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 ,日美同盟共同遏制的对象消失了 ,日美经贸摩擦的加剧使同盟处于一种“漂流”状态。 90年代中期 ,美国经济恢复了景气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日美两国从自身的对外战略利益出发 ,决定强化安全同盟。 1995年美国的《东亚战略报告》和日本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为强化同盟铺设了轨道。 1996年发表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和 1997年出台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以及 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有关新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 ,使得日美同盟体制从此发生质变 ,日美强化安全同盟的跨世纪工程在历时三年后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2.
<正>常言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盟友的盟友却不见得就是铁杆朋友。在美欧日构成的西方世界三角关系中,美欧与美日各自堪称"死党",欧日关系则素来被视为"短板"。2015年3月9日至1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日本进行了七年来的首次访问,期间展现出的"例行公事"、"教课育人"范儿似乎向世人确认了德日关系的"不咸不淡"。但她远涉重洋真是仅仅意在"现身说法"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历史课"间的四点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日美"密约"是怎么回事?2009年12月18日,日本有关人士透露,已故前首相大平正芳的女婿兼秘书、前众议员森田一在将于2010年初出版的回忆录中承认,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改时两国缔结了"密约",日方默许美载核舰船过境或停靠。森田在回忆录还承认,冲绳归还时存在美国应支付的美  相似文献   

4.
<正>1月1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俄日关系时指出,日美同盟对俄日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他说,美国在其战略文件中将俄罗斯与中国称作对手,而日美是同盟关系,美军就有权在日领土上用兵,如果美国的中短程导弹计划部署在日本,就是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正如拉夫罗夫所言,俄罗斯独立30年来,美日同盟的强化以及机制不断加强的美国“印太战略”,使俄日构建相互关系受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安全合作日益密切2020年11月17日,日本首相菅义伟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就《互惠准入协定》原则上达成一致,日澳或将成为"准军事同盟"关系。日澳合作是美日印澳"四边对话"机制中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又十分重要的部分。两国日益密切的安全合作保持了"四边机制"的发展动力,相似的安全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四边机制"的发展方向,合作深化的限制因素影响了"四边机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卢昊 《世界知识》2021,(2):16-18
过去一年,在亚太战略博弈强化背景下,美日澳印四边机制的强化乃至"升级"趋势受到瞩目。即使经历了政权更替,日本政府仍从推动"战略性外交"目标出发,围绕"印太构想"推进外交部署,积极促进美日印澳四边战略互动。  相似文献   

7.
东盟简介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正式成立于1967年8月,是一个在政济、经济和安全问题上协调合作的区域性组织,目前共有7个成员国。东盟为推动对外交往,逐步与美、日、澳、欧盟等国家和组织建立了全面对活伙伴关系,旨在扩大经济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并  相似文献   

8.
<正>对印度核能合作政策的调整可谓美国改善对印关系的战略。小布什总统曾推动美国国内修法,取消了限制美印民用核能合作的法律;美方还大力游说,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于2008年8月1日同意与印度签署核监督保障协议;"核供应国集团"则于同年9月6日解除了对印度实施长达34年的核贸易禁令,并为美法等国在当年与印度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扫清道路。然而印度提出,进口的核设施一旦发生核事故,外国供应商不能免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岁末,日本媒体一则报道在其国内和国际政学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报道指出,美军自2000年来,向日本至少12所大学及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超过两亿日元的科研经费,涉及材料、激光等诸多领域。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美日军事同盟关系强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显得格外敏感,让人不得不对美日在军事技术合作上的发展动向产生强烈关切。美日军事技术合作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0.
卢昊 《世界知识》2022,(4):23-25
<正>岸田政权上台后,日本在既定对外战略路线上发起新一轮"外交攻势",重点在战略协调、防务合作层面强化"印太战略",力图使其迅速转化为新政权的"外交业绩"。巩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岸田就任后,将推动对美外交特别是访美会见拜登作为"当务之急"。但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直到2022年1月21日岸田才得以与拜登进行视频会谈。日本外务省官员称会谈气氛"相当积极"。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趋缓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 ,不仅没有抛弃冷战时期的日美安保体制 ,相反却将其保留并予以强化 :一、扩大了日美军事合作的区域和空间 ;二、拓展了日美军事合作领域和范围 ;三、冲破了《日本国宪法》的束缚和绕过国会的监督。它给 2 1世纪的中日关系以巨大的冲击 :一、阻滞着中日关系的发展 ;二、使中日关系发展跌宕起伏 ;三、为中日关系发展埋设了雷区  相似文献   

12.
冷战格局瓦解后,昔日以对抗苏联为主要目的的日美同盟非但没有寿终正寝,反而通过"再定义"进程大力强化。两国所确立的"美主日从"的日美安保体制也随之质变为新日美安保体制。这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政策等产生全方位的辐射性影响,本文试图提出相应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21年3月美日印澳四国举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首次领导人线上会议后,近期动作频频,一方面拓展合作议题,推动对话机制进一步走实,另一方面加强与机制外国家的互动,呈现打造"四方+"架构的趋势,其发展走向及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1年"10·5湄公河惨案"发生至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已运行八年。八年来,作为澜湄合作框架内一项重要内容,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取得丰富成果,最具突破性的进展是迅速启动了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推动有关合作从单纯的"案件合作"到"建立机制"再到设立"澜湄执法中心(LMLECC)"的升级,提升了流域国家合力打击跨国犯罪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时事概览     
<正>美非峰会最亮点——"330亿美元合作大单"8月6日,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和非洲领导人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峰会最主要成果来自经贸领域,美非达成逾330亿美元的合作"大单",其中140亿美元是美国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延期《非洲发展与机遇法》,帮助美国继续向非洲扩大市场,帮助非洲国家降低区域内贸易壁垒。美国还将在未来两年为美国企业对非洲出口和投资提供70亿美元融资支持。峰会在地区和平安全等传统合作方面亦有进展。奥巴马宣布启动一项新的安全合作计划,帮助加纳、肯尼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和突尼斯等六国加强应对犯罪和恐怖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美科技关系基本上是沿着由侧重合作到侧重竞争再到竞争与合作相互协调这样一条演进轨迹来运行的.造成这一变化的动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日美两国的科技发展模式、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国际形势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四个因素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了战后日美科技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日美安保体制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从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90年代再度确认,到今年2月,美日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磋商会议,日本利用日美这一战略同盟关系,从一个被控制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妄图控制亚太事务的政治大国。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到日本的大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外刊概要     
<正>1日防卫省严查泄露文件"内贼"【日】《选择》2015年9月8月11日,日共议员小池晃在参议院特别委员会会议上披露了防卫省内部文件,引起轩然大波。这份题为《关于"为了日美防卫合作的指针"以及和平安全法制相关法案》的文件,以彼时尚未通过的安保法案成立为前提,并据此追加日驻南苏丹维和部队"驰援警卫"任务。法案中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7日,由日美双方外长和防长共同参加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即日美"2+2")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目前朝鲜半岛形势紧张,日美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彰显"同盟一致",既向朝鲜强硬施压,也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主导地区安全事务的野心。日美"2+2":各取所需此次日美"2+2"会议,是两国时隔两年零四个月之后再次举行,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首次举行。会上,两国外长及防长在重视双边关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6日?1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美国并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两国元首签署了价值25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和军事合作协议,并就地区安全、朝核问题等达成共识。哈美互动各取所需,俄美博弈日趋加剧,但是短期内中亚地区"俄攻美守"的态势不会改变。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访美成果丰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此次访美,是自2006年以来哈总统对美国的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