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在甲醛存在下,高锰酸钾与Fe(II)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Fe(II)分析方法,该法测定Fe(II)的线性范围为(3.0×10-9~5.0×10-5mol/L),检出限为1.0×10-9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5%(1.0×10-7mol/LFe(II),n=11)。该法应用于测定水样中Fe(II),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Na2CO3-NaHCO3介质中,酪氨酸对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增强法测定酪氨酸的方法.发光信号的增强值(ΔI)与酪氨酸的浓度在5.0×10-5~4.0×10-7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7mol/L(S/N=3),对于1.0×10-6mol/L的酪氨酸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4%(N=11).该法用于测定医用氨基酸注射液中的酪氨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利用在氨性条件下2,5-二巯基-1,3,4-噻二唑对焦性没食子酸-H2O2-Co(II)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建立了测定2,5-二巯基-1,3,4-噻二唑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1.0×10-3-1.0×10-4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6%;检出限为5.8×10-6mol/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ABPT键合硅胶对Pb(Ⅱ)、Cd(Ⅱ )选择性柱富集的实验条件。以线性扫描极谱法作为测定手段,富集倍数为 50倍时,对于微克级的Pb(Ⅱ )、Cd(Ⅱ )回收率分别为 97%和 86%。该方法对Pb(Ⅱ)、Cd(Ⅱ)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是 1×10-7 mol/L~1×10-4mol/L和 2×10-7mol/L~1×10-4mol/L。该方法以淋洗液直接作为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的底液,具有操作方便,富集倍数较大的特点,结果表明AB PT键合硅胶的可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中Zn(Ⅱ)、Cd(Ⅱ)抑制化学发光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Zn(Ⅱ)、Cd(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检出限Zn(Ⅱ)为2.0×10~(-8)mol/L,Cd(Ⅱ)为1.6×10mol/L,线性范围均为10~(-7)~10~(-4)mol/L。  相似文献   

6.
基于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直接氧化DL-苹果酸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结合顺序注射进样技术,初步建立了测定DL-苹果酸的自动化方法.对进样顺序、体积、流速和浓度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156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4~1.0×10-2mol/L,检出限为(3σ)为5.0×10-5mol/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5.0×10-3mol/L,n=11).采样频率为84个/h.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吸附溶出催化伏安法测定痕量锗的方法。该方法最佳体系为0.15 mol/L KCl+1.0×10~(-3) mol/L 3,4-二羟基苯甲醛(DHB)+2.0×10~(-3)mol/L EDTA+3.0×10~(-3)mol/L V(Ⅳ),pH2.15。其线性范围为1.2×10~(-10)~6.O×10~(-8)mol/L,最低检出浓度为3.6×10~(-11)mol/L Ge(Ⅳ)。  相似文献   

8.
基于维生素B_(12)(VB_(12))对鲁米诺-双氧水体系良好的化学发光(CL)催化活性,研究确立了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CE-CL)检测方法,用于这一重要营养物质的准确CL分析.预处理阶段,连二亚硫酸钠(Na_2S_2O_4)被确定为将VB_(12)(Co(III))转化成VB_(12)(Co(II))的适当还原剂,以使VB_(12)在luminol-H_2O_2发光体系中获得良好的催化信号.这一过程产生的CL干扰组分,则通过毛细管电泳(CE)加以分离除去.实验中,VB_(12)可被温和还原并由催化所得CL信号精确测定.采用实验室自行组建的CE-CL检测装置,该测试过程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下限(LOD)2×10(-7)mol/L(S/N=3),线性范围6×10(-7)mol/L(S/N=3),线性范围6×10(-7)~6×10(-7)~6×10(-4) mol/L(r(-4) mol/L(r2=0.968),相对标准偏差(RSD)2.4%(n=9).对药品中VB_(12)含量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97%~106%.相较于已有关于VB_(12)的CL分析研究,本文首次考察了预还原处理中产生的干扰组分及其分离过程,以便捷操作获得更为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发光法间接测定血清中Na^+含量的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测定血清中Na+含量的新型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基于Luminol-Fe(II)-O2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偶联离子再生反应原理来间接测定Na+含量。方法检出限2×10-7mol*dm-3,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5×10-7~1×10-5mol*dm-3,相对标准偏差2.9%(5×10-6mol*dm-3Na+,n=11)。样品分析效率120次/h,传感器使用寿命三天。  相似文献   

