但是气象观测设备防抗雷电电磁脉冲和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能力弱,频繁发生因雷击事故损毁设备,进而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该文通过对气象观测设备雷击灾害事件的调查、鉴定与分析,总结雷击灾害原因,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出做好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线缆屏蔽与接地、安全保护接地与供配电系统防雷等雷电防御关键技术措施,并在雷电环境恶劣之处采取"独立接闪装置"等特殊防雷措施,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雷电灾害因其形成和发展原理复杂,并在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破坏力巨大,造成严重后果,使得雷电防护工作开展成效不够显著。该文以泰和县为例,利用近18年的闪电定位资料、55年的雷暴日资料和近20年雷电灾害资料,统计分析泰和县雷电分布特征及雷电灾害影响,阐述雷电监测预警服务、气象知识科普宣传及农村防雷减灾示范点建设等工作现状,并就后续可能的探索方向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应用是气象部门进行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的基础;为提高防雷技术服务,增强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真正实现防雷减灾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ADTD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对不同版本的图形显示客户端作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接地极的检测多采用人工现场检测,这种方式无法获得接地极的实时运行数据,且人工费用较高.为了满足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3G无线通信技术,可远程在线监测接地极电流、观测井水位等重要运行数据及接地极现场视频数据,实现对接地极的故障诊断及寿命评估.系统数据精度高和远程传输快,具有很好的野外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融合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增强对雷电的探测和预警能力,讨论了大气电场与雷电、雷达回波与雷电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了雷电探测的原理和方法.大气电场资料如何预警雷电的发生,通过串口通信将大气电场仪的大气电场数据读入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终端,采用了图像融合技术与网格技术,将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进行了融合,实现了大气电场和雷达回波两种资料的融合.在雷达回波图上直观地显示大气电场信息,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融合方式之间的差异.两种资料的融合可以提高对雷电进行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泉州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效率,该平台采用C#Visual Studio 2010的C/S架构,利用各类气象实况监测数据,针对泉州市常见的10多种气象灾害,进行市县两级警戒和达到预警标准时的快速自动告警。该平台于2019年汛期在泉州市、县两级业务运行,对灾害性天气的分县预警和乡镇精细化服务有较好的提前告警和辅助指导作用。该文主要介绍该平台的设计思路、数据流程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雷电监测资料的开发与应用,是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在公众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中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对丽水市防雷监测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应用雷电监测资料的具体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既看到了该领域的迫切需求和发展前景,同时也看到了目前雷电监测资料开发、应用中的不足,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进行雷电监测资料的开发与应用,是气象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防雷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防雷减灾服务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产品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开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篇文章,是针对建筑电气中的防雷问题进行的讨论,讲述了雷击灾害的成因,接着论述了怎样确认建筑物中的雷电防护类别,并提出了建筑物防雷的系统方案,即通过接地、分流、屏蔽和合理布线措施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的减少雷击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庆北碚2013年6月5日20时50分左右发生的一次雷击事件,通过雷击事故现场勘查,并结合闪电定位、探空、卫星云图等监测资料,认定该起雷电灾害事故是由于防雷装置安装不规范、线缆布设不合理所致.提出了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可为雷电灾害调查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综合管廊全方位管理的角度出发,该文在运用GIS、物联网、BIM等多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思路,研究法规标准体系、综合管廊大数据、综合管廊管理平台等建设内容,全面实现综合管廊的全面感知、智能监测、灾害预警、仿真模拟等智慧化管理,提高综合管廊的智能化水平,对提高综合管廊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的呼伦贝尔地区雷电监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电出现频率极高的呼伦贝尔市地区,依托该地区的雷电探测网和气象内部信息网,基于高分辨率的空间地理信息,利用GIS技术,建立雷电监测及应用平台.实时监测、跟踪雷电活动,生成融合空间地理信息的闪电监测指导产品,服务于公众及相关行业.同时,可应用该系统平台,结合运用常规、非常规气象资料,对雷电特征及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疆雷电(闪电)监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新疆2013~2018年4~9月雷电特征、雷电时间和空间分布、强度和陡度特征和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雷电(闪电)活动主要集中4~9月,7月最多;雷电(闪电)主要发生时段在14时至19时;正闪强度在20kA至50kA之间出现频率最高,负闪强度在10kA至30kA之间出现频率最高,雷电陡度分布主要在4kA/μs至8kA/μs之间;新疆城市雷电灾害主要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农村雷电灾害则造成人畜伤亡。该统计分析为新疆雷电的预警、评估及开展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电放电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庞大的能量,其高电流和高电压具备极强的破坏性和致命性。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的风险水平愈来愈高,对国民经济造成的风险和社会影响也日趋严重。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地处渤海湾,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导致夏季常常遭到雷暴的影响。基于塘沽地域近50年(1964—2013年)雷暴日数的相关资料,采用35 a(1964—1998年)和近15a(1999—2013年)相应的雷暴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总结它的发生规律,在该地域实施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雷暴监测预警以及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5.
