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晓君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28(6):475-477
青少年成长问题一直是文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个时期都产生出大量描写青少年成长心路历程的名家和名作,由此形成了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模式——成长小说。《数星星》是众多的成长小说中的一篇,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在恐怖的战争环境中走向成熟。安玛丽本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战争让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姑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托尼·莫里森IQ前发表的作品中《所罗门之歌》是唯一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小说中莫里森描述了几个主人物的成长过程,把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中的生存状况体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了异质文化中黑人成长的艰辛,同时也学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3.
林晓君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5,28(6)
青少年成长问题一直是文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个时期都产生出大量描写青少年成长心路历程的名家和名作,由此形成了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模式--成长小说.<数星星>是众多的成长小说中的一篇,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在恐怖的战争环境中走向成熟.安玛丽本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战争让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姑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然而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汤亭亭<女勇士>中异与传统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它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内容往往涉及到成长的引路人、成长的顿悟、成长的仪式等方面。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作品成长的特色。本篇论文试图探讨拉尔夫.埃里森在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中所运用的成长主题的理论策略,以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本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从女性成长教育小说批评的视角对戴·赫·劳伦斯的代表作《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虹》对其女主人公厄休拉·布朗温成长过程的描述中含有多种女性成长教育小说所具有的要素,如:社会与家庭成长背景、引路人、恋爱经历、顿悟,得出《虹》是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教育小说的结论。另对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分析,因分析其成长经历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人物,且其成长经历对当时以及后来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严格意义上讲,20世纪中期兴起的美国非洲裔文学思潮里,几乎没有专门的儿童文学作家。美国非洲裔作家们似乎也注意到这一点,因此,在他们的小说里,或多或少地都提到了美国黑人儿童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即面对残酷的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现实,美国非洲裔儿童的成长之路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8.
朱美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1(1):99-102
张兆和的小说,是一种“另类”的成长小说。它关注成长个体的内心体验,抚摸成长的伤痛,有着“失乐园”的叙事模式。她的小说具有京派的风格,并且是京派文学版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应当淡出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马睿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4):79-82
成长主题一直是西方文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斯宾塞的《仙后》第一卷描写了红十字骑士所经历的一系列冒险活动,透过这些冒险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红十字骑士的心智成长历程,这是一个“堕落—再生”的过程.文章以成长小说作为议题,通过分析红十字骑士的成长历程,认为斯宾塞的《仙后》可以被视为英国成长小说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黄玉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8-20,120
90年代的女性小说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对成长经历的的原生态描述,并借此表达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深层思考。女作家们成熟的现代意识和深刻的自省精神,以及她们在实践中对“生命化”写作传统的自觉继承和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系统的叙事策略,构成其热衷于成长叙事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11.
李芳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7,20(2):40-44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属于“诗化小说”一脉,无论在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意象性抒情以及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诗化小说”的特性。从叙事策略来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的儿童视角,叙事的主观化和叙事采用的语言,均体现了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成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一代一代文学家热衷于成长主题,相关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该文通过研究美国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探究美国成长小说的特点,同时兼顾文学研究的社会主旨——关注青少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芳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15(2):31-33
沈石溪成长小说本着文学向“人学”回归的理念,着力反映少年“性”意识和“人”的意识的觉醒与高涨,体察成长的烦恼和痛苦,以浓重的悲剧色彩再现少年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4.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总是由于作者难解的自杀之迷和高度的女性意识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然而,成长小说视角下的《钟形罩》使人对二战后美国女性的生存困境产生更为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小说叙事结构原型及主要人物的原型经验的同时,主人公埃斯特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失与磨难、无奈与无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吴赵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0-123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创作的第一部现代主义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类型上属于成长小说,全书的高潮充分展现在主人公斯蒂芬突破自我的精神顿悟之中。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文学伦理学理论,透过主人公的成长困境及伦理选择,重新解读其艰难成长过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该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17.
从青少年成长小说这一特殊体裁来研究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揭示出该作品在内容和结构上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并分析主人公成长的阶段和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当他们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虚假后,他们决定和这个丑陋肮脏的世界断绝联系.却又无法逃离这个世界。作为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的一个缩影,主人翁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内心充满孤独、矛盾、压抑和彷徨。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他感到迷茫和疏离,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霍尔顿与父母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以及学校的氛围和老师让他感到的虚假。霍尔顿经历了成长路上的种种阵痛,但由于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眼中仅存的一些美好事物,他最终再一次在成长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和这个社会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相似文献
19.
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中占有突出地位,本为通过对两篇成长小说的浅析来探讨“身份确立”这一美国华裔成长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成长不仅是一种个体生命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少年小说中也是一个重要主题。秦文君的少年小说创作从叙事视角、故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稳定的极具个性的“成长意识,”也反映了作家的少年成长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