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第一次采访要求被委婉拒绝时,我的心中有一种感动,因为那个谦和的声音告诉我,“我习惯于沉默地做点事情,不愿张扬”。我相信这是牛憨笨院士的心里话,原来知识渊博、硕果累累的科学家,竟是如此沉静,如此淡定。 在深圳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一间朴素清爽的会客室里,日前牛院士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黄婧 《华东科技》2009,(1):72-7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还需要逐步探索,而在探索中,我们还将面临一些问题、一些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市科委人事教育处、上海市创业中心、上海市院士中心与《华东科技》杂志社联合发起了“院士谈创新”系列采访活动。本活动旨在通过与数名院士们对话从不同角度畅谈自主创新,分析创新现状,寻求突破之道。  相似文献   

3.
 追忆了与两院院士师昌绪交往的经历,介绍了师昌绪院士接受《科技导报》约稿、采访并发表卷首语、采访稿的情况,简述了师昌绪院士在《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新书首发式上的发言,从中可管窥师昌绪院士对中国基础研究、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视觉     
<正>《我和院士有个约》系列活动邀请到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在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与大家共同开启了一场深海探索之约。活动不仅带给参观者全新的多感互动体验,更试着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5.
秋高气爽、和风徐徐的晴日,我们采访了来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学的孙钧先生。他是国内外知名的岩土力学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务委员、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终身教授、名誉系主任,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年近八旬的孙院士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他谈理想、谈人生、谈青年培养,把自己经历的生活体会和获得的感悟坦诚相告,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代宗师的风范和对祖国建设事业沉甸甸的责任,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殷殷关爱和对创新人才的切切渴盼。孙钧院士曾被纳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亚洲岩土工程师信息中心”的名人录…  相似文献   

6.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陪同院士或知名科学家参加活动。不久前,我奉命陪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刘嘉麒院士赴湖南长沙做一场科普报告,陪同这样高层次的科学家出行,我既兴奋又有些许紧张。按约定的时间地点汇合后再到机场换票、登机,刘院士话语不多,一路上我们沟通很少。  相似文献   

7.
<正>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上,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做了题为《中国优秀文化与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共进》的演讲。论坛结束,记者有幸就河南省文化发展问题采访了王越院士。  相似文献   

8.
6月19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教授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合作备忘录"和"学生交流协议"两份协议,正式确立合作关系。杨永斌院士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之趋势"的讲座。  相似文献   

9.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陪同院士或知名科学家参加活动。不久前,我奉命陪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刘嘉麒院士赴湖南长沙做一场科普报告,陪同这样高层次的科学家出行,我既兴奋又有些许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1998,(3)
当我应约前往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绍钧先生时,我感受到自己是在走近那段已遥远的年代。33年前的这个时节升腾在罗布泊上空的那片蘑菇云朵,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了。然而,它激起的情感波澜却始终清晰地珍存在一代人的美好记忆里。那的确是一段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核物理人才中的一员,饯绍钧曾在核试验基地工作过24年。他很少谈自己,始终认为那是一件由千万人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伟业,他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员做了应做的事,他谈得更多的则是当年我国科学事业为追赶世界科技前沿水平所做出的壮美腾跃,是这种腾跃给世纪之交的科技工作者留下的经验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普里马科夫院士是苏联著名的国际问题学者,现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他曾在本刊今年第一期上撰文谈苏联新的政治思维,因而已为本刊读者所熟悉。今年6月23日,承苏联《新时代》周刊同行们协助,本刊特派记者萧扬、黄书海、王荣久采访了普里马科夫院士。谈话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胡炜 《创新科技》2008,(3):14-19
<正>2008年1月26日,我们如约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在典雅的学术报告厅里,杜祥琬院士正在作有关中国能源发展的学术报告,给记者留下沉稳、谦和、举止文雅、思维敏捷的印象。在听完他所作的《与能源有关的环  相似文献   

13.
<正> 9月4日,中国科学院邹竞院士应邀为信息学院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银盐照相与数字成像》的学术报告,校长陆长福、副校长刘教民及信息学院师生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会上,邹竞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4.
引子:本人曾参加过国家重点图书《院士思维》的采访、组稿和整理工作,该书由卢嘉锡任主编;本人还担任过《院士思维科普版》的主要撰稿人,因而对科学家的基本创新素质探讨颇感兴趣。同时,我手头还有一份受研究者委托来自美国“Authority Center of The Public Opinion Poll”(权威民意测验中心)的文件,是关于对随机抽取的500  相似文献   

15.
时铭显院士1933年4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52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工系,被保送入清华大学石油系攻读研究生。1953年由于院系调整转为北京石油学院炼厂机械专业研究生,1956年毕业留校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时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多相流动与分离,重点在高温气固分离技术。他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结构尺寸的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湍流场与浓度场,首次全面总结了结构参数对流场影响的规律,提出了二次尘源等新观点,首创旋风分离器结构尺寸分类优化设计方法。据此,开发出新型高效PV…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3)
我认识王永炎院士是在他任职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的时候,当时他刚刚获得199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看到他的资料后,我一直想采访这位在中医界有名望和有影响的人物。可是与他的秘书约了几次都没能成功,原因只是他太忙了。作为中医界仅有的7名中科院院士中量年轻的王永炎,他除了要忙于学校的工作以外,身上还兼有业内的很多头衔,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及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这次采访的时候他已经荣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据说他受命于此是准备要将我国中医学界最高科研机构作一番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我国中医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我的采访是先从他个人谈起的:  相似文献   

17.
应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周巢尘研究员于12月3~6日来我校讲学。他为我校师生作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详细、透彻地讲述了混成系统设计、时段演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报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我校师生获益匪浅。副校长易忠教授、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了周巢尘院士。  相似文献   

18.
纳言 《创新科技》2011,(6):34-35
<正>2011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51岁的王涛是其中一名。王涛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专业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之前的4月27日,王涛接受了美联社北京分社、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谈大龙的心愿:了无遗憾本刊记者闵铁骊春节前夕,我去采访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谈大龙先生。他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见我造访,谦逊地笑了:“我也没什么好写的呀!”这样的一句开场白之后,我们的话题从“863”开路。谈先生深思片刻,指着自己的右眼说:“我的右...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0,(2):72-73
作为沈阳市科协年会“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特邀报告的主讲专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严陆光研究员为沈阳化工学院的师生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