煤矿GIS预警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安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系统的通防、防治水等灾害预警越来越广泛,与煤矿各类监测、监控信息系统一样,系统承载平台向千兆工业以太网发展。本文中通过对基础网络平台的因素分析,根据行业及井下条件特点需要,提出了监控网络建设中,为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必须在设备、链路、供电、防雷、接地等硬件配置的同时,在网络管理、防火墙设置、流量管理、防病毒管理等软件方面同步设计,以达到稳定、可靠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资源虽丰富但数据分散、数据收集与分析手段落后,为此,研究了教育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及关键技术。提出多源异构教育大数据的集成和融合方案,搭建教育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以打破教育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教育质量综合分析、教育质量预警和教育决策支持等提供参考,从而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介绍了用瞬变电磁测深(TEM)和大地电磁测深(MT)两种方法,解决某换流变电站接地极址地下电性分布的情况。对实测TEM资料进行了一维TEM反演,得到地下2km深度的电性参数和电阻率断面图;对实测MT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一维反演、二维反演分别得到地下30km深度内的电性参数和电阻率断面图。反演结果表明,TEM与MT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电性参数和断面图为接地极址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电性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滑坡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每年约有8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已查明的隐患点范围之外。监测预警是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变形是滑坡最为关键的监测参数。该文旨在梳理总结滑坡变形监测技术和预警方法,评述现有研究进展,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滑坡灾害防控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多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及时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深部变形监测技术直接获取滑面发展破坏信息,能够发现灾变前兆,但现有设备存在成本高、量程小或操作难等问题。滑坡监测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而早期预警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区域性气象预警和单体滑坡预警两类预警方法正在逐渐发展完善中。单体滑坡预警常见方法是分析滑坡变形趋势和突变特征,通过速度、加速度等判据的阈值触发不同级别预警。滑坡智能预警模型将机器学习与地质工程交叉融合,有望提升灾害早期预警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滑坡高质量监测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以克服单一技术的局限,而预警模型则越来越关注变形趋势的智能分析。滑坡动力学机制复杂、个性特征明显,广泛适用的预警模型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面向消防灾害现场信息获取与灾害预警需求,本文在基于地理信息、物联网等多技术融合的基础上,设计低功耗消防智能传感终端、中间设备和整套管理应用系统软件,以解决城市消防建筑单位的监测网络化、智能化和远程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方面,针对滑坡易发性区划,选择高程、坡度、岩性、地质构造、铁路建设和年均降雨量6个致灾因子及其二级指标建立滑坡敏感性区划研究体系,以主客观综合权重方法为原型构建滑坡敏感性区划GP模型,并发布为网络服务,在WebGIS系统中调用该服务自动编制滑坡敏感性区划图.从微观方面,针对单体边坡,使用地理力学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然后根据已有监测数据,运用预测模型,判断滑坡所处阶段,确定滑坡预警级别.该文将地质灾害宏观区划与单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及监测预警相结合,运用到公路边坡信息管理系统中,从而实现对公路边坡的危险性分析和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