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河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以及相关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三大维度入手,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政策权重,并对其整体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分为科技、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才市场环境5个子环境,选取27项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山西省和其余中部五省的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部六省的人才发展环境呈现出"两头弱中间强"的特点,山西省人才市场环境表现较差,科技、经济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社会环境需要继续努力保持。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阐述科技创新券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安徽省科技创新券现行政策的实施现状。通过对安徽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具体举措和实施成效的归纳总结,分析安徽省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安徽省实际,提出改进创新券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基于逻辑框架法,在把握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逻辑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等4个维度、共43个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其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下游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居于领头羊位置,上游区域则为滞后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上向下逐渐提升的趋势,但整个长江经济带及其沿线省(市)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均呈较好的增长态势;(2)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1—2019年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位次排名上的整体表现较为稳定,说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稳态变化和持续积累的过程;(3)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受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的影响,部分省(市)仍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基于实证结果,建议完善协同创新制度框架,应对资源聚合“磁场效应”,坚持发挥“强核”带动作用,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ESDA等定量方法对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发现:一是2015年中西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最高的五个省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和湖南,河南省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适宜性显著;二是中西部地区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适宜性程度空间差异明显;三是影响科技创新高地的主因子变化不大,主要是创新综合实力因子;四是河南省在科技成果应用、产业结构及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前途命运,全方位加大科技投入是增强河南省创新驱动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从我省研究建立保障机制上入手,让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真正回归到市场主体的本质上去,推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投融资服务能力,实现科技和金融双方最大化的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