10.
Cu2+对鲁米诺-铁氰化钾碱性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Cu2+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测定Cu2+的检出限为8.0 10-10mol/L,线性范围为1.0 10-9~1.0 10-4mol/L,测定1.0 10-5mol/L Cu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n=8).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Fe_2O_3或Fe(OH)_3为原料与H_3PO_4(85%)反应,经中和、溶解和聚合,当P_2O_5/Fe_2O_3(R)≥5,T=250~280℃时,得非晶态三聚磷酸二氢铁(FeH_2P_3O_(10)·2H_2O),T>280℃时,得结晶态的FeH_2P_3O_(10)·2H_2O。FeH_2P_3O_(10)·2H_2O的脱水过程为, FeH_2P_3O_(10)·2H_2O是很好的无毒防锈颜料。  相似文献   

12.
对180例5个月至12岁的营养性贫血患儿及60例正常小儿作血清铁、铜、锌测定。结果显示,贫血组153例(85%)有血清铁、铜、锌单项或两项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临床治疗发现,某些缺铁性贫血患儿对铁剂疗效欠佳者,加以补锌或铜后,贫血迅速改善,说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微量元素铁、铜、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新鲜铁表面锈蚀过程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测量水体系中的纯铁电极表面,获得了铁电极表面在激光照射下生成的氧化铁物种随时间而变的拉曼光谱,得到了铁电极表面在拉曼光谱测量中生成的锈蚀产物的结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铁(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低浓度范围内用盐酸羟胺作还原剂,邻菲罗啉作络合显色剂,在400nm-55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铁(Ⅲ)离子含量的可行性。线性范围0 g/mL-100 g/mL,该方法显色灵敏,选择性好,用于自来水中微量铁(Ⅲ)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N-(二苯基亚甲基)甘氨酸叔丁基酯可由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氨酸分4个步骤制得,且产率可观。此方法的最后一步是二苯甲酮与甘氨酸叔丁酯的缩合反应,以氯化铁六水合物为催化剂,该合成方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6.
正磷酸铁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FeSO_4、H_3PO_4、NaClO_3、NaOH为原料,在FeSO_4与H_3PO_4、NaClO_3、NaOH的摩尔比分别为1/5,6/1,1/2,温度85℃时,合成了结晶态FePO_4·2H_2O。其脱水过程为:FePo_4·2H_2O是很好的无毒防锈颜料。  相似文献   

17.
以凹凸棒土为原料,制备新型铁氧化物改性凹凸棒土除锑吸附剂。探讨吸附时间、p H值、竞争离子及离子强度对吸附Sb(V)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和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p H=6.8,投加吸附剂的量为1 g/L时,Sb(V)在铁氧化物改性凹凸棒土上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2 h。p H显著影响铁氧化物改性凹凸棒土对Sb(V)的吸附,吸附量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增加离子强度对Sb(V)的吸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铁氧化物改性凹凸棒土对Sb(V)吸附较好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最大吸附量可达31.79 mg/g。吸附机制主要是羟基铁的内层表面络合吸附。  相似文献   

18.
链霉素在0.2mol/LNaoH溶液中,经水浴加热,进行分子重排,消去反应生成麦芽酚后。用HAC—NaAc缓冲溶液调PH为5.0—6.9,麦芽酚与Fe(Ⅲ)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其Fe(Ⅲ)与试剂的组成比为1:2。配合物在405—460nm的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其摩尔吸光系数e=4.2×10~3mol.1~(-1).cm~(-1),Sandell灵敏度S=0.013μg/cm~2。Fe(Ⅲ)浓度在0-6.2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经试验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微量Fe(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铁丝在渗碳过程中截面平均碳浓度的变化规律,导出了电阻法测定碳传递系数β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计算精度高,β、D可同时测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太钢尖山铁矿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并对其推广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