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历史小说受到了读者的青睐,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历史小说的大众审美取向是小说受到关注的关键因素。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小说的大众审美取向,如何把握大众审美取向的度,便是进行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们应该深思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废名在诗歌审美上的独特取向,着重阐述其重视诗情、重视诗歌的意蕴等审美观点,以及反映到创作中的禅味十足、追求物我会一、物我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段建华 《科技信息》2010,(30):I0269-I0269
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但归根结底是艺术品,因为不管是利用什么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所产生的结果是艺术品。作为艺术品就不可缺少审美,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毕竟是以数字技术为实现手段的,所以它的审美取向与传统审美又有一定的区别。本文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来探讨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中国当代诗人顾城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即一种明晰的对纯真人性的不懈追求进行探求。笔者从顾城诗歌中所充盈的童心、幻想、追求等纯真人性最直观的流露中,去分析其审美取向所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即人类理念中永久的矛盾,渴望纯真却总是拱手让纯真走向被扼杀的祭坛的无奈中进一步深化这种审美取向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英语与汉语都具有极其丰富的修辞手法,其中明喻最为常见,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历史发展不同,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相异,甚至审美价值观念也有所差异,往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却要使用不同的比喻。英汉明喻虽然在其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现象,但这种相似之中双方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数码艺术是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艺术家将其非凡的想像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创造观念和审美趣味,其审美特性与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体育消费心理文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江 《开封大学学报》2001,15(4):60-62,67
体育消费是大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消费行为受价值观、审美取向、民族性格取向、民族思维方式、民风民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把握文化与体育消费之间的关系,掌握体育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深层次规律。  相似文献   

8.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中国文化在艺术传统上坚持以善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尚善;而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中国文化在艺术追求上是以“韵”为旨归,而西方是以“美”作为其最高审美范畴。本文以审美方式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原因、意义等,对中西文化内在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宏观的考察,以便对中西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媒介化、普及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的特征,其审美心理更多地表现为晕轮效应、从众心理和注重感官体验的特点。现代广告设计的创意要符合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广告的形式要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广告媒体的选择要符合网络时代大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宫崎骏创作审美意识中较多地表现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在作品中蕴含了现代意义上“善与恶”对立的思考。文章主要对宫崎骏动漫作品中所传达的审美观及审美主题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善与恶”在宫氏动漫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以期对审美现代性及艺术美学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小小说的繁荣,与它小中见大的审美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主要来源于创作者立意的精心构思。作家们立意的审美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小事件表现大主题,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和在平凡中寓深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禅与宋代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往往取决于传统文化素养的生活境遇。宋代的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同样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宗教,不能不对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禅宗是宋代中国佛教的主流.因此对其影响极为深刻。我已澹然志世味蒲团纷帐只依僧禅宗--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始建于中唐,分为南宗(慧能的盲溪禅)、北宋(神秀的东山法门),经武宗会昌(845年)灭法,曹溪排成为唯一盛行的佛教主流,几乎囊括和融化了其他各宗派.所有寺院差不多都变为排院;不少其他宗板的大师转为弹师,如天台宗智…  相似文献   

13.
90后非主流网名的命名,是基于语言的表达。这些非主流网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还透露出90后潜在的心理状态,折射出社会环境对其价值定位、审美取向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影视文化也变的越来越带有商业化色彩,非正统的文化形式大量出现,占有广阔的市场,影视文化走向世俗化,其消遣娱乐功能不断凸现。以传统的审美取向来看现代影视文化,审美表现中超功利的、纯净的、精英的审美取向正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这种对传统美学的冲击,以纯审美的眼光对之漠视、否定是不客观的;采取一味认同的态度也不可取,需要的是进行理性的思考。文章就周星弛的电影为例,分析传统审美诉求和现代影视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国当代诗人顾城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即一种明晰的对纯真人性的不懈追求进行探求。笔者从顾城诗歌中所充盈的童心、幻想、追求等纯真人性最直观的流露中,去分析其审美取向所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即人类理念中永久的矛盾,渴望纯真却总是拱手让纯真走向被扼杀的祭坛的无奈中进一步深化这种审美取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审美感受力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取向和审美理想。审美感受力的强弱影响着画家作品的品位与价值,独特的审美感受力直接影响画家的创作风格,对绘画创造性美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二十世纪德国人本主义美学大师的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他们的审美革命之路在审美救赎与审美突围的两种不同取向中,走向了审美乌托邦的归途。然而,相比海德格尔在诗意的追寻中向古希腊的回归,马尔库塞"乌托邦终结论"则更具有大胆面对现实惨淡的审美突围的理论勇气。这既体现了他们之间明显的理论差异,也表现出其精神气质的相似处,这些决定了他们之间审美取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朱自清先生诗论的基本审美取向是“中和美”。通过朱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阐明他这种审美取向的成因及他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审美态度的一致性。文章主要是从朱先生对诗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与学习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的风格与品味三方面的态度,观点及论述证实了他诗论审美取向的基本特征是兼容并蓄、雅俗共赏、雍容公正的“中和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往往通过写意体现特殊的审美取向。写意包括意象、意匠、意趣、意境四个范畴。之间既相联,又有别,其写意性体现在多种形式的绘画中。  相似文献   

20.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表现为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审美情感的强烈性和审美认知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正确的审美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往往带上盲目性、片面性甚至错误。针对这些特点,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